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力量 她们本身的存在就是光……(2/2)
【平阳昭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才识胆略过人,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唐朝建立后,册封平阳公主。】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
直到六年之后,于唐高祖武德六年,即公元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
【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
——“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道:“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这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
【平阳公主,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我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我们虽然至今不知道这位平阳公主真正的名字是什么,但历史会记得她,于史书的某一处,总会有她的位置。】
以军礼下葬,这确实是很高的规格了。
可见这位平阳昭公主在军事上的能力和手段。
可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呢?
因为是女性?又或是因为什么?
吕雉想不出具体的原因,也猜不到究竟是因为什么,但她又见识到了更多。
——见识到了女性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还有梁红玉,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其实史书中也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去世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能见识到这位传奇女英雄的卓越功勋——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并被赐爵禄,由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
【还有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但因金军最终还是脱逃的缘故,梁氏上书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举朝为之震动,再封杨国夫人,从此名震天下。】
【秦良玉,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多次率军抵御外敌,战功显赫。
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在其丈夫被害之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也非常多,如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过——“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明朝灭亡后,南明朝廷追封秦良玉为“忠贞侯”。于历朝历代修史中,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科技领域上,还有黄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其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在黄道婆死后,琼沪两地乡民均为其立祠奉祀。】
【王贞仪,我国清代女科学家,诗人,她的诗质朴无华,直抒胸臆,不少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王贞仪不仅广泛涉猎经史诗文,更深入到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史称“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作为女科学家的王贞仪在世界上也颇有声誉,她的形象被印在外国的明信片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自然》杂志也将她选入“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而直到王贞仪因病逝世,她才年仅三十岁。】
政治,文学,军事,科技......这些领域上都有女性出现的身影。
并且其所达成的成就并不比男人差。
嬴政算了算,这一算,深觉大有可为啊。
人才不够用,但谁说人才就一定要在男人里面找?
更何况,偏殿之中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吗?
先前把吕雉留下,并让她跟在李斯身边,现在想来,这可真是个足够明智的决定。
——任用女性,这有什么不敢做的?
嬴政想起天幕对他的评价结语,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前无古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为后世之始,那再开创几个“第一”又如何,后世评说中,想必更要为他歌功颂德。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不可为?
而且......嬴政虽然不知道在秦朝之后的朝代如何,但几乎天幕说过的所有朝代中,都有能被历史岁月所铭记的女性,那就说明,女性的光辉是不可能磨灭在任何环境和统治之下,她们有足够向上挣扎的力量和能力。
所以,何不顺着历史走向而为?
【种子能在石缝中发芽,溪流能在沙漠中蜿蜒,生命从不因环境的艰难而放弃希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曾面临无数的束缚与挑战,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几乎要求了女性这一生都依附于男性,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不管是言行还是举止,都要牢牢固定在同一个框架之内。】
【禁锢女性思想与文化束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举着女子德行的标杆,实际上却是为了更好的汲取和压榨女性。】
【从一而终,夫权至上,男尊女卑等观念愈演愈烈,进化到贞洁观念——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洁,婚前失贞或婚后不忠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被处死,而这,只是为了维持男权社会的“尊严”和“面子”。】
【甚至通过设立贞节牌坊,鼓励女性守节,乃至以死殉夫,进一步强化了对女性的道德束缚。】
【还有起于宋朝,盛行于明朝的缠足行为,更是封建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极端束缚,通过将女性的脚部用布条紧紧包裹,使其无法正常生长,最终形成所谓的“三寸金莲”,实则限制女性的行动自由,以满足男性对“小脚”的审美需求罢了。】
【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从思想文化到婚姻家庭,从社会地位到经济活动,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位置,这些束缚不仅限制了女性的个人发展,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公。】
【可即便如此,还是能有女性突破这些层层的束缚,并取得了卓越成就,更甚至开辟出一条条独特的道路——】
【就像生命自会寻找出路。
而女性的出路,其内心的觉醒与坚持,足以冲破一切桎梏,哪怕这条生存之路或许并不平坦,可于夹缝之中,女性却也总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方向,她们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因为她们本身的存在就是光,能照亮自己前进的路。】
【一个女人的一生并不短暂,她可以散发出耀眼灼目的光芒来,从而跃进历史的长河与岁月中,一如那些亘古不变的星星一般,从遥远的时光中,一路闪耀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知道,女性的力量,远比想象中还要强大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