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013章(1/2)
番013章
“你不要再跑来了,等再过两个月,我也回京城去了,到时候咱们就能在京城见面了。”乔颐是心疼这个男人冒着寒风,千里迢迢从京城跑到边关来,就只待了这么几日就要赶回去京城了。
“嗯,我等你回来。”谢胤握住少年的手,放在唇下亲吻。
两个人的目光相对,望着彼此。
“我走了。”
“嗯,一路平安。”
相聚的时间总是太过于短暂,而离别来得太快,匆匆一聚,又匆匆而别。乔颐站在后面,看着骑着马离去的男人,直到男人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他眨了眨眼睛,把眼里的酸涩眨了回去。
***
年后是立春,立春一过,北地的气候就明显的开始回暖了。
地里的绿芽冒出头来,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点绿意。一场春雨后,春草长出来了,野菜长出来了,人们终于熬过了这个冬天,不少的人出去外头挖野菜菜根,只要有一口吃的,人们都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上一年的水灾和旱灾,造成许多良田无人耕种,无数的百姓逃离原来的地方。在第二年的春后,新皇下令,要求各地的官府衙门安排流民返回户籍所在的原址,并且让各地的官府给百姓们发放良种,务必不能错过这一年的春耕。
经过一个秋冬,京城外的水库和水渠都已经竣工,水库的水能提供给京城的城内和整个京畿附近的城镇,还有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能为京畿附近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渠开通的这一天,新皇带着文武百官前去观看,水闸一打开,哗哗的水涌入,在经过一段浑浊的水流之后,后面的水清澈见底。
一群官员们对这个水渠是赞誉有加,显然有人已经忘记了他们一开始还反对建这座水库和水渠。
在见到了这座水库和水渠之后,无人不说这个水库和水渠挖得好,最少在往后的百年内,整个京畿附近的城镇和村落都不用担心用水和农田的灌溉问题了,这是造福于民的工程。
“你说,如果他在京城的话,他见到这个水渠通水了,是不是也会很高兴。”皇帝站在水库上面,望着眼前的这一座水库,问跟在身边的胡相。他们都知道这个他所指的是谁,这个水库和水渠的由来,他们都清楚。胡庭筠点了点头,说道:“听说他在边关那里建了一所医院,也快落成了。”
“嗯,前日送来的信中,颐儿有提到那边的事情,再过不久,他应该也能回来了。”谢胤并没有隐瞒胡庭筠,这些事情就算是他不说,胡庭筠想必也会知道。原本朝中是有两个丞相,在吕崇卜斩首之后,朝中如今就只有一个丞相,由胡庭筠掌管原先两个丞相分管的事情。
朝中有人提出立右相的事情,不过谢胤并未同意,他不想再弄出第二个吕崇卜出来,目前整个朝堂上,并没有他看得上的人,能担的起这个右相一职的人。
“如此就好。不知到时老将军是否会一同回京?”胡庭筠问道。
“嗯,一起回来。”谢胤应道。
君臣两个站在这里说了一会话,没多久就有别的臣子过来了。
在众人看了水库和水渠通水之后,皇帝就带着朝中的文武百官们回京去了。
二月的春闱,在京城贡院开考,由皇帝指派的钦差大人负责此次的监考,取得了举人身份的考生才能参加考试,这一次参加春闱的考生明显的比上一次的秋闱的考生少了一些。越是往上,能考过的人数越少,有人终其一生都是止步于某一处,不能再进一步,不甘心者有,放弃者也有。
而能考到会试这一步的,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只要往上更进一步,这些人就能取得进士的身份,入朝为官了。
“去吧,好好考,咱们王家往后,就看你们这一代人里面,能不能出一个人才了。”王太傅知道自己已经年老了,他们王家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若不然这个诺大的家族将会后继无人。在一众的孙子里面,他最看好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孙子,还亲自把人带到身边来教导。
若非是这个孙子当年出了那样的事,也不会耽误他这么多年了。不过转而一想,若非是经历了苦难,这个孙子也不会像今日这般沉着冷静,出类拔萃。
“孙儿定不负祖父所望。”王臻在拜别了祖父之后,就带着人往贡院去了。
王太傅站在后面,看着孙儿带着人离去,心想等百年之后,他也有脸下去见
这一日,会试开考了,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们都进了贡院,会试所考的时间比较长,所有的考生要在贡院里面住九天八夜,答完所有的卷子才能出来。
第一日,有少数几个熬不住的人倒下,被人擡了出去。
第二日,又多了几个考生倒下,被人擡了出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