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越当县令 > 第47章

第47章(2/2)

目录

“你知道什么是羊绒衣服吗。”

“不知道,但我摸过小羔羊!”

等她跟相公也穿了棉衣,竟然也跟孩子们感觉一样:“活了半辈子,没想到还能穿上这么暖和的衣服。”

“白日做衣服,晚上可以当被子。”

“能少烧好几斤炭火啊。”

“突然觉得,用棉花换布,是不是有点亏”

“不知道,管他呢,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亏不亏的,大家都不知道。

因为所有人拿到棉花后,在官府鼓励下,都是给自家做棉衣。

这事都不用再说了。

人人都知道纪大人极为重视,去年冬日就说让他们做衣服,大家潜移默化地,便再无其他念头。

再说了,这可是冬天,谁不想要保暖的被服啊。

至于售卖价格,官府那边只说,还未定下来,让大家不要着急。

有了油菜的先例在。

不论安丘还是沾桥,甚至阳顺百姓都知道,先不卖是最好的,听纪大人怎么说。

跟着他的定价,绝对不会吃亏。

纪楚确实有意拖延,想让百姓们尝到棉衣棉被的好处再说。

要说棉花售卖吗

肯定是要卖的,但不是现在。

毕竟棉花并不算消耗品,今年的棉衣明年还能用。

总要自己用了,再说其他的。

他相信,只要不是饿得吃不起饭,肯定不会拒绝一身舒适的衣物。

别的地方不好说,安丘沾桥两地的棉花,还是优先当地人做被服。

今年沾桥县产了棉花二十一万多斤,对人口四万多人的地方来说,其实是够分的。

虽说不能简单地平均,但眼看各家都在交换。

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若有富余棉花,肯定愿意换给亲朋好友。

今年留下来的棉籽,官府已经开始统一收购,等到明年就能卖给其他人家。

只要给他两三年时间,绝对能把普通人穿棉衣这件事推广开。

安丘县也差不多,棉花产量在十七万斤左右,人口三万多,差不多够交换的。

阳顺差一些,只有等到明年继续。

其他各个地方,基本都在他们官田种,那些棉花大概率会分给衙门众人。

好在棉籽是留下来了。

想来也就两三年时间,便能全面铺开。

所以这两三年内,一定要坚守好棉花只给穷人穿这个想法。

纪楚细细思索,最后反而笑了。

想那么多干什么。

反正今年冬天,大家都能穿得暖和。

随着棉花越种越多,一定能让更多人穿得起。

纪楚非常相信,而且他更相信,只要一直往前发展,大家的日子必然越来越好。

有时候纪楚也在想,他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好,是因为他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他也见过更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并且愿意为之奋斗努力。

十月二十一,天气越来越冷,但跟前些年相比,愿意出门的百姓越来越多。

即使到冬日,大家依旧能走动。

这对人们来说,不单单延长了在外工作,生活的时间,更让这个冬天显得不那么凄凉。

衙门差役们则穿上统一的棉衣,都是官田棉花做成的,这下巡街,可没那样冷了啊。

不止如此,今年的冬日扶济里就有棉衣棉被这一项,主要是给婴儿产妇孕妇以及老人的。

当然,在沾桥县的蔡先生他们,同样人手一套被服。

为首的蔡先生被服,还是纪楚娘子亲手做的,整整两套,不仅有棉衣还有棉鞋。

毕竟在这事上,蔡先生帮了大忙,甚至亲自过来改进弹花机。

安丘沾桥两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讨论棉衣。

真正穿到身上,晚上盖着睡觉,才明白纪大人为何一定要推广。

甚至白婆婆都说:“之前只知道织布,不知道做成棉衣,要是早知道的话,我家肯定早就种了。”

“没错,这东西可真暖和啊。”

“家里房子修好,点上炭火,再盖上棉被,晚上双手双脚直冒汗啊。”

这说出去,谁会相信

也就是现在大冬天的,边关县城消息比较闭塞,更多人还不知道这回事。

倘若知道,那还抢疯了。

所以话说回来,纪县令准备怎么给棉花定价

说实话,这东西不好种,而且产量不算高,东西又极好,价格应该不低才是。

可又听说,棉花只有穷人才穿,但凡有钱点的人家都不穿。

就连县里都有执拗的大户,觉得穿了有失体面,顶多晚上盖个棉被,绝对不穿棉衣。

从这方面来看,价格又不会太高

这也太奇怪了吧。

以至于想靠棉衣盈利的其他官田,竟然叫不上价格。

也因为叫不上价,各地干脆都自己穿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