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年级第一是我的 > 第60章 木鱼 如果你烦心的话,可以随时来敲我……

第60章 木鱼 如果你烦心的话,可以随时来敲我……(2/2)

目录

昨天她给他发了消息,不过他只瞟了一眼。

他选择假装没看见,因为消息内容并不是他所期待的,聊天界面还停留在11月4日,10点38分——

“上次联考成绩我知道了,考得不错。”

“我们最近太忙所以没联系你,你忙的话也就不用惦记着给我们发消息,专心学习。”

“你们班主任还挺负责,平时会传照片到群里,我在家长群里也能看见你的状态。”

祝池并不指望宁想能记得他生日,毕竟他们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如果从小都不过,家里每个人都忘记这回事,好像就不算是一种缺失。他只是没想到宁想隔了这么久,发来的话还是依旧没有温度。

这些话早不发晚不发,偏偏在他生日当天发来添堵。

他甚至想,她还不如像之前没考好一样,劈头盖脸骂他一顿,责怪他怎么不主动跟他们联系,起码好过如此平静地,说出这般看似肯定、看似善解人意的话。

祝池莫名有点憋屈。

原先他以为不理就是和宁想置气,可现在,他的不回应反倒成了听话。

手机还是迟迟未关,浑然不觉间对面不知擡头看了多久。

这时,屏幕上方弹出一则新消息——

木鱼:想发呆还是想聊天?

???

谁是木鱼?

这名字有些眼熟。

祝池想起来了,年级群里宋时的昵称就是木鱼。当时他就没懂是什么意思,也没细想,只当他是胡乱编的马甲名。

住持:怎么突然想着改名?

木鱼:你不是说这和jzt尖是一个味儿么,我寻思也不是什么好味儿,所以决定换个味道,换个心情。

祝池掀起眼皮,视线再次和对面碰上。

阳光下宋时眼眸亮亮的,眼尾收了明目张胆的笑意,却多了几分得意,像是参透出什么天机似的。

只是不像禅师,像小孩儿,特别的幼稚。

住持:那为什么换这个名?

木鱼:堂堂和尚庙住持,这都猜不到?

祝池想了片刻,冥冥之中好像有些感觉,但此刻,却莫名想明知故问一下。

住持:猜不到。快说,木鱼什么意思?

他故作不耐发的语气,果然宋时没再卖关子。

木鱼:木鱼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烦心的话,可以随时来敲我。

-

晚自习铃声未响,教室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夏思澈遵照大顺放假前的交代,看人来的差不多了,便开始收数学卷子。

由于大顺提前预告过来了要收,大家自觉将数学卷子划为一级必做项目,所有人交得果断,夏思澈一路收下来都无比顺畅。

即使第四排位子空着一个,但桌边却整整齐齐放好两份试卷——是祝池和宋时的,这种自觉帮同桌交作业的课代表收起来最省心。

夏思澈满意。

只有在最后一排停留稍久。

夏思澈将卷子拍在张振轩桌上,催促着旁边的“拖延大王”周延:“交不交,不交我走的。”

周延还在纠结一道选择题,他刚和张振轩对过,两人选的不一样,又问夏思澈,他和张振轩选的一样。

周延还是没想通,于是又伸手去翻夏思澈面前的一沓卷子,看了几份,ABCD选啥的都有,翻到其中一份标志性字迹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祝池和夏思澈报的答案也一样,都是A。

“我走的,你一会儿自己去交吧。”夏思澈没工夫再等下去,他清楚周延的“缜密思维”,等他改定答案,晚自习估计要过去一半。

“别,我交我交。”周延喊住他,琢磨半天还是选择坚持自我,“就这样吧,不管了。”

夏思澈扯过他卷子,“服了你,又不改你对什么答案。”

夏思澈交完试卷,几乎和大顺前后脚走进教室。

晚自习铃声已经打响,按课表这节晚自习是数学作业时间,只不过迟迟没见黑板上布置作业任务。

大顺将A4纸用磁铁固定在公告栏上,拍了拍手说:“大家先把位子拉开,明天开始考试,考场座位表贴在前面,大家下课记得来看。”

这也是预告中的情节,所以班上只剩一片叹气,并无哀嚎,大家人机似的开始挪桌子。

大顺环视一周,突然想起什么对大家说:“对了,我们是不是好久没换位子了。来,趁布置考场的机会,正好把位子换一换。老规矩,前三排到后面去,后四排朝前面来。”

按照加四减三原则,祝池他们这次轮到第一排,是能够比后排提前将近一分钟拿到资源的绝佳宝座,位子优越得祝池有些遭不住。

这样一来,在课上写作业的风险大大提高。

虽然有些老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毕竟不是人人如此,还有一部分老师眼里容不得沙子,要求他讲的时候你必须认真听,连写他这一科的作业都不允许。

祝池望向自己不久后的归宿,露出一个痛苦表情。

而这时,前排的人却突然举手说:“老师,我坐后面看不清。”

他同桌紧接着附和:“老师我也是,坐最后一排指定什么都看不见。”

周延听到声音后暗叫:“靠,我当时是没长嘴还是怎的?”

张振轩不解:“你还没换眼镜?”

周延:“换个屁,我一提这茬我妈就要收我手机。”

张振轩:“……没事,现在熬出头了。”

“那这怎么办,座位都是轮动的,你们一直坐前排对其他人也不公平。”大顺看着他俩有些为难,犹豫了一下问:“有人愿意和他们换吗?”

大顺估计是没有,毕竟最后一排又不是什么好地方。

可这时,祝池和宋时对视一眼,立即举手道:“老师,我们可以。我们眼睛好使,坐最后一排没问题。”

他巴不得焊死在最后一排,宋时同样。

前排人瞅见空子,先是无比感激地扭头看向他俩,接着怀着热望瞄向大顺。

大顺只好答应下来。

换作其他人他可能还得琢磨一下这反常行为的背后动机,但他俩的话倒也不稀奇。

两个都是学习自觉的好孩子,又不会搞什么小动作,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