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第67章 红星 “等一颗红星”

第67章 红星 “等一颗红星”(1/2)

目录

第67章红星“等一颗红星”

胤禛拨给虞燕的钱足够将石家原先的铺子全部重新买回,除却原来的铺子外,她还厚着脸皮找自家阿玛要了重新翻修铺子的钱。

石家商铺不多不少恰好十间,其中有四间是连在一起分别做海上贸易和南北丝绸茶叶生意的,虞燕干脆将四间铺子打通,仿着现代的装潢给商铺装上了大块的玻璃窗,让人一眼就能看见铺子里面的物件。

四间铺子并成一间后里面也宽阔了许多,原先摆放紧密的宝石香料、钟表和玻璃器皿也按照不同的国家分门别类。

除却原先熟悉海上贸易的石家掌柜和伙计外,虞燕还让石香姑找了几个会点汉语的西洋人担任翻译,毕竟外贸这个行业语言障碍才是最大的阻碍,有时候可能就是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导致理解的意思千差万别。

为了避免这样的失误,石香姑自己这几天也在没日没夜的补习各国语言——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法兰西语,主要是现在和大清通商往来的大多都是那边的商人和传教士。

至于关于福/寿/膏一事,康熙明确下达旨意至大清各地,要求严查携带大烟进入大清境内的西洋商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北方靠近罗斯方向的地区,限定所有烟商在五日内俱数上交带来的大烟并且签订结书,声明日后再不贩卖大烟,否则即刻遣返。

和康熙的旨意一起到的还有曹蕴的回信。

她在上个月就嫁给了平郡王,上无婆母管束,下无姑嫂矛盾,平郡王本人脾气也比较温和,到京中后她日子过得比在家里还要逍遥。

在府里懒散没几天后就接到了虞燕的来信,双卿又恰好替她引荐了温宪公主和最近常去公主府上把脉调整药方的戴家姐妹,曹蕴就干脆将虞燕的信件摊开来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鸣琳的意思是戴家在徽州那边有一定的名声,若是你日后在广州这里的生意做大后,也可以考虑往徽州、江宁那块地方开些商行的支行。”

“双卿说她先前支摊子卖绣活的时候就曾遇到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他们对他做出来的双面绣似乎很感兴趣,所以我这次派管事给你送绣品和绸缎过去的时候还捎带了一副苏绣双面三异绣,你也可以摆出去看看西洋人购买的意愿高不高,高得话下次我让管事多准备一点这样的。”

虞燕将信件翻至最后,看到的不再是曹蕴的绣花小楷,而是温宪公主温婉却不失锋芒的行书,她的言语无比简练,甚至于只有两个大字:“机遇。”

海上就是机遇与风险同行,如果有机会组建商队出海到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话,按照西洋商人表现出来对茶叶、绣品等东西的趋之若鹜,基本上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主动往她荷包里钻了。

钱绝对是个好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可以做到左右权力。

虞燕合起信件,朝着一旁侯着的石香姑问道:“先前让你去通商口岸那边问的事情有什么眉目了吗?”

石香姑摇摇头:“西洋那边的药材倒是不少,只是懂得医术的传教士确实没有几个,甚至他们大部分的病症也都是放血疗愈的,提到心悸方面的毛病,还有的传教士说可以做点仪式什么的向上帝祈祷,一听就很不靠谱。”

康熙四十年,差不多是公元1701年的样子,欧洲医学还深受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论影响,认为疾病是由体内四种□□失衡引起的。

放血治疗法还是如今最为流行的治疗方法。

虞燕长叹了一口气,根据鸣琳的诊治结果她基本上可以肯定姑姑应该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至于是哪一种心脏病还不好说,但不管怎么说放血疗法肯定是没用的。

“没事了,你先回店里吧。过两天江宁那边应该会有人带着货物过来交涉,按照咱们原先订的价格报上去就好了。”

她有些沮丧地低着脑袋,一时间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的。

只是没等她发多久的呆,就听见外边传来山栀的声音,她掀起帘子轻声道:“格格,弘皙阿哥来了。”

这段时间胤禛一直忙于处理大烟的事情,弘皙也被他带着东跑西跑。

虞燕则是因为先前落水的缘故染了点轻微的风寒,只能被拘在总督府上好生休养,最多就是通过石香姑的言语转述来判断有没有可以购买的西洋货物。

这就导致除了刚落水那会弘皙来看望过她一次后,后面两人都没怎么遇到过了。

他甫一落座就张口道:“听四叔说你最近在忙着海贸的事情?”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看上去是不差钱的,实际上却是最缺钱的。

毕竟身为皇子手底下总要养几个门人,就算是太子这样吃穿用度都是由内务府负责的,偶尔也还是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支出的。

“反正还要在这待一个月才能回京,等回京估计都要年底了。正好这几天也没什么事情做,我就想着买点铺子练练手。”

虞燕瞟了一眼弘皙打趣道:“你出来的时候不是还和有容大包大揽说要替她投钱,若是赚了就分红给她么?这几日弘皙哥哥你被阿玛带着到处跑,可有机会投钱进生意里?”

不要说弘皙了,就连一直嚷嚷着要来广州做海上生意的胤禟这段时间都被胤禛拉去充了壮丁,挨家挨户的搜查福/寿/膏的下落。

他们除了刚来广州的那几天接触了西洋商人和广州当地的商行外,自从虞燕捅破了大烟的事情后,胤禩胤禟两个人就带着总督手底下的官兵一直在追缴西洋商人手里的大烟。

那些愿意上缴的西洋商人还能继续在大清境内做生意,而总有些不愿意上缴大烟的西洋商人,胤禛对两个弟弟都下了死命令,把这些人全部赶回海外,不许踏入大清境内一步。

“我前段时间跟着九叔也转了好几个广州这边的商行,里边不乏有组建商船出海的商家,只是他们带回来的那些东西放在大清境内太过稀罕,很多也不知道是什么,叫那些西洋人解释也解释不明白。”

弘皙笑着摇头:“九叔倒是财大气粗每个商会都投钱,还一口气占了两三个铺子,我可没那么多钱,东宫很穷的。”

虞燕没忍住笑了一声,随后正正神色道:“你是想在我这里投钱?”

弘皙点点头:“你买的那个丫头石氏,我在和九叔兜转的时候无意间打听到过。她从会打算盘开始就一直帮着家中理事,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她经营着石家的铺子,从一开始的一两家铺子扩大到将近要有四十多家,可以说在她爹抽大烟之前石家算是这一片做海贸做得最好的一户人家了。”

“阿玛帮我查过她。”

虞燕对石香姑的了解本来不深,是因为要用她管理广州的商行所以胤禛才派人花了大功夫探查她原先的家境。

“她家里原先也是有商船出海的,而且大多数人出海去的都是法兰西那块地方,她家倒是不挑,只要能避开海盗的行经路线,哪里她都会去。”

“她做海上生意很有一套,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弘皙笑笑,“如今你们刚刚起步,我往里面投钱说不定日后得到的分红还多,是不是这个道理?”

虞燕好奇道:“除了有容那份外你打算投多少?”

弘皙比了个一:“一百两。”

一百两不是一个小数目,虞燕也没想到他这次出来太子居然给他准备这么多银子玩,一时间都有些羡慕嫉妒恨。

但是转念一想,自家阿玛那点银子也被自己美曰其名借得七七八八,顿时心里又平衡了不少。

“你也不怕这么多银子打了水花。”

虞燕叹了口气,她自己其实心里也没什么底气,石香姑的经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海贸这块大清迄今为止都没有成熟的体系。

理藩院主要管理的还是蒙古、回部以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事务,最多就是和罗斯的外交,至于法兰西、英吉利、葡萄牙等逐渐强盛的外邦国家在大清看来仍旧是蛮夷弱邦,不屑于折节下交。

不过怕归怕,事情还是要继续做的。

她就是这样子的性子,在事情完成之前从来不会给任何人保证,只有确保事情能成功又或者是事情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的时候才愿意和别人分享成功。

“对了,还有件事情,你当初和皇玛法约定在上书房进学的年纪只到八岁,翻过年你可就满八岁了,到时候你还要继续在上书房念书么?”

弘皙犹豫了一会问她。

“继续是肯定要继续的,但是皇玛法那边想要说服他肯定要拿点东西出来,否则就这么明着和他说想要继续念书他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

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早在许久之前虞燕就已经考虑过了,当时她在给双卿写信嘱托她写下《世情薄》一书的时候顺便给温宪公主也写了一封信。

信中大意就是让她从民间寻一些工匠根据她画出来的图纸改造如今流行的传统手摇纺车——图纸是她回忆历史课本上的珍妮纺纱机画出来的。

应该说还好世界近代史的开篇就提到了工业革命,那张珍妮纺纱机的图片因为期末复习常常翻书的缘故已经深深刻在她的脑子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