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001(1/2)
番001
正熙二十三年·十月
“报!——”
“胡人在关外集结了三十万大军,独孤老将军身受重伤,请求朝廷派兵增援。”边关送来了三百里加急的信,送信的差事把信送到了京城。
早在年前,胡人就已经蠢蠢欲动。
这一年关外数月无雨,寸草不生,胡人死去了大批的牛羊牲畜,和饿死了无数的人。到这一年的秋天,胡人已经向大燕发起了好几起的挑衅,到这一次举兵进犯,是早已经有所预谋。
朝廷得知了这个消息,朝中百官还是极为震惊,继而众人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上,胡人狼子野心,早已经对吾大燕有所企图,这一次举兵进犯吾大燕是图谋之举……臣以为,朝廷应尽快派兵增援,稳定边关。”底下的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朝中的官员对胡人进犯一事,有一半的官员持着应战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官员是持反对或是中立的态度。
这一年南方水灾,北方大旱,瘟疫横行,死去了无数的百姓,各地天灾人祸不断,朝廷的粮草不足等等这些都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朝廷还要打战,于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臣以为,此事应从长计议。”
因此就有官员持反对的态度,认为应当派使者去和胡人议和,稳定时局才是关键。
两边的官员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
先帝去世,太子登基不久,根基尚浅,边关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于朝廷和新皇而言,并非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边关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朝廷必然是不能不管的,不然与新皇和朝廷的而言,是要受到大大的影响。
孤独老将军是边关的主将,还是新皇的外公,于公于私,新皇都必然是不能不管的。此事事关重大,一旦朝廷派兵增援,还涉及到主将的人选,和士兵的安排,还有粮草等等这些问题才是关键。
“胡相你有何意见?”底下的官员们吵翻了天,坐在上面的新皇面色还是没有变化,点了胡相出来问道。
胡庭筠站了出来,说道:“回皇上,胡人举兵进犯我大燕,是为挑衅,我们不能退让。大燕的国威圣神不可侵犯,凡是犯我者,我必追之!……是以,臣以为,此事刻不容缓,朝廷应尽快选出领兵的将领和士兵,和尽快解决粮草的问题,派兵前去增援。”
“好一句犯我者,我必追之!”显然站在新皇的角度,这一战是必应的。
“皇上,臣愿前往边关!”
“皇上,臣亦愿前往边关!”
底下的武将们纷纷站出来,表示愿意去往边关跟胡人一战。
这一日的早朝上都是在围绕着主将的人选和人员的安排等等各项事情展开了讨论。一旦真的打起来,是事关到人命和朝廷的时局稳定等等,所以对于此事,新皇的态度也是非常的谨慎,一时间无法定夺下来。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跪下,恭送皇帝离去。
在皇帝离去之后,百官才从地上起来,大家对今日早朝一事议论纷纷,脸上都是可见的担忧。
在皇帝回到御书房之后,胡相和左将军几位朝中重臣也跟着到了御书房,众人在御书房中讨论了许久。在其他的大臣离去之后,胡相留了下来。
“皇上,你是不是想亲自御驾亲征?”早在早朝之上,胡庭筠就看出了帝王的心思。对着胡庭筠,谢胤也没有否认自己想要御驾亲征的心思,“相爷,你该知道,如今放眼整个朝堂,朕是最好的主将人选。”
“不行,臣反对。”胡庭筠一听,当即就跳出来反对,“皇上,你该知道京城如今的时局,你是一国之君,岂能亲自领兵御驾亲征,万一你要出了什么事……”
“相爷,你就对朕这么没有信心吗?”谢胤打断了胡庭筠的,说道:“要论对边关和胡人的熟悉程度,整个大燕,除了独孤老将军之外,就是朕了。朝中的武将对边关不熟悉,对胡人不熟悉,他们身后牵涉的是数万的将士的性命,整个大燕的安危问题。”
“况且,这京城里不是还有相爷你吗?朕信自己,也信相爷你。”
“皇上……”胡庭筠看着年轻的天子,竟然是无言以对,他知道君王说的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万一新皇要出了什么事,与整个大燕而言,也是一场动荡。
“相爷,你相信我,只要你守好京城,朕在外一定不会有事,一定会平安的归来的。”见胡庭筠的这个样子,谢胤就知道他是有所动摇了,继续说服他的丞相为他镇守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