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改变人生的机遇(2/2)
然而,当秀才唐清野心勃勃的参加乡试,打算一举考中举人,获得授官资格的时候,他开始碰壁了。
第一次乡试,不中。
第二次乡试,不中。
第三次乡试,还是不中!
乡试三年一次,三次不中,意味着唐清蹉跎了九年。
最开始落榜的时候,唐清还以为是自已不够努力,学识不够渊博,后来他才反应过来,他之所以考不中,并非因为他学识不行,而是因为……
他没有背景!
乡试是有主考官的,而主考官,往往出自世家大族,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主考官,自然会更加偏向他们的族中子弟。
似唐清这等富农出身的秀才,在世家大族的眼中跟泥腿子没什么区别,自然不可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睐。
这才是唐清屡屡落榜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的唐清顿时心灰意冷,再也不复曾经的意气风发。
年仅20岁便有了秀才功名的他,本以为自已可以通过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的残酷,他有读书的天赋,也有钻研的刻苦精神,但他普普通通的出身,却成为了他致命的缺点。
没有良好背景的他,永远不可能得到举人功名,更不可能当上官。
心灰意冷的唐清彻底放弃了科举,回到家中的他选择了与父母一起务农,在务农之余,唐清也没有放弃读书,每当闲下来的时候,唐清都会拿出书籍阅读,丰富自已的学识。
而回到家中务农的唐清,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
“哟,这不是唐秀才吗?还没当上官呢?”
“唐秀才,什么时候考上举人啊?”
“唐秀才,以后当了官可不要忘了俺们这些父老乡亲哦!”
“……”
左邻右舍的这些话,有些是嘲笑唐清,有些则是善意的调侃。
但无论是嘲笑还是调侃,唐清都不以为意,只因为他心里清楚,他考不上举人,从来都不是因为自已不行,而是因为官场腐败,容不得自已这样的寒门学子!
因此,即便左邻右舍的嘲笑声再刺耳,唐清也只是淡淡一笑,不甚在意。
只是……
每逢深夜躺在床上的时候,唐清还是忍不住会有些难过。
读书几十年,为的便是考上功名,当官治理一方,只可惜……腐败的官场、昏暗的世道,没有给他这样的寒门学子留下丝毫的上升途径。
这一年,唐清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的他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的代表,胸中虽有抱负,但却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只能宛如老农一般,与父母亲埋首在田亩之间,照料着庄稼。
这一照料,便是十年时间过去了。
四十岁的唐清,因为从未放弃过读书的关系,他的学识愈发渊博,而他种田的本事,也越来越老练。
读书人与老农这两个身份,完全的融合在了唐清的身上,四十岁的他,既有丰富的种田经验,又有渊博的学识,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人了。
然而,也就在这一年,唐清迎来了改变他人生的机遇。
唐清四十岁的这一年,因为寒灾以及朝廷屡屡加税的原因,凉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造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