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接下来几天,宋婉避嫌似的,连和县主相会的花厅都刻意等沈行不在了才去……(2/2)
“没有没有,是我不会说话,让嫂嫂误会了。”夏旎兰低声道,“嫂嫂别嫌弃我才是。”
话既然说开了,宋婉的心虚也得到了缓解,气氛便融洽起来。
女子之间共同话题好找,夏旎兰主动邀请她也绣个什么,打发打发时间。
宋婉应了下来,坐下挑了些清雅的颜色,与夏旎兰一同在烛火下绣着。
“是绣给世子的吧?很适合他。”夏旎兰笑道。
宋婉应了声,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胸口的伤处到下了雨还痒痛难耐,有时累了或心情郁结,心脏处就很是不适。
这些,都拜他所赐。
绣给沈珩澜,他配么?
这么想着,宋婉手中的那绣样就绣得愈发狰狞。
很快就到了雅集的日子。
晴光万里,微风拂动,吹动贵女们摇曳的裙摆,引得娇笑惊呼声一片。
管家在宋婉耳边道:“都准备妥当了,世子妃。”
廊庑下,灼人的日光一点都晒不着,宋婉眯起眼点了点头,“辛苦管家啦,等着雅集办完,咱们就都能松快松快。我跟这些年轻女子也玩不到一起去,一会儿我就找个地方躲懒啦,还得靠管家您多照看。”
“嗨,世子妃哪儿的话!”管家脸上挂着心悦诚服的笑,据说上次戚家贿赂之事,世子妃很是局气,并未将此事全推到他身上,“这日头大,可别晒着您,您就放心歇息去吧!”
宋婉并非是想躲懒,而是躲着沈行。
这样的日子,他肯定在场,而她再出现就不合适了。
*
刺史陆洵也受邀前来,在沈行的书房中为他研墨,压低声音道:“照王爷的吩咐,彻查麓山上的那两个文人,其中一个果然并非孤家寡人,有家眷,全都抓起来了。”
文人有些傲骨,实属正常,更别说有些才华和抱负的文人,那骨头才硬,一门心思为自认为的明主效忠。
这样的读书人、文人,若是赢逼他们,他们是转不过来弯的,逼得急了,反倒成全了他们的杜鹃啼血。
前几个月突袭麓山,那两个束手就擒的文人都是硬骨头,不得不找了他们的亲眷来。
“好好招待,且不可伤他们。”沈行松了松领口的鎏金领扣,继续笔走游龙,“其中那个姓元的,在前朝官授翰林,还进了礼部,若不是改朝换代,假以时日就是进内阁的料,敲打敲打他。”
陆洵明白了他的意思,颔首道:“是,这个姓元的一把岁数了,也没什么亲人在世,就固执的觉得是咱们陛下致使他家破人亡的,现在跟着沈湛,非要反了天去!”
“另一个已经吐口了,说是在凤阳,有大动作。”
沈行的笔停了下来,眼眸幽遂,“凤阳?凤阳一马平川,乃龙兴之地,他能如何?”
莫不是麓山里凭空消失的两万人去了凤阳?
可凤阳远离帝都,无法与沈湛留在冀州的叛军们守望相助啊。
“王爷先别想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您的婚事,属下过来时,看见许多大人家的闺女都来了,花团锦簇,好不热闹。”刺史陆洵那张严肃的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咱们陛下圣躬违和是不假,但沈湛一时也翻不了天。”
“周决这回从北境回来,就让他回王爷身边任职。”
说罢,掀起门帘引着他往外走。
沈行将信收好,递给陆洵,挪动步子往前厅去了。
他已有六七日没见宋婉了。
她就像是刻意躲他似的。
他去敲她院门,也闭门不开,连打发婢女来开门敷衍都免了,仿佛门只要开个缝他就会强行挤进去似的。
这回他定是要堵到她。
“这青湖的景可真好看,不比云州的差呢。”宋婉坐在乌篷船里含笑感叹,“天天看青湖,头回泛舟湖上。”
今日为了诗词雅集上的贵女方便,就将艄公换成了“艄婆”,那艄婆笑道:“往那边去,水面才开阔呢!”
湖上凉风阵阵,宋婉看着离那花红柳绿的岸边越来越远,整个人松懈下来。
她靠着船篷,伸出手撩起清澈的水波,“那就往那边去嘛,清静。”
她连婢女都没带,为的就是让他根本找不着她!谁能想到她在这阖府都喜乐欢庆的时候躲到湖里来了呢!
从石拱桥穿过,水面霎时开阔起来,“艄婆”划得起劲儿,抡起了膀子跟与那船桨有仇似的,水浪起伏翻滚。
但见湖中心有一湖心亭,宋婉站起来扶着船篷,心跳莫名加快,错愕地看着船径直往那湖心亭去。
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只见亭中的那人负手而立,几日不见,那张俊脸愈发皎皎明朗,看见她时眼波一漾,泛起春风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