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凭鱼(1/2)
第77章凭鱼
云海峰上,寿宴吃得七七八八,诸家宾客多已烂醉。
这时,素衣头陀快速步入,脚步坚定沉稳,带着一股决意。
他踏过绸毯,径直向主座走去。
凌问天见状,眉头微皱,忙起身:“大师?可有追上辰儿?”
普头陀却并不回答。
“宗主。贫僧尚有一寿礼未贺,希望为实不晚。”
“寿礼?”
旁座尚清醒的宾客闻声投来好奇的目光。
诸多疑惑的神情中,普头陀从肩背上解下一个布条包裹,动作缓慢而郑重。
他一圈圈地解开布条,露出一柄浑身绀青的宝剑。
双手平举,呈献于凌问天跟前。
玄阳宗的铜虎尊者率先认出,惊呼道:“这是——凭鱼剑!”
座中议论纷纷,“凭鱼!?是那先战神的修炼之剑?”
凌问天也微微诧异。
他接过宝剑轻抚,细细端凝之:从剑柄直到剑鞘皆环绕着交错的松花纹路,古朴而厚重,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剑身拔出,微露一截,青光凛冽,刺目生寒。
凌问天将剑缓缓归鞘,语中尽是赞叹,“‘凭鱼’,干罗武圣凡胎时的佩剑……原以为数百年前便已流散于黑市,未曾料得今日能重归宗门。大师这份礼,有心了。”
普头陀单掌作揖,微微颔首。
凌问天撚着剑柄,眉头紧锁,却是心事重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头陀此时赠剑,莫不是在劝他放手?
他微叹一声,思绪不由自主地回溯到十七年前——
那日,他孤身策剑,来到一处遥远而僻静的世外村庄。
“你当真不跟我回去?”他问道,握着剑鞘的手微微颤抖,难抑心中激荡的情绪。
眼前是一袭清丽藕裙的女子,也不看他,兀自浇着花,“岳山终非我的归宿,也不会是辰儿的。我这一生,惟愿辰儿能远离仙门纷扰,以凡人之躯,娶妻生子,自由自在过完一辈子。”
“值得吗!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在这种破地方,连那男人的影子都不见!若是有什么危机……谁来护你?!”
“哥哥,我能保护好自己。”女子回过头来,眉眼如画,语调淡然平和,“值与不值,这都是我所选择的人生,无怨无悔。”
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妹妹。
再后来,满身尘土的头陀带回的,不仅是他日夜恐惧的噩耗,还有年仅三岁的小公子。
小公子眼睛红肿,腮帮子却咬得紧紧的,看着他,一滴泪也不肯流。他却单跪于地,嚎啕痛哭,颤抖着双手将那孩童紧紧抱在怀中。
他即刻派门人赶赴事故地点,却只擡回了凌蝶衣冰冷的遗体。
原本,应该让凌司辰按照母亲的遗愿早些离开仙门,回归凡尘。
可凌问天终究还是舍不得。
加上甘夫人也宠爱这孩子,更是劝说他让辰儿长大些再做决定。
为了让他安心下来,甘夫人甚至擅自前往文家为其定了一门婚约,美名为:既能归凡尘,又不负仙门,乃两全其美之策。
凌问天也不得不暂时妥协。
又一日,他听说外甥偷偷跑去练剑场彻夜苦练,气愤之下本想去训斥一番。
然而,当他站在练剑场前,透过门缝瞥见小小少年习得新术的喜悦,练出剑招的欢颜,心中却陷入了矛盾。
他是热爱修仙的,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深深沉醉于其中。
无数个黑夜里,凌问天也无数次质问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然而寂寥的明月给不了他回答,亦解不了其心结。
此时。
凌问天手持凭鱼剑,面对普头陀。
他目光决绝,回应道:“他是我珍爱的外甥,我为他选的,亦是一条安稳而富足的人生之路。大师当知道,我绝不允许、也绝不会让他陷入险境,亦或是走上任何……歧路。”
普头陀那泛着些许金黄的眼神始终坚定,如那亘古不变之坚石。
他不紧不慢,徐徐道来:“人心若有所属,则如江河奔涌,无论山高水远,终难挽其之势。”
他顿了顿,再度行了一礼,“依贫僧看来,少施主,便是那奔腾之水。”
此话一出,不仅是凌问天,文伯良、文伯远的脸色都不由一变。
话中之意,任谁都能听出。
可普头陀却丝毫不以为意,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凌问天怔忡半晌,赶紧扯开嘴赔笑:“大师莫要说笑了。什么水不水的,快请回座。”
文伯良脸异常难看,埋着头黑着脸,酒也吃不下去了。
当初订婚的是凌家,逃婚多次的也是他凌家。他是收了皇都的礼,也给足了凌问天面子,不然这门亲事早就退了。
这下倒好,借剑暗讽,什么奔腾之水?意思倒是文家在使绊困他那二公子了?
正待起身质问一番,却又被一阵匆忙步声打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