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漂移 赵匡胤心想:我还是踢死你吧……(2/2)
总之天幕说到这里的时候,画面之上竟然也放出了一段场景。
带着“滋啦——”的响声,一个小木车左嗖一下右嗖一下,仿佛如蛇游走一般前进,歪歪扭扭的,速度竟然还不慢,有种刨土狼烟的感觉,仿佛后面有什么在追赶一样,于是给人的感觉也莫名可笑起来......
刘彻就没忍住笑出声,但随即想起天幕说的,又不由得啧了一声,这宋朝,真废。
那赵光义也是,可真够丢人的。
毕竟这宋朝才历经两人皇帝吧?天幕说从此宋朝对那辽国就采取了守势,还被动防御,难道这之后要一直被辽国压着打?!
不止是刘彻透过天幕提供的信息想到了这一点,宋朝之前的其他朝代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不可能吧?就当真被外族这么一直欺负下去?
如果是真的,那这未免......啧,太过丢人了,简直丢尽他们中原人的脸!
——其他朝代都觉得丢脸了,更别说宋朝了。
赵匡胤深吸了几口气,伸手点了点赵光义:“你说你跑什么跑?!还......还什么漂移?!”
而且逃跑的速度,甚至让宋军将士都以为自家皇帝阵亡了?
好歹也是个皇帝,一个皇帝跑出这种姿态,可真是......真是叫他说什么好?!
赵匡胤又捂了捂胸口,简直要气死。
我不跑我就死了啊......
赵光义心底划过这句话,但没敢说出来,因为此时也是脸色涨红,难堪至极。
那个什么“高粱河车神”的称号,完全是在侮辱他!还有那个炫技之战的调侃......赵光义也是又羞又怒,简直要气急了,可偏偏又拿天幕没办法,再加上先前天幕说的那些,现在他缩着脑袋能保命就不错了......
这么一想,又不由得萎靡了下来。
再一想,现在在天幕口中,宋朝对上辽国都是这种情况了,那后面又得是什么样的?
对了,天幕还提到了“澶渊之盟”,这“澶渊之盟”又是什么?
再继续往下想,赵光义不止要萎靡了,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他很想让天幕不要再说了,可偏偏又没办法......
【原本赵匡胤的时候,宋朝的战斗力还是很可以的,毕竟接连收拾了不少周边的小国,可到了赵光义这里,虽然算是真正的一统了天下,可对上辽国,因为这两次战败,此后几十年的拉锯战中,宋朝几乎就没打赢过。】
【然后就是到了宋真宗这里,也是公元1004年秋,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准的力劝,这才至澶州督战。】
【可宋真宗在御驾亲征后,和辽国在河南一个叫澶州的地方“聊上了”......】
【当然,打了几十年,想用战争换和平,这无可厚非,可偏偏这份盟约对于宋朝来说真的很憋屈——辽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是赞同议和,于是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
【可最终和谈下来的结果是: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很一目了然——就是要给辽国送钱送东西,可简称给辽国“上贡”。】
“”
上贡......
历来都是别的小国给他们中原上贡,何曾听过中原给外族上贡!
就连嬴政脸色都很是不虞,听着十分不爽利!
真是气煞人也!竟然还要给外族钱财,而且10万两?!
赵匡胤直接气得站了起来,亲自下去踢了赵光义一脚:“你后代!”
“我——”
可不就是他后代嘛。
赵光义反应过来,简直要欲哭无泪。
【不过对于澶渊之盟的签订,还是要辩证来看待——虽然看似是宋朝比较憋屈,每年都要给辽国钱财等物,可这也使得宋辽两国百年间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事,两国之间相对安稳了一百年左右,相对和平,并礼尚往来起来。】
【而这百年时间,也给了宋朝发展机会,让宋朝当时的经济和文化得以更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土豪时代,可以说就是宋朝了。】
赵光义连忙胳膊朝上,让赵匡胤听听,听听——
这不是没好处!
但不等他开口,就听天幕又继续往下说道——
【所以宋朝更有钱了,也更有钱再给别的国家“上贡”了。】
赵匡胤:“”
竟然还有别的国家?!
赵匡胤深吸口气,心想,我还是踢死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