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锦春乱 > 第122章 图穷匕见

第122章 图穷匕见(1/1)

目录

武安侯若有所思的眼神如芒在背,戚氏强忍着没去与他对视,故作镇定地说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太医院的太医乃杏林高手,连陛下、娘娘们都极为信任,我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小小的心疾罢了,不可兴师动众,免得旁人以为我们武安侯府猖狂无度。”

一副她都是为了武安侯府着想的贤惠模样。

武安侯脸上的疑惑稍解。

裴行慎却没有听她辩解,态度竟是前所未有的强硬,说道:“母亲关心儿子,大费周折地请来周太医问脉,谓之慈。儿子自然得投桃报李,广求天下名医为您医治心疾,此乃孝。母慈子孝,何尝不是一段佳话?哪怕有猖狂无度的骂名传出,儿子也自愿承担。”

云祉不期然地想起,当初调查周太医时,她派出去的人手正好与裴行慎的人打了个照面,想来他早就怀疑周太医此人。

这么久以来他一直没个结果,不知是没有进展,还是顾及多年的母子情分。

现在,终于要图穷匕见了。

她看向戚氏,果然见她神色微变,目光惊疑不定地打量着裴行慎,企图从他脸上观察出些许端倪。

然而,终究是妄想——裴行慎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只要他有心掩饰,旁人难以看清他的心思。

戚氏无功而返,心中已经掀起了波涛,却不敢撕破脸皮,犹自负隅顽抗着:“不过是老毛病了,仔细将养着罢了,怎能让你因此背上骂名?我于心难安。”

“母亲的养育之恩,儿子没齿难忘,背负骂名又何妨?”

本该是感人至深的场面,偏偏裴行慎用着极为冷淡的话语说着,似乎还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讽刺意味。

戚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多心,脸上的笑容已经挂不住了。

老太君一直在观察她的反应,见此,她浑浊的双眼微微一眯,带上了审视之色:“戚氏,既然四郎一片孝心,那便由了他。你一再推辞,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戚氏脸色一僵,连忙道:“自然没有。我只是担心……”

“那就行。”

老太君不乐意听她喋喋不休的辩解,眼皮稍稍耷拉了下来:“关于周太医的诊断,我不想听到外边有任何的传言,不然……”她又睁开了眼睛,难掩锐利的锋芒落在武安侯和戚氏的身上:“不然,我就带四郎离府,自立门户。”

把老娘和嫡长子逼出家门,这和气死老娘的罪名也差不了多少了。

武安侯吓得苦笑连连,连忙安抚道:“娘,您放心,儿子一定管束好府中下人,绝不露半点口风。至于四郎……”他看了看裴行慎,“等到苏大夫游医回来,再让他问脉就是。”

裴行慎冷着脸不说话,说到底,父亲还是不信他。

这一场闹剧,最终以武安侯府的一张征医令暂告一段落。征医令一经张贴,迅速引起了热议。

外地的大夫们有待行商们传递消息,京城本地的大夫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巨额赏银的刺激下,踊跃报名。

一时间武安侯府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