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第41章 蛮夷 答案自然是对外扩张。

第41章 蛮夷 答案自然是对外扩张。(2/2)

目录

孩童的衣服没有像成人那样层层叠叠,穿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至于头发她学不来越桃她们那样的手艺,就干脆像前世还在上学的时候一样,梳了一个马尾,然后用金丝红缎绑起来,在脑袋后面扎了个蝴蝶结。

陈姑姑进来后想帮她拆了辫子重新扎,却遭到了虞燕的拒绝,她觉得这样更轻松利落一点,也没有那些金珠和金花牵扯在头皮上的微疼。

民间一般来说是七岁开始留头,宫里的孩子会稍微早一点,所以虞燕现在的头发虽然还没有多长,但是扎个低马尾还是绰绰有余。

水银镜子里的女孩虽然眉眼陌生,但是鬓边的碎发和低顺的马尾还是让她有一瞬间恍惚感觉自己回到了从前。

今日是虞燕随胤禛回园子的第一天,如今康熙给几个即将出宫的儿子分配了各部的任务,他们从这几天开始也就不用去无逸斋念书了,因此胤禛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来考校两个儿子进来开蒙的进度。

虞燕身畔的小桌子还是空的。

出现变化的是弘晖与弘昐的桌椅,先前他们兄弟两个是并排坐的,但是现在弘晖的座椅往前挪了一点,恰好就比弘昐离胤禛近了一点点。

虞燕坐在他们俩前面,她也没有往后看的习惯,因此也就没有发现这点细微的变动。

胤禛倒是发现了,但是弘晖如今是王府板上钉钉的嫡长子,日后就是世子,从现在开始教育他们兄弟两个有身份高低上的区分也不算什么,毕竟在宫里胤禛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太子已经有了尊卑意识了,所以他什么也没说。

弘晖他们如今正在学《论语》,因为他们年纪还小的缘故,夫子们只是让他们先背着,还没有着重讲其中的道理。但是胤禛对他们的要求就不仅于此了,他不仅抽查了兄弟两个背诵的情况,而且还针对他们背诵的句子逐一提出了问题。

两个人都说得磕磕巴巴。

弘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而弘晖则羞愧地低下头。

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好,额娘一直说要努力在弘昐面前展示出哥哥的风范,可他平常就比弟弟胆小也就算了,在念书方面也只是和弟弟一样,完全不能给他当榜样,实在不像一个好兄长。

其实胤禛也没寄希望于两个小孩能回答得上他的这些问题,在他看来不管是弘晖还是弘昐都没有表现出脱颖而出的聪明,答不上来常有的。像额林珠那样脑子反应快,背书也背得顺畅的小孩还是少见,只可惜她不是个男孩。

虞燕手里捧着书,心里却想着别的事。

胤禛在上面给弘晖弘昐讲书讲得口干舌燥,正准备抿口茶润润嗓子,就看见苏培盛小心翼翼从屋外走来,矮着身子道:“今岁来朝贡的西洋人给万岁爷送了好些东西来,万岁爷说让小皇孙们一道去见识见识。”

大清建立之后的朝贡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前明的惯例来的,基本上也还是厚往薄来,再加上如今大清开的通商口岸并不多,朝贡基本上就是大清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径,每年朝贡的时候来的国家和人都格外的多。

像胤禛他们哥几个,因此康熙热衷于学习西洋知识的缘故从小就对这方面的东西多有了解,所以康熙此次想借这个机会,给爱新觉罗家的再下一代看看外界的模样,也好叫他们不要故步自封。

胤禛看看虞燕,再看看端坐在桌前的弘晖和弘昐,最后干脆让前来接人的小太监把三个孩子全部都带到了清溪书屋那边,临行前他还没忘记叮嘱虞燕要注意照看一下两个弟弟。

清溪书屋外康熙带着弘皙和弘昱坐在一边,三阿哥家的弘晴因为有些烧的缘故就没出来,五阿哥家的弘升和弘晖他们两个一样的年纪,乳母却还抱着他。

格格们却一个都没来。

这还是虞燕穿越到现在第一次看见外国人。金发碧眼的传教士长着一头卷毛,身上穿着大清的传统马褂,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更奇怪的是他和康熙交谈的时候用的还不是虞燕记忆里的英文,而是一口流利的满语。

康熙乍一看到虞燕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他对胤禛家的那个女孩子还有些印象,因此很快就笑眯眯地朝虞燕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过去,给他们介绍一旁的传教士道:“这是白晋师傅,这是雍郡王家的阿哥格格。”

康熙三十九年恰好是十七世纪的末尾,也正是世界上殖民主义发展的最厉害的一个时期。英国在此时已经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社会逐渐向资本主义迈进,生产力实现大解放,人们的思想与逐渐觉醒。

而大清却还处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准确的来说是底层人还处在一个与外隔绝的状态。

只有像康熙这些王公贵族才能早早就已经通过朝贡而来的商品和与传教士的交流,从而了解到外界的具体情况。

不管是天文学还是古典高等数学又或者是几何学在世界上已经陆续有书籍面世,白晋此次从法国回来后带来的正是如今世界上最流行的几本关于天文学和高等数学的著作,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就放在最中间。

清溪书屋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和先前温宪公主送给她的那张世界地图差不多大小的地图,康熙拿起白晋送来的那些种子和书籍从他的故乡法国讲起,中间还穿插了康熙曾经和法国的君主路易十四交流过的书信上写的话。

他们都同样年幼登基,同样经历过大权旁落就同样经历过收回权利的过程,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因此,自从路易十四派遣法国传教士前来大清后,二人之间就少不了书信的往来。

时至今日,康熙的乾清宫和清溪书屋内都摆满了路易十四派遣传教士送来的玻璃器皿和各种奇形怪状的科学仪器。

白晋也在一旁温和地穿插补充,好奇的弘皙和弘昱都拿起桌上放着的仪器开始摆弄,虞燕也毫不客气地拿起桌面上的一张张写满阿拉伯数字的卡纸,旁边甚至写着方程问题,也就是最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

从十六世纪开始,法国数学家韦达创立了更加系统表达未知量和已知量的数学符号后,“含有未知量的等式”这一概念才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而引入X、Y、Z等字母来表达未知数的概念是在笛卡尔的《几何学》中才初次出现的,虞燕现在手里正在翻阅的正是这本书。

她的手边恰好放着一支金属笔尖的钢笔。

鸡兔同笼的问题出自于《孙子算经》,胤禛先前没有特地给他们讲过这方面的数学问题,但虞燕毕竟是接受过九年之义务教育的人,对于这种应该算得上是小学的数学问题,写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

康熙虽然在上面讲话,可是眼睛却一直观察着程。

他不知道虞燕在这之前狠狠学过数学将近十几年的时间。

“而这一块土地,我们称呼他为英吉利。”

虞燕擡起头对上白晋温和的目光,他摇头感慨道:“这片土地动荡不安,前几十年一直在发动战争,一直到近几年才安定下来。”

此时此刻不管是康熙也好,还是围绕着他的那几个皇孙也好,都是第一次听到英吉利这个国家的名字,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觉得不过是个蛮夷小国,并不以为意。

历史上大清第一次接触到英国这个国家似乎是在乾隆皇帝的时候,在那之前他们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个国家的存在,更不会想到不到百年的时间,英国会发展成一个怎样的庞然大物,最后来到大清的土地上烧杀抢掠。

虞燕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自从她到屋子里后这是她第一次出声说话:“为何这个地方前几十年一直在发动战争?”

英国是在十六世纪末的时候才开始发展殖民主义的,随后就爆发了严重的资产阶级革命,一直到十二年前的光荣革命爆发,确立了《权利法案》,英国才从一个封建社会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

君主立宪这种事白晋定然是不会在康熙面前吐露的,他只是含糊地说起之前的红白玫瑰战争,将革命的兴起解释为家族的争斗,一下子就消灭了康熙等人的好奇心。

虞燕不想听他说这些,而是转头就问起了英吉利这几年的社会变革。

康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家这个孙女这么执著于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无名小国,但在外人面前仍旧还是维护了自家人的面子,顺着虞燕的话询问白晋。

白晋这才开始讲起英国正在兴起的圈地运动和工厂的。

原本依靠庄园为生的农民和农奴都不断被赶走,新兴的贵族通过圈地养羊来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使得自然经济发生解体,商品经济逐渐兴起,从而为英国的工业化奉献出足够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当听到英国已经开始逐步推行能够用来纺织的机器来代替人工,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这样的机器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后,康熙的脸色终于变了。

虞燕却知道光是这样还不够,她直接装作孩童天真地问白晋道:“既然他们的土地都被圈起来了,那那些没有土地的人该怎么办呢?”

答案自然是对外扩张。

英吉利有着先进的航海技术,他们运用这种技术和国内的大型火炮已经炸开了许多地方的大门,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都建立起了他们的殖民地——如今英吉利的那位安妮女王正不满足于那些贫瘠的殖民地,已经向西班牙等国家开始预备发动战争了。

康熙目光沉沉地看着地图上方代表着英吉利的那块图案,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离他们并不算远。

蛮夷之人野心勃勃,凶勇善斗,但他对这个地方的军事力量却是一无所知。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扩张的那些地盘,甚至想要打到大清的地盘上来的话,他大清可有足够的军事储备来与这些人一较高下?

康熙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