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 弱国无外交 赵光义:天幕害他!!……

弱国无外交 赵光义:天幕害他!!……(2/2)

目录

【于是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

他建议众人:“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最后诸将只能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

【——到了次日,诸将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给予优厚的赏赐。】

呵。

嬴政听到这里着实嗤笑了一声。

该说不说,这倒是一种“很有想法”的行为?

自己是靠着兵权上位,难怪也惧怕于有朝一日别人也会靠着兵权将他赶下去。

这么一想,天幕所说的“强干弱枝”倒是也能理解了。

【而除了“杯酒释兵权”,防止武将专权外,还有“更戍法”的实施——】

【即赵匡胤又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但却削弱了军队战力。】

【因为这种频繁的将领轮换制度,会导致将领不熟悉军队,士兵不熟悉将领,从而致使指挥效率低下。】

【还有士兵和将领之间缺乏长期磨合,军队凝聚力也会非常之差。】

【再有就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这一点,又要从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说起。】

我?!

赵光义差点说出声,怎么都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会有他的事儿,什么情况?

正想着,就见赵匡胤在看他。

赵光义立即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这和他能有什么关系,他不过就是个——

【赵匡义,又称赵光义,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不过即位后又改名“炅”,也称赵炅。】

啊?!

赵光义一个噗通就跪了下去——

“臣弟冤枉啊!臣弟绝没有这种大逆不道的心思!”

赵匡胤也是骤然惊了一下,瞬间看赵光义的眼神都不对了。

“那你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即位不就是即他的位?!

赵光义简直欲哭无泪,现在问他,他怎么知道?

天幕说的啊,又不是他......

正巧,天幕在这时又说了下去——

【说起来,赵匡胤的死也挺离奇的。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竟然死得不明不白,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表明赵匡胤的死因,史书只记载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便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

“”

天幕害他!!

赵光义简直要吐血了,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和他饮酒之后,第二天就逝世了?

这不是摆明了他有问题?!

“不是......”

赵光义憋屈地立即又猛摇头:“真不是臣弟!绝不可能和臣弟有关系!求陛下明鉴!”

赵匡胤深吸口气,没回答。

也没让赵光义起来。

主要是天幕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这让他一时间很难去做出抉择。

所以赵匡胤啧了一声,还想再听听天幕会说出什么来。

再怎么说,赵光义也是他亲弟,他总不能因为天幕的“一面之词”而——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般我们都习惯这么说,虽然赵匡胤放在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以及唐太宗李世民这里面稍显多余,并不那么和谐,但也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能借由兵权到黄袍加身,可见能力是有的。】

【但到了赵光义这里,以及从赵光义之后继位的子孙后代上来看,也不知道是哪里跑偏了,还是血缘上有问题,总之包括赵光义在内,这后代的继任皇帝中,真没几个靠谱的存在。】

【宋朝对外的积弱,很难不说有这些皇帝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原因。】

【而且赵光义也是如此,他奉行守内虚外政策,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建崇文院,并大规模扩大科举取士,加强“重文”风气,除此之外,还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再有就是赵光义的“高粱河车神”炫技之战,以及后面再一次的发兵北伐,更是奠定了对外族的战略基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