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 第368章 长海出手

第368章 长海出手(2/2)

目录

当他俩把本钱拍在长海面前的时候,长海感觉小看这俩个瘪犊子玩意儿了,长海特意请他去酒店造了一顿。但是告诫他俩,不要继续这么干了,他们这属于正宗得投机倒把,性质比长海和李老四当年开黑市还要严重。

这场因为盲目推行的价格闯关政策引起的恐慌性抢购风潮,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后被国家叫停了。

政府推出大量政策稳定物价,安抚民心,同时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回笼资金,缓解通胀。

而二狗子和佑生仗着长海给他俩叫停,没让他俩继续。

国家为了稳定物价,严厉的打击二狗子的这种投机倒把和囤积居奇的行为。

到了年底,这场风潮才算彻底结束,虽说政府打击了一批囤积居奇的行为,但是依然还有不少漏网之鱼。

而且这些漏网之鱼都是有着背景跟底蕴的这部分人。

但是这批人现在也非常着急,市场逐渐恢复正常,可是他们的货却砸在手里。

而且这部分人有很大部分人的资金都是借款或者贷款,他们急需回笼资金。

现在的长海也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单位的事情交给陈凯,他就跑。

哪个四星级涉外酒店也成了他的第二个办公地点。

没办法不能可着李老四一个人祸祸吧!李老四现在也是忙的焦头烂额。

食品厂扩建,保鲜库,冷冻库的建设,还有海上一摊子,再加上南方沿海开放城市的规划布局,都压在他身上。

长海不能再往他身上加担子了。长海看准了这些囤货人手里的东西。

长海清楚,再有三年老毛子就会解体,而在解体前得几年,他们国内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

轻工业产品严重依靠进口,这个时候正是长海进行布局最佳时机。

于是长海两头忙活,他几乎每天都跟姜喜军通话,董亚菲他爹虽说老了,但是对面的关系却没扔,姜喜军的两个大舅哥现在全部接手,而且就在他们的边境口岸搞这些相关贸易。

董亚菲告诉长海她两个哥那面绝对没有问题,就是没有货,有货不愁销路。

有了这个保证,长海就放了一半心。剩下的就是怎样让他们囤货这帮人以吐血的价格把手里面的货送到长海手里。

每天请长海吃饭喝酒的人不比请李老四的规格差。这帮人把长海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

这帮人都是老社会人,都清楚长海和李老四的关系,而且前些日子他俩穿着新军装还好顿显摆。

但是长海总是不吐口,每当这帮人有点顶不住,或者打退堂鼓的时候,长海就给他们点希望。

跟这群人磨了一个半月,都过完元旦后,长海突然吐口,准备收货。

但是放出风来,就说销售渠道有限,谁的优惠力度大就收谁的。

一开始这群人还有一个攻守协议,但是在利益面前那啥都不是,一文不值。

最后长海以所有货物价值的四到五折价格收了他们所有人的货,到这个时候这帮人才反应过来。

长海也没想到,这群人的能量有这么大,就这个价格,长海和李老四一共花了八百多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