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41章 贸易

第341章 贸易(1/2)

目录

11月初旬。

环球贸易在从越南、缅甸等地区采购一批大米后,顺利交给军政府的内政部,对香港物资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与此同时,军政府也在美国商人和华商的建议下,放开部份的物资管控,但依旧实行价格管控。

环球贸易在完成任务后,也举行了一次‘招股大会’,前来参加的管理层和职员,多达三十多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抗战前夕便跟着陈光良做事,俱是多年来的老伙计;而且,这些人熟悉华夏南北贸易、海关,亦熟悉东南亚的贸易相关,都是不可多得的贸易人才。

陈光良走进会议室,大家纷纷起身鼓掌,心情颇为激动。

前几年租界和香港沦陷,大家去后方避难,是陈光良继续安置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还有人去奥门避难,同样有陈光良的照顾。

所以战后,大家全部重归队伍,继续为老板效劳。

“好,今天应该是我们有史以来聚得最齐的一次,当然还有十来个人因为路途较远的原因未到,但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众人纷纷鼓掌。

随后,陈光良说道:“第一件事,便是环球贸易决定采取招股的形式,以达到人人参与的决定。我和管理层大概商量了一下,决定初始资本是100万港币,每10港币为一股,总共10万股。接下来,由吴经理来讲解认购的细节。”

吴浩精神抖擞的接下话,详细为大家讲解认购细节:“职员认购最低50股,最高500股;管理层认购最低50股,最高5000股。考虑到,有员工可能资金不足,或者还想多认购一些,所以老板允许每人向他借1000港币,等以后分红再偿还即可。”

现在香港的工资才几十元,3040元的工资属于正常水平。

当然,今天来参加招股的职员,薪水普遍在80元以上,具备一定的文化或懂英语等技能。

有职员原本听到最低认购需要500港币,已经是非常失望,但听到可以借钱入股,当即心怒放起来。

“多谢老板”

大家纷纷表示感谢,这样一来大家的参与惹起就高了。

至于初始资本额为什么只有区区100万港币,也是陈光良照顾大家,以他的财富,这点钱自然不放在眼里。

接下来,大家纷纷参与认购,一共36人到会。

大家知道机会难得,便最大限度认购,职员普遍都认购了1000港币以上;管理层就更多了,基本都认购在2000港币以上;高层则认购在5000以上.

吴浩认购最多,足足50000港币。

吴浩有钱是很正常的,他抗战前就是负责广州湾的航运企业和贸易,薪资已经达到500法币/大洋一月;他常年在一线工作,参与了广州湾走私、仰光运输物资、滇缅路运输大队等领导工作。没有出去单干,已经是忠心耿耿了。

“老板,一共认购15.25万港币。”

陈光良随即看了一眼杨小虎,他便走上来,说道:“吴经理,我这里认购5000股。”

吴浩点点头,说道:“好,我这就给你登记。”

大家都知道杨小虎是老板的表弟,而且还是很宠的那种,能力也是不错的,当初在奥门,便是杨小虎组织的‘陈氏企业避难维持会’,给予大家一些物资和生活上的照顾,度过了四年时间。

“加上未到的职员,认购多少”

“未到职员15人,他们认购的事3万港币,相当于我们总计认购了23.25万港币,占股本的23.25%。”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嗯,剩下的我认购了。”

原本环球航运的人也可以认购的,但后来陈光良打算将船作为资产,愿意参与的,可以投资。这样一来,变相的团结大家在一起。

这个年代,你要么给分红,要么给股份,不然因为‘山高皇帝远’和‘通讯不便’的原因,是一定要出事的。

以前陈光良喜欢给奖金分红,自然也能维持属下们的忠心。

但贸易产业,更需要大家团结一心,因为大家讲分赴各地工作。

“接下来,我们谈谈环球贸易如何展开业务的问题,我想先听听大家的看法!”

有职员抢先表示:“我们对越南、泰国的米业比较熟悉,可以从那边长期运输大米至香港,毕竟香港大米需求旺盛。”

这是老业务了,并在当地比较熟悉。

也有职员说道:“做贸易重要的是建立分行网络,我们还需要在沪市、汉口、广州、天津加强分行的建设,做到物资的流通性。例如内地的桐油,就深受欧美的欢迎。”

大家纷纷各抒己见,都是比较专业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

“做贸易,当然最重要的是分行网络,好在我们这些年都在当地有这样的关系。但接下来,我们是以香港为中枢,连通内地,面向海外的整体布局。内地有桐油、猪鬃这样的土特产物资,是海外畅销的,那我们就做这样的贸易。”

“另外一方面,我和一位美国人比较熟悉,他打算做战后美国军用物资的生意,到时候我们也对接一下。”

“还有,美国今年生产了一种圆珠笔,售价大概在10美元;我们环球贸易争取引进香港,再进一步在大陆销售。这种东西,卖个300400港币也不是问题,利润非常的大。”

众人惊喜起来,老板居然有如此多的渠道,显然是大家跟着沾光了。

这时候吴浩说道:“老板,这100万港币,怕是一下子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若是能得到银行的支持,那自然就好了!”

这算盘,打的自己都脸红,毕竟银行不就是老板的资源么。

陈光良却没有放在心上,笑着说道:“平安银行自然是会支持环球贸易的,只要大家的工作做好,我们环球贸易就很快能发展起来,大家投资的回报自然很高。”

“是,老板”

贸易这一行,本来就可以用‘贸易物资’抵押贷款,平安银行不过是给环球贸易行个方便而已。

没什么问题!

以香港为基地发展后,陈光良继续秉持‘好老板’的作风,这是因为他要建立一个商业王国,自然缺不了一个庞大的‘家臣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