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255章

第255章(2/2)

目录

王文鹏说:“54桌喝了36箱五粮液。”

“五粮液多少钱一箱?”王仁学又问王文鹏。

王文鹏说:“二叔,一箱6000元左右,36箱就是20多万元。”

“俺的个娘,够我挣半辈子的。”王仁学。

“每个客人还有两包中华,400多位客人,烟钱就6万多。”王文鹏说。

“若右,礼收了多少?”王仁学问王若右。

王若右说:“二爷,十万多。”

“这次酒宴花了多少钱?”王仁学又问王若右。

王若右说:“不到30万。”

孙林义说:“五粮液是中国最高档的浓香型白酒之一,产于Sc省Yb市。五粮液以优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独特的工艺酿造,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首选之一。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在五粮液酿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在传统‘杂粮液’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酿造工艺。这显着提高了五粮液的酒质量,并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它具有香气悠久、口感醇厚、入口甘甜、喉咙清爽、口感和谐、恰到好处的特点,成为大曲酒中口感最好的一款。五粮液酒色泽清澈透明,酒体细腻柔和,口感鲜美。入口有淡淡的甜味和花香,回味悠长,回味难忘。这些都是五粮液酒受到广泛尊重和喜爱的重要因素。

五粮液酒选择五粮,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五福愿景,五粮液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使五粮液酒成为重要的文化象征和品牌代表。

总之,五粮液作为中国最高档的白酒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五粮液在原料选择、工艺酿造、质量控制、品牌价值等方面都经过了精心打造和不懈努力。在五粮液成功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持续创新的重视。未来,五粮液将继续保持其高品质、优良的口味和传统文化内涵,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林义兄弟,你懂酒,再说说茅台。”王文鹏说。

孙林义说:“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它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超过半年。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40年、30年、20年、10年、8年、5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茅台酒以本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在此期间,要经历重阳下沙、端午踩曲、长期贮存等工艺环节的淬炼,制酒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顺应季节变换,历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制而成的基酒还需在陶坛中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最后,采用酒勾酒的方式将一百余种不同酒龄、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度等各有特色的基酒进行组合,形成了茅台酒的典型风格。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c,比其它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c;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它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它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它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茅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半年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它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它白酒的4~5倍。茅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它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点。

茅台酒工艺的季节性生产指茅台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茅台酒生产投料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期进行,这完全不同于其它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以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

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20世纪60、70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茅台酒厂区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峡谷地带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芳香。

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与东北及其它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c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

王仁太感慨地说:“你们听听,这就是学问,就是咱们老祖宗的酒文化,我喝了几十年的酒都不知道这么多,既然茅台好,那你们多喝,今晚管够。”

“大哥,茅台还有多少?”孙文安问王仁太。

王仁太说:“应该还有几十箱,这都是你大孙子买的,酒窖是二孙子设计的。”

“大孙子运来的玉泉露比咱们这里就美口,现在还有多少?”孙文安又问王仁太。

王仁太说:“多了,你十年八年的喝不完。”

“到底有多少?”孙文安忍不住再问王仁太。

王仁太说:“有两三万斤,孙子不让卖,你什么时候想喝酒就来,让你嫂子给你炒肴。”

“好,等地里不忙了我天天来喝。”孙文安笑着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