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2)
梁老板:“……”明小姐觉得他老了
不老不老,有人夜夜新郎,哪老了2025年的明总,对哄一哄梁老板这样的小事,简直不在话下。
……
周五,何总的追悼会,差不多整个海港外贸协会里的人都来了。
一辆辆挂着不同海港牌照的黑色轿车,驶入听泉山庄。
明汐和梁见铖一起坐车过来的路上,梁见铖讲了何总的离开可能跟前几年涉足金融圈有很大关系。
然而,风光在外,事实和心境都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如果说正常的商业行为如娇艳的玫瑰,美丽而芬芳,那么金融圈的商业法则,就如同诱人的罂粟,危险却又充满致命的吸引力。
梁见铖从外贸转型投身实业,专注科技制造业。星海科创准备上市这段日子,他与投行接触颇多,对此深有感触。他可以明确说,金融圈的思维模式,与国内制造业截然不同。
他也是学经济出身,主攻实用主义经济学,但金融圈的玩法,逐渐脱离了传统经济学的范畴,而是紧紧围绕着人性中最深处的贪欲。
人性究竟会不会被金钱完全操控是金钱本身的问题,还是人心作祟这个问题太过复杂。
中世纪罗马教堂都曾发放赎罪券,以宗教之名集资,代表上帝也筹过钱。宗教经商,钱能赎罪,若说钱是万恶之源,带有利益驱动的商业行为,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动脉。
今年的春天,意外接踵而至,车祸、雪灾,同行离世……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心生感慨。若说精神信仰是主宰自我意志的灯塔,那么难以预料的命运,是一场回头无岸的远航。
车子抵达听泉山庄,司机打开车门。
梁见铖先下手,然后牵明汐下车。
今天,两人都身着黑色正装,左手无名指上,各戴着一枚银白色的素圈婚戒。那枚3.6克拉的钻戒太过耀眼,明汐只戴了两天,便将其妥善收进衣帽间的首饰保险柜。但这对样式简约素雅的婚戒,戴在手上十分贴合,不张扬,又恰到好处。
没想到,她和梁见铖第一次以夫妻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竟是参加追悼会。
明汐还是第一次来听泉山庄,这座传说中富贵名流最后告别的地点,除了前后两幢低矮却透着庄严气息的房子,四周皆是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和挺拔的松树。今天,花圈整齐地摆放在香樟树下,白色的挽联在树影里轻轻摇曳,哀伤随风而起。
悲痛的默哀结束之后,何家人在山庄后面的二楼安排了一场简单宴席。
吊唁完毕,众人陆续朝着后方楼栋走去,准备聚餐。
今天,盛局也现身了。昔日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纷纷都到场,场面颇为热闹。
贺远一样携妻子明玥前来哀悼。
海港是一个大城市,同行们平日里各自忙碌,若非特意安排饭局,碰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彼此境况还是都有所耳闻。明玥这几年鲜少露面,原是赴美怀孕生子去了,孩子生在美国,持有美国绿卡。贺远本就有个儿子,中年再添小公主,倒也算得上有福之人。
此前关系闹得那般僵,明玥生女,明汐当然也不会上赶着送心意。此刻在这个追悼厅,她和梁见铖,明玥和贺远各自立于两边,目光不经意间相碰,明汐也没刻意回避。
生过孩子的明玥,没像姐那般发福富态,也因胶原蛋白流失,原本一张美艳吸睛的脸,五官愈发凌厉,透着咄咄逼人的气势。为母则强吧,如今站在贺远身旁,明玥的气势盖过了贺远。
遥想八年前她面试海鸥公司,贺远身上还带着成熟男性的气度魅力,现在只剩下一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无精打采。
在一个圈子,消息和秘密就像泼出去的水,瞬间就能传得满城风雨。
去年明汐遭遇车祸一事,盛局今天见到她,立马问了问详情。
那场车祸于明汐而言,堪称人生高光。事后她看到道路监控视频,都想让歆雨剪辑出来,融入明宙公司文化,连标语都想好了——“生死极速,明齐日月”。然而梁见铖难得地较真严肃,不允许她以玩笑心态对待此事。
二楼宴会厅内,明汐和梁见铖和盛局同坐一桌。
明汐简单说了说,正因为那天的积雪很厚,刚好救了她一命。
“那是明总吉人自有天相,今天又看你和梁总并肩而立,倒是冲淡了几分我心中的悲痛。”盛局直言明了说,碍于场合不适,没直接道喜。
明汐和梁见铖安静坐着,也未多提婚事,只是默契地朝盛局点头回应。
二人皆着黑衣,气质出众又相得益彰。一个清朗沉稳,一个锋芒内敛,都将情义融入骨子里。盛局年过半百,在位多年,阅人无数,虽不能一眼看透人品,却也对这对新婚夫妇赞誉有加。若以他喜爱的作诗风格形容,二人皆是“面似静湖,心有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