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字迹,情种和贵妇八卦。(1/2)
第88章字迹,情种和贵妇八卦。
宴散得七七八八,湖边一片杯盘碗碟。
已经脱下小袄换上单衫子的女使们迤逦走过来,收拾宴后的残局。
一个女使得了杨万里的示意,捧着个托盘朝几人走来。
虽然都是第一次见,但她也不知道是怎么认出众人谁是谁的,就那么袅袅婷婷朝范如玉一屈膝,抿嘴儿笑道:“范娘子,这是今日方从信州寄到我们临安府这里的一封信,郎主叫我来呈给娘子。”
范如玉赶紧接过了信,莲心也心痒难耐,几乎一刻都等不了了,立即探着脖子看了过来。
上面的字迹清丽娟秀。
“是你爹爹的字。”
范如玉打断莲心“三哥能写字了-三哥有力气了-三哥病好了?!”的“疑惑-思索-狂喜”过程,一边一目十行地浏览着信件,一边知道莲心在想什么似的,道,“他写字向来清秀,想不到吧。”
这…
莲心看着纸上的字,再看看范如玉。
范如玉再次无情点头:你爹的字,就是这么清秀得和外表严重不符。
莲心失去了方才的推理依据,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只好看起纸上的字来。
而不消片刻,她又找到了新的喜讯。
“…春日渐暖,三郎亦可暂作外出行走,宿疾渐好…附信为三郎笔墨。”
莲心读出这段,又赶紧趁着范如玉还在看辛弃疾
和外表粗犷结果字迹反而清秀的辛弃疾写字习惯不同,三哥还是颇为字如其人的。
因为在病中,他的字迹不算十分有力,但依然不难看出原本的秀气笔风,笔画疏落清晰。
就算有一点无力,字尾略拖沓,却反更在原本的清丽中添上了华美,更显得缠绵。
大约也是因为无力吧,他并没有多谢,只寥寥几句,多是请众人不必为他担心,他身子尚好之类的话。唯有结尾添了句“渐暖,慎减衣”几个字。
莲心反复品嚼着,感觉似乎不像给范如玉的嘱咐,因为范如玉早已是成熟知冷热的大人;也不像给范如山的,因为范如山皮糙肉厚,根本不用怕因为天暖着急减衣物而被冻着凉...
那么,这句话是给谁的呢?
莲心将这句话嚼来嚼去,颠来倒去地想。
其实她已经有了答案了,但不知为何,就是停不住又反复地回想。
范如玉也凑过来把三郎的信件看了,叹息:“看来这病还是没什么起色,这样下去可不行...”
也是因为范如玉这句话,莲心刚扬上去一些的心忍不住又落回去。
“阿娘说这些...三哥那病,本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治好的么...说不定咱们在临安府,就能给他找到个好医师呢?”
莲心只能强压下心里面涌出的失落,朝范如玉笑道,“他能写来信,想来现下身子已经好了不少了吧!”
杨万里在一旁听了一会儿,此时见莲心误会了,才笑道:“你以为这信是现写现发的么?这是写家信的常用法子了,从你们出发那天就开始写,之后信才能随着你们的脚踪,用差不多的日子到这边。等到你们到了临安府,家里一个月前的信便才送到了这里。”
所以,你们现在收到的,其实是一个月之前的信啊。
不过虽然是一个月前的信,这写信的孩子倒是细心,还能考虑到一个月之后的气温,照着一个月后的时节写来...不能不称一句仔细。
只是做哥哥,就能这么仔细。等到辛弃疾这儿子成婚,做了丈夫,怕不是又一个情种?
想起辛弃疾年轻时候的样子,杨万里不禁呵呵笑了。
他去逗莲心:“你哥哥现下还能这么细心,日后成婚了,可就不好说了。你就抓紧时间有什么东西想要的,赶紧朝他要吧!”
什么呀,她有那么不懂事么!
莲心先是下意识要反驳:“我才不要呢!”说完,才意识到杨万里说的前半句话,说出口的话头停顿了一下,“...啊?”
范如玉还在看信,没分出来神。
被莲心捅了下,她也只心不在焉:“...啊?”才反应过来,“...噢。”
她将信纸慢慢折起来,只随意道:“三郎不是那样的孩子。不会娶了老婆,就忘了娘和妹妹。”
杨万里赞许道:“幼安倒确实是这样的情义之士。”
辛弃疾就是不光对江湖上遇到的豪杰人士都能慷慨解囊,同时也从不薄待自己妻子一家的人啊。
甚至妻兄范如山,也是有了辛弃疾的提携才能登至如今位置...
罢了,那些都是人家家里的闲话,也不必多去拿到嘴上窥探。
杨万里一笑,只撂下了这个话题,转头去问莲心,说回了正题:“那么,你想好你要做哪一个了吗?是小辛,还是小虞呢?”
莲心咬着嘴唇,没立刻讲话。
范如玉见她为难也不催,转头和杨万里谈起另一桩事:“来了临安府,我看街上的人胆子真是大得很,什么都敢议论。议论些什么贵妇婚嫁前情郎名字、官家私访乐师类的话也就罢了,我还听着个熟人的事。”
范如玉看杨万里一眼,“有人在传陆大哥的旧事,说什么他当初有意叫大儿子随唐娘子的姓,你说说,这市井里头的传言,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杨万里和陆游是好友,也知道不少陆游家的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