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在古代发家致富那些年 > 第7章 搬迁

第7章 搬迁(2/2)

目录

“我儿就是厉害,打小就很聪慧!娘亲开心啊。”

赵母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旋即拜天拜地拜神佛,谢谢菩萨玉皇大帝的保佑。

赵沉在一旁一脸黑线,娘亲,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那些个神仙哪有空理会你啊。

待到双亲的情绪都稳定下来后,赵沉就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先是将木活完工,然后卖得银钱,然后用挣来的银钱,去县城买一个或是租一个房子。

然后举家搬迁,赵父可以在县城办一个小作坊,县城的资源丰富,届时卖东西都会方便许多。

而赵沉就想办法在城里头找一个私塾,进去里面上学。

他在归家之前,就有意无意地收集了一些关于县城私塾的消息。

县城如今统共有三间私塾,一间是一个举人开办的,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带出过好几位秀才,颇受大家的追捧,而该私塾对于学子的要求颇为严格,而且束修昂贵,不是一般人可以读得起的,里面多是一些富家子弟。

一间是一个老童生办的,主要是教授孩童的启蒙,家长送进去多半只是想要自己小孩认识几个字,没有多大的要求。

最后一间就是启智学堂,是一个名叫苏华盛的秀才举办的,今年是他办私塾的第二年,还没有教出什么了不起的学生来,束修的价格取中间,在赵家的接受范围之内。

第一和第二间私塾被赵沉剔除在他的选择之外。

因为他私底下了解过苏华盛苏夫子的一些事迹,觉得他是一个踏实认真的,对待学生从不敷衍了事。

苏华盛今年不过而立之年,他出生贫寒,却自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读书天赋,对于学习,刻苦认真,但是有时候老天爷一贯喜欢捉弄人。

苏华盛在十八岁那年就考中了童生,就在他预备继续往上考试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突发恶疾离世,他得守孝三年。

三年之期结束,苏华盛重振旗鼓,想要继续报取秀才的考试,但是就在考试的前一晚,他不知怎的就吃错的东西,腹泻不止,进了医馆,硬生生错过了考试。

就这样,倒霉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在他的身上,但是苏夫子始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死磕到底。

终于在他二十八岁的这一年,秀才的功名被他收入囊中。

不知为何,许是有些乏味了。

苏夫子选择就此停下,放弃了继续科举的念头,和家人向亲朋好友凑了一些银钱,在县城开起了私塾,取名为启智学堂。

听到赵沉说要举家搬迁到县城去,赵母还好,赵父就有一些犹豫了,他们在莲都村生活了许多年,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

古时候的人大多都安土重迁,对于乡土的眷恋是现代人没办法理解的。

赵沉自小就漂泊着长大,从来没有对某一个地方格外惦念。

因为对他而言,吾心安处便是故乡,无关其它。

不过就像儿子说的那样,赵父心里明白,若是继续在莲都村,赵家的木活生意永远只能不温不火,没有好转的苗头。

去了县城应当就不一样。

只是县城路途遥远,离家甚远啊。

赵沉明白他的顾虑,说道:“爹爹何需如此呢?”他笑容憨态可掬,“咱们又不是不回来了,逢年过节咱们还是需要回来给老祖宗们磕头上香的,否则那日睡梦中岂不是要被祖宗托梦,说我们是不肖子孙了?”

赵父眉目舒展开来,儿子说的这话虽粗糙,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况且他们又不是不回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