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 第166章 以词为剑,以血为墨!

第166章 以词为剑,以血为墨!(1/2)

目录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当为传世佳作!”

苏轼品读完全词,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辛弃疾的词,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和他不分伯仲。

估计也只有他的《念奴娇》和《水调歌头》能和对方打一打了。

后世之人想写出能够超越这几首的词,基本上不可能了!

“辛弃疾文韬武略兼备,既能横刀立马为国效力,又能提笔写下传世佳作,吾佩服之极!”

李白醉意朦胧地看着天幕,心中升起万丈豪情,很是钦佩地说道。

辛弃疾的年龄虽然比他小了很多,但是他非常佩服对方。

这才是文人的楷模,这才是千古人杰!

【“词中之龙”是后世对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至高赞誉。】

【这一称号不仅因其词风豪迈雄浑、气象万千,更因其人生经历与家国情怀的壮阔,完美契合了“龙”这一中华文化中至刚至伟的意象。】

【龙,象征翱翔天际的磅礴之力,辛弃疾的词作以“壮声英概”著称。】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雄浑笔触,将金戈铁马的战场意象与悲怆的壮志未酬熔铸一体,展现出其他词人难以企及的时空张力。】

“朕乃真龙天子,也不得不承认,辛弃疾有这个资格被称为词中之龙!”

汉武帝刘彻深吸了一口气,沉声缓缓说道。

辛弃疾的一生,让他既感动又惋惜。

若是对方生在汉朝,岂会如此蹉跎一生,郁郁而终?

辛弃疾必然会成为和卫青、霍去病一个级别的千古名将!

【龙的形态瞬息万变,辛词亦打破传统词体界限。】

【既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沉郁顿挫,以历史典故叠印现实忧思。又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清新婉约,以田园风光抒写生命哲思。】

【这种风格的多元性恰如龙游四海,无迹可循却浑然天成。】

“词中之龙这个称呼,辛弃疾倒也合适!”

唐太宗李世民背负双手站在天幕下,点了点头说道。

若是其他诗人或者词人敢用这个龙称号,必然会被当朝皇帝所不允许的。

龙,自古以来只能是皇帝专用,太子都不行!

可是辛弃疾,他配得上此殊荣!

【龙能潜于深渊、腾于云霄,辛词在豪放之外更具深沉的历史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孤愤,《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中“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悲凉,皆展现了他对时代命运与个人价值的深刻叩问。】

“竟还有如此厉害的两首词?”

“这辛弃疾相比苏东坡,亦是不遑多让啊!”

王安石看到这里,心中震惊不已,惊声说道。

若论对苏轼的了解,没几个人比得上王安石。

两人亦敌亦友,相处了几十年,可以说是彼此之间了解颇深。

苏轼的词是什么水平,王安石可是深有体会,那真可谓是前无古人!

而辛弃疾出现后,他可以说一句“后有来者”了!

【辛弃疾的词彻底打破“词为艳科”的窠臼,将经史子集、民间俚语、军事术语皆纳入词中。】

【如《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以“将军百战身名裂”开篇,通篇用典如史笔纵横,梁启超评其“前身诸葛,来生岳飞”。】

“岳飞,辛弃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