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动乱 瑶光诊出了喜脉,自……(2/2)
贾代善把贾赦拘在家里,却又不派人来告假,分明就是故意漏的破绽。
他是要告诉太子:你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们家不准备参与,也不会向圣人告密。
这是要两不相帮,或骑墙观望呀。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说:“接下来,咱们要更小心了。”
“是呀,要更小心了。”景阳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幽深如海。
认真说起来,东宫女眷多年再未有孕信,太子膝下只有四个女儿,只怕比他还豁得出去。
想到女儿佩瑜,想要瑶光腹中的孩子,景阳暗暗咬牙:此事只许功成,不许失败!
因瑶光有了身孕,不宜多思,景阳便与她说,叫她暂且在家安心养胎,莫要管这桩事。
“铁网山那边一旦起事,京城必定生乱。为安全起见,等我随圣人启程离京之后,你便带着佩瑜回娘家暂住吧。悄悄的,不要让人知晓。至于府里的事,自有总管周弼和总兵陈礼负责。”
瑶光思索了片刻,点头应了。
景阳就要去干要命的事,她和女儿在京城,总要让他放心,至少也别让他两头挂念。
内务府那边准备了一个多月,得了恩典随行的官员,也早得了消息在家准备停当。
后宫里皇后肯定是要去的,嫔位以上有子有女的嫔妃,除了昭嫔申氏告病以外,也都跟着去了。
另外还有新晋得宠的几个小嫔妃,都跟着圣人的车驾一起,贴身做些端茶倒水的活计,求的是在圣人跟前多露脸,好多得些雨露,早日怀个一儿半女,后半辈子终身有靠。
且不管个人都是何等心思,只说这边景阳奉驾离了京城,瑶光便把周弼和陈礼诏来,言明她身子日渐沉重,要回娘家找母亲照顾,一人赏了他们一盒明珠,托他们好生看护王府。
又当着两人的面把张五喊来,叫张五管着内宅的事,凡事多与他二人商议,不要仗着主子宠爱便善作主张。
张五连连称是,先向二人行礼示好。两人也连忙还礼,口称“张总管”。
王府这边交接好之后,瑶光便抱着女儿,带着翠娥和秋萍两个贴身大丫鬟,在天擦黑时悄然回了傅家。
傅家这边什么都没问,只让她安心养胎。她有心请祖母卢氏替景阳卜一卦,卢氏却微微一笑,抱着佩瑜说:“你不必担心,咱们小鱼儿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瑶光心里烦躁,见祖母还要打哑谜,嗔怪道:“奶奶,咱们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直说不行吗?”
卢氏无奈道:“你这丫头,都是当娘的人了,还是这么冒冒失失的。实话跟你说吧,具体的我也算不出来,只知道咱们小鱼儿是大贵之命。”
说到这里,她又看着瑶光尚未显怀的肚子说:“你肚子里这两个,怕是比小鱼儿还要显贵。”
“两个?”瑶光微微一怔,右手温柔地抚了上去。
“是,两个。”卢氏道,“你有孕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我就替你卜算过了——双星入命。”
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怕瑶光孕期多思,于养胎不利,准备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告诉孙女。
重阳节过后,天气一日比一日更凉爽。因玉微学画的缘故,前两年傅家院子里种植了许多菊花。
小周氏疼爱女儿,玉微出嫁之后,对这些菊花越发精心照看,到了秋日里,便千姿百态地次第盛开。
去年玉微去王府玩时,还专门拿着自己的画作和瑶光说过,这些菊花八月下旬就有开的,陆陆续续能开到十一月份。
有几个晚开的品种,若是趁着天还不太冷挪到屋里,冬月末还能再赏一回。
瑶光闲来无事,便带着女儿在院子里赏菊,听女儿背诵几句前人写的菊花诗,喝两杯自家制的菊花茶。
如果不是心里还想着铁网山那边的事,真真是岁月静好了。
转眼到了十月中,这天下午,张五乔装改扮来了一趟,给瑶光递了个消息,便又匆匆回去了。
在她回娘家之后,便暗中告诉卢氏,近期京城将有变故,让傅家暗中准备了粮米和耐储存的蔬果干菜。
如今时机已到,傅家得了消息,从当日开始便闭门谢客。
有那机警的人家看出不对,也紧跟着傅家的脚步关了大门,只留角门做采买之用。
三天后的夜里,内城忽然骚乱起来。戚里家家紧闭门户,只听得街道上人马往来稠密,兵器的碰撞和火把上松油燃烧的“哔啵”声,把守门的人听得胆战心惊。
就算是再没见识的人,到了这时候也知道:京城要出大乱子了!
好在傅家这边准备充足,便是一连半月不出门,吃喝也都不愁。
大周氏又每日申时都放一回赏,家中的大小仆役多多少少都能得到好处,人心还算稳定。
直到半个月后,景阳亲自带人登门,傅宁攀着梯子隔墙看清楚了真是自己大女婿,才叫人把门打开了。
瑶光得到消息,连忙从内室出来,不顾众人的阻拦小跑往前院去。
夫妻二人在明堂里相遇,第一时间都是各自打量彼此,见对方随形容消瘦了些,精神却还健旺,悄悄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眼眶却都红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