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建安幻 > 第79章 第七十八章 “你对陛下当真从未动过心……

第79章 第七十八章 “你对陛下当真从未动过心……(1/2)

目录

第79章第七十八章“你对陛下当真从未动过心……

阿姊竟是刘太傅的女儿?!

唐璎太过震惊,以致头脑空白了一瞬。

她突然想起离宫前黎靖北说过的话——

“去青州看看吧,和田利芳一起,那里自有你相见的人,想了解的事。”

她想见的人是古月,至于想了解的事……唐璎垂下眼,依黎靖北的意思……难道他当年流放阿姊另有隐情?

也难怪姚半雪会说古月的身份不一般,还她想一想“陛下的老师是谁”。

陛下的老师......正是四儒之首刘泽骞……那个地位比陆讳、钟谧、以及朱明镜三人都要高的存在。

原来......原来......

唐璎心口泛酸,五脏六腑被某种不知名的情绪搅得一团乱麻。

如果阿姊是刘泽骞的女儿,那么,“陛下他......”

古月不知她心绪,见唐璎始终盯着自己的裙裳看,嫣然一笑,“眼熟吗?”

唐璎点头,这条裙子是她从灵桑寺寄给古月的,彼时她尚在修行,每每思及远在边境的阿姊,心中始终难以清净,便总会时不时托明藏小师兄寄些衣物过去。

古月被流放后成了待罪之身,迢迢千里,行踪不定,锦书尚且难达,更何况一些具实化的衣物,至于这些衣物最终能否落到古月手里,唐璎并未抱太大希望。

她所行,不过是图些慰藉罢了,仿佛这些东西寄出去了,阿姊便能好过一些。

“你从维扬寄去惠州的那些衣物,都被陛下转寄到了青州。”古月笑着解释,却听得唐璎浑身一震。

黎靖北......原来他都知道……

他知她离宫后去了维扬,知她削发入了灵桑寺,也知她思念阿姊,一次又一次地往惠州寄送过衣物……

唐璎有些不是滋味,还俗后,她曾托姚半雪替她更换过户籍,还改了名姓,为的就是不引起他的注意,她如此费心遮掩,却未曾料到他一直都在暗中关注着她。

唐璎心下涩然,声音微有些哽咽,“阿姊……当年你被流放的真相,能细说与我听吗?”

即使她心中隐有猜测,却还是想听阿姊亲口道来。

古月应声擡头,眼中闪过犹豫。

往昔的岁月太过凄惨,楚夫人临死前狰狞的模样仍历历在目,她本不欲回忆,但见阿璎面色凝重,眼中带有渴求,还是忍不下心来拒绝。

她哆嗦着朱唇开口:“嘉宁十五年,陛下来青州探望老师,靖王得知后,为了陷害陛下,不惜故意扩散疫病,以致刘太傅不幸染疫,不久已是油尽灯枯之态。临终前,太傅将他唯一的女儿——也就是我,托付给了陛下。”

黎靖北遭靖王构陷一事唐璎略有耳闻,这是他们成婚一年前发生的事。

彼时他心系墨修永,并未对太子有过太多关注,自然也就不清楚古月和刘太傅在此间扮演的角色。

“青州疫发时,我尚在建安,正欲与崔郎成亲。”

古月絮絮说着往事,面露怅然,眸色映在月光下显得破碎而幽泠,“我出身风尘,本不堪配崔家嫡子,奈何崔郎对我用情至深,扬言非我不娶,崔家的几位长老即便看不上我,却也拗不过崔郎,闹过几回后便也松了口。”

她讽然一笑,“为保全崔家颜面,那些人提议将婚宴从简,他们看我孑然一身,在建安举目无亲,又羞辱似地给了我三十两银的彩礼,然而我并未收下……”

三十两银?

唐璎听着有些可笑,美人斋势盛时,阿姊每年能挣上万两银不止!何愁他这三十两银?!

“家父不忍我受此辱,欲赶来建安为我撑场面,并在喜宴上当众认下我这个女儿,只可惜,他尚未来得及走出城门,便被靖王的人抓了回去,被迫与染疫的百姓关在了一起……”

唐璎抿唇,胸口有些发紧,此后发生的事她也大致清楚了。

刘太傅生前豁达博学,德高望重,曾是不少读书人的精神支柱,而靖王为了构陷太子,刻意散布黎靖北杀师的谣言,引得天下士子不满,纷纷罢考科举,上书请求嘉宁帝废除太子,黎靖北的名声也因此一落千丈。

然而诬陷终究是诬陷,嘉宁帝即便有心偏袒靖王,却也找不出黎靖北杀师的证据,便是连个“废”的由头都没有。为平众怒,他只好责令太子“将功补过”,拨了几批赈灾款和药材下去,让太子留在青州赈灾。

此后,靖王持续发力,先是派人截获了药材,以致疫情不断扩大,让太子落了个“不念民艰,肆意迁延”的骂名,等赈灾款到青州后,又刻意阻击太子,并污蔑其伙同青州刺史贪墨赈灾银……

三王相争时,诸如此类的陷害不计其数,黎靖北为储时可没少吃亏,也无怪他登基后会大肆贬杀靖王同党了。

夜色愈浓,月影遍地,有微风轻拂过花瓣,带起一院幽香。

古月叹了口气,拂开唐璎肩头的落瓣,感慨道:“其实这些年……陛下待我不薄。”

她支着肘细细回忆道:“嘉宁十六年,我欲修建美人斋,正为银钱犯愁,彼时崔郎尚未当家,虽有心支持,于钱财一事上却也作不得主,而美人斋之所以能有昔日的繁华,除阿瑾的资助外,陛下也曾在背后打点过不少。”

唐璎微愕,美人斋初建时她将将嫁入东宫,成婚的四年里,她竟从未听黎靖北提起过这事儿。

凝神间,她又听古月续道:“嘉宁二十年,先帝身然沉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意图夺权。饶是嘉宁帝直系子嗣中的恭王、靖王皆已过世,身为太子的陛下却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只因远在边疆的宣平王和年幼的福安郡王亦不错的继位人选,陛下于几位皇储中并无优势,因为他……”

她垂下眼睑:“血统有异……”

这点唐璎也清楚,黎靖北的生母是北梁的公主,他身上亦承了一半北梁皇室的血脉,为储时就曾多次遭人非议,又因其长相过于妖艳,不论是在朝野还是民间,他自小就不若其他两个兄弟受人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