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皇位的稳固是要流很多血的,你不能心软!(1/2)
第68章这皇位的稳固是要流很多血的,你不能心软!
刘邦带着爱妃戚夫人在沛县一连逗留数月,直到入夏快一半了,他才起驾往长安走,这一路舟车劳顿,加之他也确实上了年纪,这疲惫老迈之态便显现出来。
许是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刘邦开始着手安排种种事宜,而他回到长安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群臣,杀白马盟誓。
其中内容曰,‘日后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又下了命令,言说,‘非有功者不可为侯’。
他这是以这种方式确定继承者的刘氏血脉,防止外戚做大。
说白了,这所谓的‘白马之盟’就是用来埋伏吕家的,只要日后吕雉敢提出给吕家的人封王封爵,那么刘邦相信,总会有忠义之臣拿着自己今日定下的规矩进行阻拦。
而他这一举动传到吕雉耳朵里,着实让她不悦至极,恰好此时审食其来找她谈事,她便与他说了此事。
“食其,我看陛下定下的这个‘白马之盟’根本就是防我们吕家的,他难道忘了,刘吕是一家了吗?”
“当初若是没有我们吕家的鼎力支持,他能坐得稳这个皇位?此番举动,当真让人心寒。”吕雉愤愤不平。
“你总说刘吕一家,可说到底,姓刘的还是姓刘,姓吕的依旧姓吕,陛下和朝臣们心里,也只有一心拥刘的。”
“其缘由不外乎一个,正统和外戚的区别。”审食其看的明白,也只有他敢跟吕雉说这些话。
“可再怎么说正统和外戚有区别,盈儿也还是我的亲生骨肉,他如今又刚刚十来岁,我若是不强硬一些,恐怕等不到盈儿亲政,我们母子就被人生吞活剥了。”
吕雉何尝不知他所言非虚,但她考虑的也有几分道理,如今小刘盈年幼,若要登基为帝,也就只有他的母家能给予他最强有力的支持,至于其他人,吕雉是不敢轻信的。
到底她心里有几分自知之明,朝臣们对她手段狠辣的抨击也有不少,虽没在明面上指责,但背地里的议论总也少不了。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提前准备好应对陛下的身后事,不然若是慢了别人一步,恐生后患啊。”审食其知道分寸,在此事上点到为止后,便转回了正题。
“这个我也想到了。”吕雉听他说到这儿,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废太子的风波已经过去,盈儿继位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大臣们无一不拥戴他的,元儿的婚事呢,也有了着落,这些我都不发愁了。”
“唯一让我觉得有威胁的,就是戚夫人母子。”
“眼下刘如意已经被陛下派到赵国上任,他还选了周昌做赵国丞相,无非是想借对方之手保住刘如意。”
“还有戚姬那个妖妇,陛下少不得也会给她留下什么后招。”
“他们母子仗着陛下的宠爱,欺压我和盈儿这么多年,我绝对不许以后他们还过得这般逍遥自在!”
“就算不提这些私人恩怨,只说刘如意曾被议储,还被封在赵国这等富饶之地,他的性子又如此的桀骜不驯,难保将来对方不会有反叛之心。”
“有鉴于此,我还是想先下手为强!”话到此处,吕雉眼里的杀意是那么的明显了。
“按照宫规,在陛下驾崩之前,所有后妃都不得离开宫中,或许你可以从这方面下手。”审食其思虑一瞬后,提醒了她一句。
他其实并不在乎戚夫人的死活,甚至刘如意的性命,他也不怎么在乎,这倒不是他冷血,而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立场所在。
同时他也清楚,在权力的争斗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多余的同情心是没有必要的东西,甚至很大可能会成为拖累。
能想通这一点,大概也就明白他为何会毫不犹豫的给吕雉出谋划策了。
而吕雉也果然打算在这个宫规上打主意,一心要把戚夫人留在宫里,等刘邦驾崩后就好好处置她,更有甚者,还可以用她做人质牵制刘如意。
他们能想到的事,刘邦何尝想不到,同一时间,戚夫人正在侍奉刘邦,他的胸口箭伤又犯了,头上的细汗和青筋都很明显,戚夫人心疼的要命。
“陛下,臣妾求求你了,让人请太医来开药吧,再不济喝点安神汤也行啊,至少好过一些。”她一边为他擦拭额头,一边劝他。
“不用了”,然而刘邦却摇了摇头,“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哪怕喝再多的汤药,也治不好的。”
“再者,朕从一介草民到位及至尊,提三尺剑赢得天下,理应作为一个英雄离开,而非一个捧着药罐子不放的软蛋!”
“至于那些安神汤,只会让朕昏昏沉沉,朕不能那样,朕还没有安排好后事。”
“还有你和如意,朕还没有为你们筹谋好未来,朕不能被麻痹,必须时刻清醒着!”他朝戚夫人伸手,后者赶紧握住,感动的什么似的。
“陛下,陛下啊!”戚夫人梨花带雨的靠在他怀里。
“爱妃,万一朕要是真的走在你前头……”
“陛下,别说了,我们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戚夫人害怕极了,不由得擡手制止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说说也无妨,爱妃,你记住,一旦朕走了,你就立刻离开长安,去赵国找如意。”
“那里有周昌在,有朕之前的托付,他定会护住你们母子的。”刘邦却郑重的叮嘱她。
“陛下,陛下,”这下子,戚夫人真是泣不成声了,与刘邦依偎在一起,这一刻,两人都觉得对方才是自己的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