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2)
☆、第十六章
三月末的某天,苏黎下了戏,在回酒店的车上,叶知秋接了一个电话,也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叶知秋的呼吸都变轻了,车里也一下子静了下来。
放下手机,叶知秋先痴呆了一会儿,似乎是在平复心情。
常云和李娟被这种气氛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她俩看着叶知秋,似乎是在期待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这个好消息到底是什么,她们也不知道。
苏黎倒是一如既往的在看她的剧本。
叶知秋的目光定在苏黎身上,强压着自己波涛汹涌的情绪,尽量平静道:“你之前说你最喜欢的电影导演是陈宗洛?”
苏黎额头的青筋猛地跳了一下。
苏黎还没来得及说话,叶知秋已经忍不住了,兴奋的差点叫起来:“刚才打电话的是陈导的选角导演,说陈导有个戏正在筹备,想让你试试,让我们给个时间,大家见面聊聊!”
陈宗洛,华语影坛的大腕导演,三十多年电影生涯,十几部作品,每部电影都在不同阶段对华语电影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的几部作品,都带着先锋的意味。
苏黎考首都戏剧学院时,笔试最后一题就是谈谈你对陈宗洛的《阴阳》的看法。
苏黎考首都戏剧学院那年,正值《阴阳》上映。
十年前这部电影掀起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骂战,口碑两极分化达到了前所有的程度。
苏黎因为这事跟好几个朋友骂过。
后来跟她同战阵的同学还写了影评叫《伟大的作品》。
这篇影评是苏黎的心头好,影评不长,但句句精炼,苏黎看了很多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考首都戏剧学院时,苏黎还用到了这个小伙伴的见解。
后来录取苏黎的老师说,戏剧学院的学生一定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跟风批判不可取,夸苏黎的见解很独到,很深刻。
苏黎当时已被录取,胆子很大,就说试卷上的见解有一半都不是她的,但她非常喜欢朋友的见解,她是在他的见解上延伸出了自己的见解。
老师就笑了,说他也觉得一个没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不可能写出这么深刻的东西来。不过老师还是赞赏了她的诚实。
陈宗洛对于苏黎来说,一直都是仰之弥高的大师,尽管她是演员,也从来不敢想与他的合作,因为离自己太远了。
李娟和常云也兴奋了起来:“有说什么戏,什么角色吗?”
叶知秋摇了摇头:“没说什么戏,也没说角色,就说先见面聊聊,但我估摸着应该是那部《红拂夜奔》了。”
李娟道:“《红拂夜奔》五年前就开始筹备了,听说为了拍出王小波笔下的洛阳城和长安城,陈导可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的实景搭建,这么大手笔,国内可没几个人有这魄力。”
叶知秋对苏黎道:“我们可要好好准备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