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葫芦娃 为什么还有他的名字在其中……(2/2)
这和主动将把柄送去刘邦手里有什么区别?
若是换做嬴政,太有借题发挥的借口了。
想到此,嬴政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些个人,真是白长这么大岁数了。
【事实证明,他们担当不起,甚至连刺杀刘邦的事儿都没能实施。】
【公元前199年,刘邦率大军扫清韩王信在北方的余孽后,途径赵国,准备留宿。
之后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并杀死刘邦,放到隐蔽的地方。】
【可结果刘邦问这个地方叫什么,一听柏人,谐音迫人,怕被人迫害,觉得不吉利,就没有留宿,直接离开了,到公元前198年,更是被贯高的仇人告密了这件事,刘邦一怒之下,把以张敖为首的赵国君臣都给逮捕了。】
【可笑的是,事情败露后,这些人害怕承受严刑拷打,有十多个人都争相刎颈自杀,只有贯高愤怒地骂他们,说谁让你们自杀了,如今这事,他们大王确实没有参与,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他们大王辩白没有反叛的意思呢?!】
【贯高是讲义气,出庭受审,一直都说只有他们参与了这件事,张敖从始至终都不知情。
哪怕承受严刑鞭打,被烧红的铁条刺遍全身,都始终没有再开口说话。】
【吕雉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也为张敖求情,结果被刘邦愤怒回怼,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女儿吗?!】
【从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刘邦大概是很想给张敖定罪的,不过哪怕找了和贯高有交情的人私下去套话,也依旧得出了张敖没有参与这谋划的结论,所以最后刘邦还是赦免了张敖,只是也借机去掉了张敖的王位,将其封为了宣平侯。】
【赵国就这么没了。】
没得还真快。
秦国朝堂的众臣不由得点点头,看看这诸侯联盟,这些后续的发展跟被卸磨杀驴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这吕后......怎么听上去好像还挺心慈手软的样子?
虽然他们和刘邦立场不同,但有一说一,刘邦想要借机给张敖定罪的想法,他们还是认同的,只是严刑拷打,私下套话都不能定张敖的罪,也就不得不赦免对方,可在此之前,这位吕后就为张敖求了情......在自己儿女的事情上,好像有些“拎不清”?
所以这位吕后,究竟是如何被天幕所肯定的?
【赵国没了,可其实张敖还算是幸运的,至少还留了一条命,但剩下的就越发惨了。】
【只不过再登场的这个人,名字很陌生,之前我们也没有提到过,虽然他也早就随同刘邦一起征战天下,是西汉的开国将领之一,但起初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得以跟在刘邦身边的,《史记》中只记载——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
【陈豨,在白登之围后,被刘邦派去统领精兵据守边疆,以防范匈奴进攻,听着没什么特别的,但这个人的反叛,先后可牵扯了多位异姓诸侯王,同时汉军多位将领通过对陈豨的作战而以军功封侯,足以证明其反叛影响之大。】
【其中之一,便牵扯到了韩信——】
【在陈豨赴任代地为国守边之前,他去找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想和陈豨聊一聊,有些话想对陈豨说。陈豨说任凭将军吩咐。】
【于是韩信告诉陈豨,说陈豨镇守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陈豨又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陈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
韩信说他愿意为陈豨从中央起事,这样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此深信不疑,便对韩信回答道:谨遵教诲!】
【从《史记》关于这部分的记载来看,这次密谋,当真是给韩信埋下了一个炸//弹,因为陈豨后来真的反了。】
【而这一反,就跟拔起了一连串的葫芦娃似的,又接连牵扯出韩王信,彭越,卢绾等人。】
卢绾......先前卢绾听自己又是太尉,又成了燕王,对比现在,正有借酒消愁那意思,结果此时又从天幕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结合天幕说的意思,一口酒直接呛在了嗓子眼里,脑子霎时就清醒了......
什么情况?为什么还有他的名字在其中?
天幕是不是搞错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