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皇帝嫁长姊,诸侯迎公主,实在是体面光耀至极。(1/2)
第83章皇帝嫁长姊,诸侯迎公主,实在是体面光耀至极。
秦汉时期的婚礼流程,基本来自周朝定下的礼制,后来儒家学子将其汇总,著成《仪礼》一书。
此书中主要记载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贵族阶层日常所用种种礼制,主要包含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
如今叔孙通是国家的奉常,主掌各种礼制,他又是儒家的掌舵人,那这次婚礼的规矩自然也要按他们之前定下的来。
虽说按照贵族身份不同,婚礼稍有差别,但大体是差不多的,而秦汉时的婚礼制度,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士昏礼’。
所谓‘士’者,说的是贵族身份,而‘昏’字,则代表举行仪式的时辰是在黄昏,之所以选在此时,也是有原因的。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所言,这黄昏时分,正值太阳下落,月亮升起,故而新郎迎亲,新娘出嫁,寓意‘阳往阴来’,是为大吉,故而选择在此时。
具体的流程分为六个,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所谓‘纳采’,是指男方家人亲自出面,带着一只鸿雁上门提亲,而且最好是由男方亲自射下的鸿雁,那样意头更好。
据说这样能在彰显男方射艺精湛的同时,也能体现对方承担责任,养护家庭的能力,也让女方的家人放心,自家孩子嫁给他没错。
不过林清源的射箭技术显然不达标,要他射下天上飞着的鸿雁,那更是难为他了。
好在这个流程也不是非要男方亲手射下的鸿雁不可。
所以他便亲自选了一只漂亮的鸿雁,然后将其交由丞相曹参,由对方带着去求婚,女方家人则按规矩在宗庙里接待他,以完成这第一个步骤。
其次便是‘问名’,依旧是男方亲属提雁上门,询问女方名姓,将其拿回家与男方的放在一起,并令人对其进行卜算,以测婚事吉凶。
当然,吕雉也早就命人算过刘元和林清源的婚事了,其结果也已经通知了张良和曹参,那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个步骤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但张良和曹参还是认真请人来卜算了,可这结果怎么说呢,卦象显示婚事是大吉,但这子嗣上似乎就有点儿……
其实当时那个筮者也是说的模棱两可,可张良和曹参何许人也,当即就觉出了些不对。
但等他们再追问时,对方却怎么也不肯开口了,只一个劲儿的重复婚事是大吉,且是必成的。
见对方实在不肯解惑,张良和曹参也就没有如何再问,尤其是曹参,他不觉得这事儿和他有关系。
只是张良考虑的就更多了些,私下里又找到这个筮者,也不知他得了什么回答,只面色有些沉重,不过人前却并未显露。
曹参后来曾随口问了一句,他也只是搪塞的说道没有大碍,糊弄过去。
不管怎么样,这一步,也算是过了。
然后便是纳吉,其实就是男方亲属提雁上门,将之前问名取得的卜算吉兆告知对方,其过程所用礼节,基本与纳采一致,此行依旧是曹参走了一趟。
再然后就到了重头戏,也就是纳征,或者叫‘纳币’,也就是男方家派人把聘礼送到女方家的过程。
按照规矩,无论是何等身份,这聘礼里,都必须包含黑红两色的五匹帛,以及鹿皮两张。
至于别的东西,比如什么金银财物,房产土地之类的,也可按自家的富庶尊贵程度,量力而行。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下聘,那就多给,讲排场嘛,至于没钱的没地位的,按规矩做了,心意到了,女方家人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而林清源和刘元的婚礼又有些不同,林清源肯定是没钱的,毕竟,自从来了汉朝,他的吃穿住行都在宫里,虽说他也教书了,但并没人给他发工资。
可偏偏他要娶的是天子的长姐,皇帝的姊妹,他本人又被小刘盈封了关内侯,还有自己的封号。
那么无论是为了姐姐的未来,还是为了圆自己的面子,小刘盈都不能吝啬的。
于是他便干脆开了少府,取出了其中存储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好东西,赐给林清源,让其使用。
而林清源呢,也知道分寸,虽然拿了不少,但全数充当聘礼,又给送了回来。
别看这一来一回,东西又到了少府,好似什么都没变,但这下聘的排面算是足足的,无论是曹参这个男方下聘人,还是女方的家人们,显然都很满意这个结果。
接着就是‘请期’,也就是商定好娶亲的吉日,依旧是男方家人提雁上门,客气的请求女方定日子,女方家人按礼节推辞一番后,告知结果,男方家人便可回去准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