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 第269章 调任广西布政使

第269章 调任广西布政使(1/2)

目录

宋应知和马推官一同来到衙门前,只见街道上的百姓们已经排着一条长龙,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

见到宋应知出来,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脸上满是激动!

“宋大人!您回来了?!”

“大人!咱们来换粮食了!”

“大人,当初要不是您借我们粮食,我们哪能活到现在。”

“谢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句的,各自表达着心中的感恩之情。

大旱的这一年,大人事事亲力亲为,亲自带着他们一起开凿水渠,一起种地一起浇水。

如今,百姓们已经不畏惧他们的父母官了,每每看到只觉无比亲切。

见百姓们拥了上来,宋应知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

“乡亲们的心意本官已知,现在请大家回去排好队,咱们一个一个的来。”

听到宋应知的话,百姓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的粮食边上。

这个间隙,负责看管粮仓的官吏以及衙役已经准备就绪。

“大人,账本下官拿来了,新的粮仓也准备好,可以开始了。”

闻言,宋应知又朝百姓们说了一句:“咱们按照之前的约定,借多少还多少,念到名字的,就挑着粮食上来。”

说罢,就见官吏翻开账本,开始念着账本上的第一个名字:

“城西白玉巷第一十三户李大牛!欠粮二石~”

话音刚落,队伍中很快有两人各挑着一担粮食出来。

“城西白玉巷第二户张大石!欠粮三石~”

宋应知与马推官安静的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见官吏有条不紊地记录百姓们送来的粮食数量,无任何错漏。

百姓们也都积极配合,现场秩序井然,遂彻底放下心,悄然离场。

南阳府的百姓们粮食还了没几天,下辖十一个县也相继把所欠的粮食运送到府城。

这个时候府城的粮仓已经装不下,宋应知只好联系到城中各大粮铺,将粮食全部卖了出去。

由于粮食都是今年的新粮,加上卖粮的还是宋应知本人,商人们纷纷给宋应知面子,没怎么压价就把粮食收购了。

有了这次愉快的合作,接下来三年收上来的粮食税,宋应知直接以同样的价格卖给城中各大粮商。

三年的风调雨顺,让宋应知难得过了个舒心日子。

随着第三年的粮食税收上来后,也预示着五年期限的定期债券到期。

宋应知要还钱了

从十月初开始,陆续就有各地商人到达南阳,府衙瞬间变成镖局一般,每日人来人往。

为了防止有人拿着假债券到府衙来冒领银子,债券一事皆是宋应知亲力亲为,新来的同知与通判在一旁辅助。

当初宋应知在设计纸质债券时,字迹的墨水是自己亲自调制的,颜色独特,难以模仿。

但在检查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作假的债券。

无奈,他只能一一鉴别。

进入十一月,来往南阳的商人有所减少,宋应知发行出去的一百万债券只剩下二十万还没还。

随着冬季来临,北夏各地开始下雪,道路日渐难行。

“看来不会有人来兑换债券了,付大人,你即刻张贴告示,让南阳各县应征徭役,这个月开始,咱们把树种到山上。”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付大人是新来的同知,早就听闻了宋应知的手段,所以对宋应知一向是言听计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