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金榜题名时(1/2)
第103章金榜题名时
规矩森严的皇宫内,一人轻手轻脚走进大殿内,低垂着脑袋,行了一礼之后,轻声细语禀告道:“回禀圣上,今年的头名乃赵沉。”
“哈哈哈!”皇帝搁下批改奏折的笔,朗声大笑:“赵沉果然不负朕的期望。”
听见皇帝的笑声,殿内伺候的宫人敛声屏息,都不禁在心中诧异,这赵沉是何许人也,竟然得皇帝如此看重……
“朕当真是开始期望和赵沉再次见面的一天。”皇帝看向身边的贴身太监,笑着说道。
……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站,就是殿试。
而在殿试前,全体贡士须先参加复试,这是作为一种资格的确认。
赵沉是有真才实学的,自然不畏惧。
复试没有问题之后,一众贡士还得参加礼部举行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宫廷礼仪,免得学子们在考试的时候因为初面圣颜,紧张过度,殿前失仪。
考生需要提前斋戒沐浴,统一服装,提前一日在午门外集合,由监考官引导至殿外等候。
到了考试那日,清晨。
考生列队从午门进入,一路沿着中轴线步行考试的宫殿。
见到皇帝之后,便依照礼仪,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对皇帝的权威以及尊重。
赵沉见到皇帝,并没有直视圣颜,而是低垂着头,跟随着众人一同动作。
皇帝端坐上首,赵沉找到按照学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考桌上有考篮,装着笔墨纸砚等物。
桑老和赵沉说过,殿试主要考的是策论。
皇帝亲手出题,策论题目大多围绕着治国进行。
赵沉摒除杂念,努力忽视周围严肃的氛围,一心对付着面前的题目。
浏览题目。
“论边防屯田之法:何以防胡马之南牧?何以实边地之空虚?”
这道题目,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平衡军事防御和外交怀柔,对于边民应当如何安置。
赵沉不断在心中打着腹稿,基本的文章脉络在心底慢慢成型。
做到心中有数之后,赵沉磨墨,开始动笔。
屯田养兵,可减少粮草运输的压力……
可与边民互市通商,促进各自经济发展……
修缮长城,烽火预警,居安思危……
奋笔疾书,滔滔不绝。
忽而,赵沉的身侧出现一道阴影,一阵龙涎香扑鼻而来,存在感极强。
赵沉执笔的手一顿,稳了稳心神,闭了闭眼睛,忽视了那人,继续往下写着心中所想,很快就沉浸进去。
而赵沉旁边的学子,就没有他这么好的心态了,他见到皇帝的到来,不禁两股战战,执笔的手不断颤抖着,几乎要晕倒在地。
特别是那人还以为皇帝应当看一会就离去了,谁知皇帝根本不同他所预料的那样,相反,在原地站立了许久,没有挪动过一步。
皇帝瞥了那紧张得不成样子的学子一眼,轻哼一声,根本不在意自己所造成的影响,反而觉得那人胆量不够,心中的印象便差了许多。
他看着赵沉一个个落下的字,如行云流水,挥斥方遒,字字珠玑,所述所言,颇得圣心。
脸上的笑代表着皇帝越来越满意。
内阁大学士眼观鼻鼻观心,在现场巡考的时候,自觉忽视了皇帝所在之处。
他乃天子重臣,对赵沉早有耳闻,他明白皇帝对赵沉的期盼极高,将来朝中的中流砥柱肯定会有赵沉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