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欢喜至极(2/2)
……
赵沉看着面前的刚做的题目,眸子里面浮现淡淡的纠结之意,他感受到自己的瓶颈了。
他的回答是一如既往的水平,但是他在心底可以知道,自己并没有突破。
而是在原地打转,赵沉原本还想着去找苏夫子解答疑惑,但是他回想起苏夫子在前几日面露难色的表情,脚步顿了顿,他心中明白苏夫子已经教不了自己什么了。
赵沉在心中思索片刻,知道他是时候该换一个老师。
这并非是忘恩负义,在现代上学的时候,学生的每个上学的阶段都有不一样的老师,每个阶段的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都是有差异的,尊师重道更是刻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知道感恩,但是不会因此而停下自己的步伐,继续前进。
赵家书房的角落,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书本,大部分都与科举考试相关,也有小部分的地方志、游记、话本之类的杂书。
只见在其中翻阅书本的赵沉一袭白衣,浅色的绸缎极其流畅,这是赵母特地为了儿子缝制的衣服,袖口有着淡淡的暗纹,在擡手翻转的时候,暗纹流动,有一种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赵沉默默叹了一口气,眸子中仍旧有着没有解决的执拗,他是一个执着之人,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决不罢休。
沉吟半刻,赵沉只得无奈地将手中的书本合起来放回原本的位置,他这几日一直都试图在书本中找到答案,但是很可惜没能够找到。
再这么闭门造车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赵沉决定出门走走,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赵沉和严塘二人原本约好考完试就一起出门踏青。
自上次一别,他们已经许久未曾见过面了,赵沉想了想就打算与他们见上一面,了解一下他们的近况。
他们二人见多识广,各自有各自的长处。
严塘擅长诗词歌赋,杜涧则对于文章颇有心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赵沉决定找他们一同探讨文章。
考试的名次出来没有几天,赵沉就收到他们两个的来信,严塘考试在他们县城位列第二名,杜涧就稍微差一些,位列第九名,不过也很不错了,都在前十名的位次。
赵沉也很为他们高兴,给他们回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和道谢之意,然后还谦虚地奉上自己的名次。
大考之日将近,赵沉担忧会打搅到他们,踌躇许久,还是给他们送去一封信,询问若是自己过去找他们是否方便打扰。
哪知他们很欣然地同意了,并且很积极地回信。
因为严塘最近也遇到一些麻烦,正需要一个局外之人点拨一二呢,赵沉的来信仿佛就像是打瞌睡递过来了枕头,世间之事,大多在占据了一个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