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2/2)
输了的话,朱棣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是赢了,以后要是让朱高炽知道了,说他居然敢让自己的亲爹去做攻城这么危险的事情,那他还是要被惩罚。
这可是吃力都不讨好的事情啊。
樊忠连忙劝道:“陛下,这不合适吧,我们攻城拿什么攻啊,这金陵城这么高,没有云梯我们怎么打过去?
另外你是千金之躯怎么可以亲自的冒险呢。
朱允炆他们现在至少还有一半的弓箭,这去了恐怕还是会有危险啊!”
朱棣笑道:“樊忠啊,你还是太高看朱允炆了,他现在已经是束手无策了,你想想这些士兵都是什么情况下才跟着他的,都是被逼的。
现在他们还看到了朱允炆根本没有把他们的生命当一回事,你说他还会得民心吗?
既然都不得民心了,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给他卖命呢。
所以啊,我就是去给这些人一个开门投降的理由。
让他们知道该怎么样选择。
你给我安排一万精兵,我们只是去壮一壮声威的,打不得起来还不一定呢。
你只需要给我准备一辆战车,一个冲击木,就可以冲击大门了。
没有云梯一样的可以攻城。
因为我们有绝对的优势。
另外,你再准备一些劝降书,告知他们只要投降既往不咎。
如有人愿意去拿下假朱允炆,将封万户侯!
这个时候就是要给这些朱允炆的手下士兵再给点一把火。”
朱棣十足的信心,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什么假话。
再说了,要是朱棣真的下定了决心,也不是他樊忠能够拒绝的了。
他虽然现在是这里的主帅,朱棣是没有身份的人,可是他毕竟是先帝,,是当今皇帝的父亲,他只要宣布了他的身份和他假死的事情,那么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
这一点是从朝廷的权力来的,就算不是这一点,他樊忠也不会真的和朱棣唱红脸。
他于是,亲自去挑选了一万精兵,亲自给他们培训,让他们听从一个蒙面将军的话,让他们去完成这一场攻城,一应的东西都准备好。
还让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蒙面的将军。
他吩咐人去办这些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大明的军纪很严明。
这一万精兵对于这个蒙面将军的身份很是好奇。
只是樊忠不愿意透露半点。
朱棣就这样带着一个面具,重新又骑着战马站在了军队的最前方。
这种威风是他最向往的事情。
他感觉这比在朝中当皇帝还要刺激和舒服。
他来到了阵前,也是和大家见面说了几句话。
“众将士,陛下对于我们的情况十分的关注,还特意命人给我送来攻城的器械。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陛下对于我们不放心啊,觉得我们攻不下来金陵城。
觉得我们没有云梯等攻城器械很难打。
这是陛下对于我们的关心。
可是我们大明的士兵向来就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区区一座小小的金陵城怎么能拦得住我们的决心呢。
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吧,马哈木已经死了,漠北的战事也已经完全结束了。
我们都是从漠北撤回来的,我们没有获胜,而陛下派出一个新的将军居然就获胜了。
我们这些久食大明俸禄的人居然比不过一个新的将军,大家觉得这样对得起朝廷的栽培吗?
我们现在就是要速战速决,为陛下分忧,要是我们能够在陛下的物资没有到来之前,就成功的拿下金陵城,那么我们就依然是大明的勇武之师。
不至于以后在新将军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现在,这个假朱允炆这边已经是内乱不止了,他已经失去了军心。
我们这一次去就是要去劝降他们。
给他们送去劝降书,要是我们这一万人能够骗得他们打开城门,那么我们就将是大大的功劳。
陛下会对我们刮目相看,其余的兄弟们也会感谢我们给他们找回了面子。
我们就成了真正的军中英雄。
这种机会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主帅能够选择你们,你们应该感到高兴。
大家对于这次行动,有没有信心!”
“有有,杀杀杀!”
朱棣这一番话,说得大家热血澎湃,把这场仗直接上升了一个高度。
里面的一些老板,觉得这个蒙面将军说得话真的很让人心中激昂。
还有一些人对于这个声音觉得很熟悉,很像是先帝。
当然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就是先帝。
于是,他们更加坚定的参与到战斗当中来。
朱棣也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他看到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当下就下令出发。
他带领着士兵来到了金陵城下,由于是偷袭的意思,所以就没有站前喊话了。
他打算摸到金陵城下的时候,再朝着城门之上扔劝降书。
然后这个冲击战车,只是一个展示作用。
如果这些人看到了劝降书就可以投降的话,那么这个冲击战车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朱棣信心满满的前去攻城,他觉得这些士兵一定是对于朱允炆彻底失望了。
这个时候他们送去劝降书,那就是解救他们于水火的。
等他们躲过了哨兵的巡哨来到了城门之下,朝着城楼之上扔劝降书的时候。
这个时候当然就会弄出声响,他们的行踪也就被发现了。
朱棣这个时候,也是大声喊道:“都是大明的同胞们,只要你们打开城门,剩下来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
朱棣的声音让城楼上面的人为之一震,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
此刻,城楼上面的人也看到了朱棣他们的队伍整齐,也有攻城车了,加上夜色的熏陶,好像整个黑夜里面都是人一样。
这其实就是朱棣的疑兵和威慑。
朱棣认为事情做到这里,今晚就可以生擒朱允炆,好好的和他聊聊了。
他的话说完之后,现场就是一片的安静。
这是一种无声的威胁。
而此刻城楼之上,却是有人来回的奔跑走动。
朱棣也不奇怪,他觉得这些人必须来回跑动要商量要下楼开城门等等都属于正常。
然而,下一秒。
唰。
一支箭射在了朱棣的肩膀上。
随之之后,唰唰唰~~~
无数支雕翎箭从城楼上面射了下来。
城楼之上,朱允炆看着城下哀嚎一片的樊忠部下,他嘴角冷冷一笑。
“找死!”
他早料定樊忠这帮人会有劝降的阴谋,他傍晚时分就将自己的卧榻搬至城门之上,为得就是随时统摄战局。
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把自己的成败寄托在别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