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009章(2/2)
不过万事开头都是难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从无到有。
像后世那样的医疗体系和水平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建立起来的东西,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岁月,经过一代代人的手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但是现在他们要制定出一个初步的计划和目标,有了这个计划和目标之后,无论是他们,还是后世的人能够按着这个目标去实现和完成。
谢胤在得知了乔颐想要做的事情之后,对此也是非常的支持。
“不如你们先回去京城吧,我还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我尽量赶在年前回去?”乔颐想要留在这边筹备建立军医院的事,就想让谢胤先回去京城。
他们离京这么久,虽然京城那边隔几天就会有一包折子和书信过来,但是相隔得太远,一旦京城那边发生点什么事,他们都无法及时赶回去。
谢胤也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少年现在要做的事情,对边关的将士和整个大燕来说都意义重大,他不能不支持少年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如今他身为君王,身上担负着的是整个大燕的子民,由不得他任性,见少年要留在这里,谢胤就只好点头,道:“好,我把张九留下来给你,你若有什么事就让张九替你去做。”
“你把卫三留给我就行了,我在这里能有个什么事?这边还有外公在,有什么事外公会帮我的。”乔颐说道。
说到老将军,就不得不提下老将军的身体了。
在乔颐到了这边之后,亲自给老爷子调理身体,老爷子的身体得到了好转。但是以老人如今的身体状况,还是不适合经历长途跋涉,所以暂时就不能回去京城,乔颐想留在这边,其中一个原因还是想要照顾老人,“你放心吧,这里有我在,外公不会有什么事的。”
有少年在这里,谢胤自然是放心的。
“我看看情况,要是外公的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就在年前带他回去京城。不然就要等到明年三月,开春之后天气暖了,我再带外公回去京城。”这边建立军医院的事,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其实乔颐觉得年前他不一定能回得去京城。
“好,辛苦你了。”谢胤伸手搂住了少年,低头,唇在少年的额头上碰了一下。
乔颐仰头看着谢胤,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辛苦,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他的心里还是十分感谢这个人没有把他困在京城里,他才能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两个人在商定了之后,三日后,谢胤就带着人启程回去京城了,而乔颐则是留在边关这里。
见到长长的队伍离去,今日还下起了雪,远方一片白雪茫茫,什么都看不见了。
直到见不到人影了,乔颐还站在那里没动。
乔颐没有回去京城,秋鸣意就跟着他留在这里。见到乔颐站在这里没动,秋鸣意知道他是心里舍不得他们的皇帝陛下,不过今日风大还下着雪,他怕乔颐站这里吹太久的风会生病。
“走吧,我们回去吧。”乔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吸了吸鼻子,睫毛都冻成了一根一根了,心想这里的冬天比京城还冷。要不是为了边关数十万的将士们,他都想跟着回去京城了。但是一想到回去京城要面对那么多的人和事,他倒是觉得边关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单纯一些。
在谢胤回去京城之后,乔颐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建立军医院的事情上,军医院的选址选在了城西,刚好那边有一大片的空地,离得军营也比较近。他们这里什么都不多,最多的就是人了,他从军营里面抽掉了大量的人手出来干活,没瓦没砖,他们就想办法自己造,于是边关这里的第一座砖窑厂就因此而诞生了。
之前他把制造玻璃的方子给了谢胤,已经有工匠能造出玻璃了,正好可以在这边建造一个玻璃厂,以后军医院里的窗户全部都使用玻璃,这样屋内的采光好。
这个寒冬注定是一个难过的冬天,一来刚打完战,粮食短缺,二来去年大燕不是闹洪灾就是闹旱灾,还是统一个问题,粮食短缺。边关这里有几十万的将士,每天要吃去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要想办法解决这么多张嘴吃饭的问题,乔颐每天愁得是睡不着觉。
好在去年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遭了灾,还是有一些地方是种出粮食的。后来他带人找到了水源,京畿附近铺设的水渠灌溉了不少的农田,最起码京城附近的百姓都有了粮食,不会饿死人。
乔颐给京城那边去了信,很快那边就回了信,信上告诉他,有一批粮食正在运过来。
但是他们这里这么多人,总不能一直靠着外边运粮过来,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