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韩淲,葫芦娃和抚州灾情。(1/2)
第25章韩淲,葫芦娃和抚州灾情。
辛弃疾、范如玉觉不觉得没眼看,不好说,但范如玉和辛弃疾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确实压着莲心去沐浴去了。
“阿娘,我作诗作得不好么?”一边被范如玉提着胳膊往浴房走,莲心还一边问。
“好,好。”
范如玉拎着她,穿过长长的游廊。
浴房在后罩房,范如玉给莲心领过去摁在澡盆里,就让女使给她搓洗。
热水哗哗,香胰子味道馥郁,范如玉在满室水气里问莲心:“你怎么想的?好好的雅致词,被你改成了洗澡诗。”
莲心还摸不着头脑呢:“可是我在村子里的时候,许多百姓就是这样的呀。”
“嗬,莫非你之前在村子里,都过的是没法子洗澡的日子?”
莲心听着女使的指挥,擡起胳膊叫女使搓洗肋下。
她很奇怪,不晓得这为何会叫范娘子这么惊讶,“是呀,是呀。还是村里的老婆婆教我如何挑烟少的柴来烧火,我才学会的呢。”她笑眯眯,“我自己烧火烧得可不好啦,幸亏那时候我爹爹...虞将军还没有出事,总有好心娘子来帮我。”
范娘子本来方才听了莲心那首隐括诗,进了浴房想收拾这调皮孩子一番,不想莲心竟不是有意捣乱,说的全是真的。
当下范娘子眼圈儿便忍不住红了。
她忍不住走上前去,在莲心身边弯下腰,摸了摸这孩子搓洗干净后滑嫩的小脸。
“莲心啊,以后有阿娘在,绝不再叫你过那种苦日子!”说着吩咐女使,“好好给莲心洗,不必可惜什么胰子。”
莲心眨眨眼,还没说什么,女使已依着范娘子的吩咐,就着莲心头发上的泡沫又大力揉搓起来。
晃动的视野里,莲心脑壳被晃得张不开嘴讲话。
她心里仍有些不解。
她...她虽不会烧柴,但过的不算苦日子呀。
村里的百姓,过的那才叫苦日子呢。
而且,他们不像她有如此幸运机遇。
旱灾持续,江西街上繁华有之,卖儿鬻女有之。
她知道,历史的车轮正在碾压着。
村里的人们将会继续、永远在苦日子里挣扎着。
...
雨天吃热汤最舒服。
洗完澡,莲心又回了正院,跟着辛弃疾蹭了一碗梅血细粉,稀哩呼噜吃上热腾腾的一肚子,连脚趾头都暖呼呼的不想动弹了。
辛二娘给莲心使眼色,莲心也没办法,找个空隙,拉了她悄悄说:“别瞪眼了,咱们的法子没用啊。”
“你看,我方才隐括的诗都被骂成那样子了,娘子也没叫我出府去。上回大约只是凑了巧,才叫我跟着二郎君出府。”
辛二娘不服,磨蹭着想了一会儿,也仿着莲心的文采,交了篇诗作上去。
双面夹击,辛弃疾也遭不住这攻势。
看着二女儿少见的诗作,他先是略有惊喜,随后凝神细看,最后神色逐渐凝固。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他严肃地:“闺女啊,爹爹错了,不该叫你们俩这么早学诗,要不,咱还是出去练练拳法吧?”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辛二娘惊恐地看向莲心。
她只想借机出府玩,可不想练武!
莲心却激动之下,摩拳擦掌:“好啊!”
可惜,此事最终被范如玉无情地制止了。
最后换成了辛三郎充满疑问地掀开门帘子,“父亲母亲叫我来么?”只收获了空荡荡的门厅和女使们怜悯的眼神。
莲心心里评之:葫芦娃救爷爷。
——一个接一个地送呀。
没得到任何人的回音,辛三郎心里就有数了。他也擦了手,一边拣了莲心案上的诗作看着,一边道:“他们人呢?”
半天没得到回音,擡头一看,正对上莲心偷笑的表情,便好笑地敲一下她额头:“机灵鬼儿,笑什么呀。”
“笑你被爹爹阿娘拉来当冤大头了么。”莲心道,“他俩躲我跟躲洪水猛兽似的。”
辛三郎已经将薄薄几张纸翻到最后一页了,表情倒看不出波动,平静得像在看什么古籍:“为什么?”
“因为我这首诗隐括得不好?”莲心猜。
辛三郎已经看完所有了,他将纸整理好,轻轻“嗯”了一声:“也许吧。”
他将纸页压在镇纸下:“主要是来客人了,他们出去见客人。客人你约莫还认识。走吧,带你去见见他。”
莲心发出充满疑问的:“——我认识?”
她怎么会认识?她在隆兴府,除了那一个小村子之外,从没见过其余人呀。
怀着满腹疑问,莲心跟在辛三郎身后。
随后,果然见到了一张她从没想过会遇见的人。
“涧泉?”
她惊讶地看着站在车前朝辛弃疾、辛三郎行礼的微笑青年,张大了嘴,“你怎么在这里?”
涧泉仍是讲话慢悠悠的调子,与莲心前段时间从武宁县丞追杀中逃出后,所遇到的自称“观水人”的样子没什么变化。
他不太正经地一本正经道:“素来听闻辛公俊名,特来拜见一番。”
莲心眨眨眼。
辛三郎莞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