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之快 朱祁镇:让瓦剌见识下大明国……(1/2)
打脸之快朱祁镇:让瓦剌见识下大明国……
【外敌,奸臣,至此,两点要素齐全了。】
【一边是瓦剌的也先一直都想打回中原,但苦于没有借口。
一边是王振在朝堂之上党同伐异,大耍淫//威,不仅控制朝政,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另一方面还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
【而且王振擅权之后,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
【先前提到过瓦剌胃口越来越大,来明朝贡的人数越来越多,以期能获得更多的财富等,这其中还有王振的功劳。】
【因为王振对瓦剌增加贡使,丝毫不加以限制,并按数给予赏赐,甚至为了从瓦剌那边获利,不仅加礼款待,赏赐增厚,还让自己的死党——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剌,这才至使瓦剌的胃口越来越大,越发愿意到明朝来朝贡。】
【但到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二月,当瓦剌首领也先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并为了多领赏赐,虚报为3000人的时候,原本“习以为常”的事情,结果到了王振这里,竟一反常态,突然就不愿意了。】
【明明先前因为王振与瓦剌有勾结,所以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瓦剌贡使冒领赏赐一事装作不知道。
结果现在,不行了,不干了,感觉触碰到他底线了,反正就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还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等......总之,突然就变抠了。】
【然后这些瓦剌贡使回去之后,一番添油加醋义愤填膺报给也先听。
也先一听,好嘛,当即就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感谢老铁贴心送来的借口,正愁没理由攻打中原呢,啊哈,这不就有了吗!】
奸臣误国,阉党误国!
秦有赵高,宋有童贯杨戬,结果到了他们明朝这里,又出来个王振。
不对,还有个太监扎堆的东厂,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元璋运了运气,心想还行,早有心理准备,他还能忍。
就是一听这王振给了瓦剌攻打中原的理由,就觉得仍是气闷恼怒。
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
让瓦剌胃口越来越大,和瓦剌勾结,让贡使冒领更多赏赐的是这王振,后面又不愿意了的还是他。
怎么滴,又多加人就不愿意了?
那一开始怎么就视而不见呢!你说你装什么装?
若不是现在还是在朝堂之上,朱元璋可真想翻个白眼!
而此时的正统朝堂之上,气氛很有些微妙......因为现在正是天幕提到的正统十四年,不过早已过了二月,如今已是五月了。
也就是说,天幕所说之事,早已发生。
众臣不由得看向立于朱祁镇身边的王振——
虽说朝堂之上有望风便拜,更甚至将王振认作干爹的大臣们,但不屑王振,耻于与之为伍的也并非没有。
只是这些人见如今朝中的风气,甚至就如天幕所说,连陛下有时都称王振为先生,在如此的形式下,他们纵使有心也无力啊......可是现在,天幕竟是说到了此处,并毫不留情抨击王振所为,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机会来了?!
这么一想,如于谦等不少大臣心中,不由得暗暗激动起来。
再看朱祁镇和王振,尤其是王振的脸色,可是难看得紧,脸皮涨红,堪称羞愤交加,几次张嘴欲言,都被天幕给“堵”了回来!实因天幕所说之事都是朝堂之中心知肚明的事罢了,可无人敢说而已,而现在,却几乎全被天幕给抖落了出来!
而且在天幕口中,他王振竟是个......竟是个弄权作势之辈?!
他传于后世的名声竟然......
别说王振有种被扒了脸皮,又犹如被剥光了全身的衣服,赤//裸//裸站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审判的感觉,就连朱祁镇都有种羞臊感——感觉天幕虽然提他的时候很少,却又仿佛处处都提到了他一样。
宦官擅权,勾结瓦剌,接受贿赂,党同伐异,控制朝政......这桩桩件件能发生,难道不是皇帝太没用的缘故?
这么想着,朱祁镇不由得面皮更紧。
他下意识看向了身旁的王振。
而感觉到朱祁镇的目光,王振心下一凛,顿时就跪了下去,那眼泪说来就来,片刻就通红了眼睛,声泪俱下想要祈求朱祁镇的怜悯和宽恕,又看似承认罪责,实则又是找理由找借口,直说与陛下情谊在此,他是万万不敢做出有损于陛下之事的!
朱祁镇自然是于心不忍,觉得天幕未免太“言过其实”了些,也许是误传了什么,才导致后世有如此认知。
就算于谦等这时候站出来说王振及其死党郭敬私造大量箭支一事,朱祁镇也表示无凭无据,暂且不论,而且还又为王振说了几句话,加上朝堂之上与王振有所牵扯的大臣也在此时站出来附和,竟是就这样把于谦等人给堵了回去。
王振又站了起来,心下愤然不已,但与此同时,却也依旧有些惴惴不安。
只是眼下,只能暂且先压下去,想着等天幕结束之后,再同这些试图在朝堂上给他定罪名的人好好说到一番!
但其实,王振更想让朱祁镇散朝......
奈何就算散了朝,也不能阻挡继续听天幕说下去......想罢,王振的心不免更焦虑了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