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斗鲨 > ◇ 第58章 49 比两小时和八公里还要远

◇ 第58章 49 比两小时和八公里还要远(1/2)

目录

◇第58章49比两小时和八公里还要远

不同阶层有属于自己的叙事逻辑。对底层群体而言,“命运”是喜怒无常、混沌难测的暴君。很多人几代都在稳定地受穷,有人破产、入狱、与人斗殴负了伤甚至丢了性命,也有人“走了好运”,通过“某些”手段一夜暴富,在贫民区销声匿迹。生活在没有制度保障的底层,最显著的特质,与其说是“穷困”,不如说是这“不可预测”。无怪乎那里最盛行白天赚日薪、晚上花精光的生活态度。尽管这种观念被中产阶级贬斥为短视和肤浅。但结合那种生活环境,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明天不一定会来,而“当下”是唯一能把握的时刻。

中产阶级的人生,则在“理性规划”的基石上,如攀爬一座精心设计的旋转阶梯,一路螺旋上升到那个“可预期的未来”,台阶的每一步都用三号加粗新罗马字体,标注着读书、进学、立业、成家的时间节点,稍迟疑延沓一步,就会被社会时钟永远前摆的指针狠狠戳到脊背。

人生短暂,“停滞”就是罪孽。即便在谈情说爱之上,阿奎那也不免有一种想要“进步”的冲动。尤其将他自己切身代入海戈的处境:论过去,劣迹斑斑;论未来,前途莫测;论当下,更是无所事事,空掷时光——总有一股进退茫茫的焦虑感,兜头盖脸地罩下来。

他扪心自问,绝不能甘心忍受这种命运。推己及人,他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海戈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呢?

海戈淡淡地说:“所以,我拒绝。”

客厅沙发的空地前散落着各式零件,他正盘腿坐着,头也不擡地装卸组装着一件看不出功能的机械品。

阿奎那坐在他对面,前倾身子,单手托腮,眼底有淡淡的无奈,像个试图把雷明顿牌打字机卖给美洲丛林部落酋长的推销员。

他擡眼瞟了眼挂钟,“行,今天先这样,早点休息。明天我再来说服你。”

“那我先预告一下,明天我也是这个答复。”

阿奎那正欲起身,闻言又坐了回去,瞪眼看着他:“我真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抵触?”

“我也想不明白,你费这个劲儿干嘛。”

“我已经和你说过了。上个礼拜,你的前科违法记录消除申请已经通过,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你得开始积攒公益服务时长,最好能取得两项以上的职业技能认证,这样就能把整个考核期限缩短到半年以内。等到时长刷满、通过考核,你就可以拥有纯白无暇的履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比如,你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劳动局备案登记找工作,再也不会有用工单位会因为前科记录拒绝你,这多好呀!”

“早几年或许是吧。不过现在我用不着了。我已经有了能糊口的营生。我巴不得一辈子不上班呢。”

“海戈,难道你不喜欢劳动吗?你简直是劳动的楷模。”

“我喜欢为自己劳动。去资本家那儿上班可不叫劳动,那叫当牛做马。”

“行,你不想去上班也无所谓,这都是之后的事。你先按照日程表把既定动作做了,每周三到五次的基础课程和社区公益劳动。花不了你多少时间。”

“所以我现在还得去上课?要去学什么?如何正确使用虚拟语气吗?”

“这并不是简单的扫盲班……涵盖了就业培训、心理辅导、法律常识、社会交往技巧等等……你每周拨几个小时去一趟,不也挺有趣的吗?”

“我会去的——等我七老八十,牙都掉光了的时候就去。记得给我一对毛线针,我还可以一边上课一边织毛衣。”

“……听着,这没你想象得那么枯燥无聊。而且,那些文化知识并不是重点。你可以把它看成这个体制的‘投诚证明’,表示你已经洗心革面、归顺诚服,愿意在自己的脖颈上套上项圈,再也不会冲出去咬过路人的屁股了——喂,你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听我说话?”

“有。本来我只是一般不想去,认真听你说完之后,我现在是十分不想去了。”

阿奎那暴跳如雷,拍案而起,恼道:“你这家伙!怎么说也不听!你就那么想做野生动物吗?怎么着,非得在外面游荡!就那么爱吃垃圾?爱喝屋檐上面滴下来的雨水?想和其他野猫打架、被弄得一身伤、被搞大肚子在冰冷的桥洞

海戈头也不擡,慢悠悠地说:“我也没有凄惨到要接雨水喝的地步吧。而且我不是刚做的皮埋吗?再被搞大肚子也不容易了。”

阿奎那额头上青筋直跳,被气得火冒三丈:“是我的错觉?还是你最近确实变得很会顶嘴了?”

“我只是有话直说而已。”海戈淡淡地说,“你看,我还是个文盲就这么能顶嘴,要是等我学成归来,岂不是要把你气死?还是别学了吧。”

阿奎那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手指着他抖了半天,一扭头气急败坏地走了。

阿奎那小发雷霆,生了一晚上闷气。第二天醒来,对海戈例行冷战了一整天,海戈则例行对此乐得清闲,毫不在意。

不过他很快发现,阿奎那虽然嘴上不再啰嗦,行动上却显然没有放弃。形形色色的学习班宣传单、机械维修杂志、普法手册,被超不经意地散落在餐桌、沙发、台面上,等着海戈收拾卫生的时候去翻阅。

海戈视而不见,由着它们越叠越高,成为一小簇心照不宣的霉菌。

这天晚上,阿奎那在书房伏案读书。海戈走到他书房,把一件东西交给他。

阿奎那颇有些讶然地拿起那只圆柱形的物件端详着,磨砂外壳,又实又沉,像是一枚轻便型手电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