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 权力流向(2/2)
“所有?”
“没错,我说初期目标是遐来勿、波斯离两国,”尚书解释道,“她说可以把这两条线上的所需一切都分享给我们。包括路线图、在别国经营起来的人脉、会说当地语言的人手、当地的天气人数喜好,还有拉货的车等一系列装置,甚至能保证售卖途径。”
“这岂不是大大节省了咱们的时间?天知道咱们派人去当地探索,一来一回要耽误多久,和当地人沟通、建立关系,又要多久?对时间金钱人力物力都是极大损耗,”有人喜道,“陛下听说咱们进展如此之快,定然龙心大悦,又是户部的大功一件!”
“不对,”也有人谨慎道,“她怎生如此大方?”
“她有几个条件。”
果然……
“第一,她要求和我们合作,每一次运输货物取得的净利,她都要分得两成。”
“这……”
“第二,官家与别国进行交易后,也不能禁了民间贸易,民间有些商人还要靠这个吃饭。”
户部几位郎中都没有考虑过民间小商人的死活,他们一向默认民不可与官争利,闻言沉默下来。
半晌才有人开口:“是否该请示一下陛下的意见?”
“我已经问过了,”尚书道,“陛下同意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次召集大家不是来问意见的,就是单纯来通知他们的。陛下都同意了,他们几个点不点头有什么区别?
仔细想想,陛下同意其实也不奇怪,有了现成的运输渠道、售卖渠道,他们只要备好货物就行。对方要的是净利的两成,又不是总收入的两成,不算高昂。
这些郎中刚刚的迟疑,不过是出于官员的清高,不愿与商人分利罢了。
谁想到陛下压根没有清高这根筋……
大家神色复杂,其中也包括沈乘月。她建议云沾要两成利润,其实是给对方留了一个砍价的余地,她的底线是一成。没想到两成陛下也点头了。
这难免让她开始思索是否开口要三成也行,又连忙摇了摇头,提醒自己不要人心不足。
“她可还有别的要求?”有人问。
“的确还有一条,”尚书环视众人,“第三,云老板说她只信得过沈郎中,一应合作相关事宜只和她谈,只与她联络。”
“……”一片沉默。
他们一向有些看轻商人,却忘了商人手中握有足够的资源和势力的时候,是可以反过来与他们谈条件的。
所有人都面露讶异,其他人的惊讶是真的,沈乘月的惊讶是装的。她一时没掌握好力度,双目圆睁,双唇微张,表情呆滞,看起来颇为浮夸。
好在尚书也没仔细去观察她的神态:“所以这件事今后就由沈郎中全权负责,贸易司倒也是名副其实了。至于人手方面……”
众人屏气凝神。
“现有的两人定然不够,本官特许沈郎中你临时招揽、借调些人手,”尚书看向其他人,“除府库司外,其他司中人,这段时日都听沈郎中调遣。”
府库司是负责看管国库的,这些人肯定不能由她调动,但其他与她平级及以下的人手都任她调遣,权力已经极大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李郎中险些气晕在当场。
沈乘月进户部才不到一个月,短短时间情势逆转,不但立了足,得了赏赐,眼看竟然还要骑到其他司头上了。
有些聪明人,比如尚书本人,其实已经回过味来了,皇帝的救命恩人进了海外贸易司,恰好过了没多久皇帝就要开海外贸易,恰好沈乘月还真懂这些……哪有那么多恰好?
既然沈乘月真的懂这些东西,又有云老板的要求在,那尚书也不吝于给她放权,反正底下人怎么斗都不要紧,左右也越不过他这个尚书,能把正事办好就成。
议事结束以后,尚书又把沈乘月单独留了下来。
“你辛苦了,能搭上云老板这条线,想必也没少砸钱,”尚书递给她一只腰包,“这笔钱不能走公账,我私下给你补偿些。”
这话说的,让沈乘月都不由生出些羞愧之意,她哪里花了大钱?她连顿饭都没请云沾吃。
“大人,这就不必了。”她办了这一桩事,把李郎中气了个半死,拿了户部的权,得了未来大楚对外贸易的两成利润,如今尚书甚至还要私自补贴她点银子。
她本想两袖清风,如今却是雁过拔毛。
沈乘月面色微红,推拒得十分真诚,但尚书坚持:“这次你帮了我大忙,切勿推辞。”
于是她只能收下:“多谢大人。”
凡一户人家有变动,最先察觉的往往是家中管事。衙门也不外乎如此,最先发觉权力流向的竟是户部主簿,沈乘月第二日再来上工时,几只冰盆已经端端正正地摆在了屋子四角。
张山和王伍蹲在冰盆旁左看右看,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正的冰块,面上又惊又喜:“大人您是怎么做到的?”
沈乘月折扇一展,扇起一丝凉爽的风,摆足了神秘高人的架势:“个中缘由,不足为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