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他与胃[种田] > 第47章 挖折耳根 用过了饭,杨妈叫他们几个,……

第47章 挖折耳根 用过了饭,杨妈叫他们几个,……(2/2)

目录

刘知南揪着根根,扯出一根来,“有花语吗?”

陈正煞有其事的点头:“有。”

“这都有花语,啥啊。”

陈正撩眼皮儿看他,“你是我挖来的宝,我们彼此“腥腥相惜””。

刘知南:“........”他一脸黑线的看着陈正:“你怎么越来越土味了呢,以后你不会还要给我买那种带着彩灯的礼盒吧,打开后会唱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的那种。”

陈正摇头,逗他:“不会,我觉得里面是红玫瑰拼着的520图案更好看。”

刘知南笑的脸疼:“那我只有回赠你一块不锈钢牌子,上面就写愿我们的爱情无坚不摧。”

陈正:“那就提前谢谢你了。”

两个人侃了一会儿,折耳根挖了小半篮子,刘知南问:“够了吗?”

陈正:“够了,再弄点鸭脚板菜回去,炒着吃。”

刘知南不明白:“鸭脚板?”

陈正:“也叫山芹,味道清香,还不错,你背后那地里的坡坡上就是。”

刘知南转头去看,三片叶子组成,有点像芹菜的放大版。

“青桐湾环境好,河边没有污染,水清澈,那里的水芹菜长的也好,等今年的腊肉熏好了,我们就去摘点水芹菜回去炒腊肉。”

刘知南嗯了声,“好多没有吃过的野菜,城里没有卖的。”

陈正怕他踩滑掉到沟里去,一只手提着篮子,一只手伸过来牵住他,“应该有卖的,得天刚亮就去农贸市场找乡下背进城的爷爷奶奶那儿去买,一把可能就两三块钱。”

“辛苦,跑那么远一趟。”

陈正提醒他:“下了雨就不能来田埂上了,很滑,不小心就要摔沟里去。”

刘知南嗯了声,“我平衡力不是很好,这种独木桥一样的田埂走的是有点难。”

两个人沿着田埂走到了村道上,天已经有些微暗,陈正指了指旁边的一丛绿叶子给刘知南强调:“这玩意儿你离它有多远就多远,蜇人疼的要命。”

刘知南凑近了看,这东西叶子和枝干上都密布着小刺,“看着都有点怕。”

“这就是霍麻,也是荨麻,蛰一下手肿痛几天。”

“听过,说是火辣辣的疼。”

陈正给他讲了个关于霍麻的野史故事,“知道张献忠吗?”

刘知南挺感兴趣的,擡眸笑道:“来,请陈老师给讲讲。”

陈正:“说当初张献忠为什么进了川后要屠成都城,就是因为他行军到四川时,突然肚子疼,然后就钻进了林子里去方便,等方便完发现没带手纸,他图方便就近薅了一些叶子,其中就裹着一片霍麻叶,这么一擦屁股,给他蛰的屁股火辣辣的痛了好几天,觉得叶子都这么厉害,那成都的人得多刁,于是,他为了泄愤就报仇屠了成都城。”

刘知南听的乐,“这野史真够野的啊。”

陈正笑:“公园的小地摊上五块钱一本,胡说八道的野史。”

刘知南:“那我下回还真想去买来看看。”

路边的那丛霍麻刚长了不少新叶,陈正瞧着挺嫩,“改天来摘点回去,咱们烫野菜火锅吃。”

刘知南吓了一跳:“这玩意儿吃了不把喉咙蛰肿?”

陈正:“一烫就软了。”

路过人家门口时,已经闻到了饭菜香,刘知南吸了吸鼻子,猜出了:“蒜苗炒肉。”

陈正揽过他的肩膀,让他走快些:“饿了?那就赶紧回家去,咱们也做饭吃。”

到家后,带着泥土的折耳根被倒进了院子的水泥池里清洗,刘知南坐在小板凳上搓洗着折耳根上的泥巴,老板在他旁边趴着,乖乖的看他干活,院子里的落地灯亮了。

刘知南擡眼看见屋里的陈正系了围裙在熬鸡汤,灯光撒在他的背脊上,勾勒出他高大的身体轮廓。

砂锅里的鸡汤翻滚起来,动手转了小火后,陈正倚在厨台边,也擡眼看了过来,正好与院子里的刘知南对上视线。

视线相及,两个人不禁都笑了,陈正从屋里擡了一把小椅子出来,坐到刘知南边上,两个人并肩坐着清洗水池里的折耳根。

这让陈正不免想起了这个夏天,他和刘知南那会儿刚认识不久,刘知南就穿着短袖坐在这里洗菌子,笨手笨脚的把衣服打湿了一大半。

刘知南听陈正说的发笑:“那会儿我好像什么都不会干,老是给你添麻烦,要不是你给饭吃,我怕是没几天就饿死了。”

陈正还挺庆幸的:“你那会儿要什么都会,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刘知南感叹:“不过你人真挺好的,我刚来就给饭吃,后面还给我拉东西,收拾厨房。”

陈正没说话,默默的埋头清洗着折耳根叶子。

刘知南有些后知后觉,看着陈正,问道:“陈正,你不会对我是一见钟情吧。”

陈正不知道,他只知道,在街上看见刘知南的那一瞥,惊鸿一面。

他的友好都是伪装,私藏的全是爱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