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越当县令 > 第117章

第117章(2/2)

目录

甚至还提前请来弹棉花的匠人。

现在一无所获,倘若提起来,肯定会让大人难过的。

不提,大家绝对都不会提的。

岂止是他们,就连猎户家也是这般。

都不能提!

猎户们倒是说:“咱们这里有兽皮是一样的,兽皮也暖和啊,根本不透风。”

纪楚知道他们担心棉花跟兽皮的冲突,只道:“兽皮当然很好,只是太有限了。”

如今昌河州人还不多,山上的野兽还够用。

倘若真的放开了,多少兽皮都不够用的。

这种情况下,养殖貂狐狸等物,更为合适,既不会滥捕滥杀,也能让当地人有兽皮用。

猎户们挠头:“如今也没那么多人买兽皮,没必要养啊。”

养起来还麻烦,要是养死了,那不都赔了。

纪楚笑:“以后本地人都有钱了,那就能买得起啊。”

有钱

那要到什么时候。

不过猎户们还是很乐观:“那感情好,等到兽皮公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肯定改养殖!”

纪楚也笑。

他也等着那么一天。

大家都当这话是开玩笑,谁也没当真。

走遍八个县,李师爷忍不住感慨:“这地方可真大,土地也平坦。”

其他人也道:“本地的土质也很好,别看现在天冷,但往下稍微一挖,土质松软得很。”

这种土地太适合种地了。

就是人少,种不起来。

可话说回来,还是因为太冷,如果没那么冷,这里必然极为繁华。

话绕回来,又到了棉花上。

没办法啊。

跟着的晁同知反而道:“若是让本地猎户改养殖,兽皮数量增加,价格就会降下来那样更多人穿得起兽皮,应该就有人愿意过来开荒吧。”

想法是很好。

可没那么大的利润,为何要改养殖呢。

那可是半道改行,哪家都不会承担这份风险。

先前的刘知州说,晁同知跟做皮货生意的人关系好,想来他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纪楚没说此事对不对,反而谈论起养殖行业。

这行业说起来简单,就是饲养牲畜,但其中成本也不可估量,而且还有赔钱的风险。

倘若有专业的人过来帮忙,应该是能行的。

但专业的人,谁会来昌河州

说起来,京城以及一些繁华地方,确实是有专门的养殖业。

毕竟那边消费市场大,养殖场应运而生。

本地却是没有的。

想到这,纪楚准备给去了江南的薛明成写信,让他找个养殖的豪强开开刀,“送”到昌河州来。

就挑那种,专门欺压百姓的大户豪强过来,他有用。

晁同知还在谈养殖行当,却不知道,他的上司已经在想办法给他弄“专业技术”人才了。

纪楚对这种事做得毫无心理负担。

垃圾放对地方,那才叫物尽其用啊。

看完八个内地的县,再看四个靠海的,以及两个矿场。

靠海的人家,基本已经准备过冬了,他们住的地方距离海边有些距离,都是在避风的地方。

看他们过冬的物资,基本是咸鱼咸菜高粱为主,住的地方也尽量保暖了,总之熬过冬日再说。

就是这里的冬日实在太长了,长时间待在狭小的屋子里,很容易精神不佳。

故而各家还屯了不少高粱酒,好度过漫长的冬天。

所有县的情况,都被纪楚记录在笔记当中。

把各县走完,已经到了十月份,大雪已经覆盖整个地面,他们一行人回到州衙门,基本也不能出门了。

天黑得越来越早,一天也干不了什么事。

州衙门的后宅,如今住着的,基本是纪楚的人。

他没有带家眷,就连侄儿都在广宁卫待着,所以身边李师爷等人,都住在衙门后宅里。

要不是他们在,估计他这里显得更是冷清。

眼看雪越来越大。

别说各县的公务,就连州城衙门的差事也都停摆。

纪楚想等的消息,却还是没有来。

滇州府修路,确实是件极大的事。

那么多山路要修,实在是太难了,劳民伤财,耗时耗力。

而且就算答应要修,从哪里开始修,又修到什么地方,哪里出钱,都是问题。

所以从五月到如今的十月,都在根据这些问题吵来吵去。

总算,在京城第一场雪下来之后,以及西北棉价格逐渐飞涨,但还是不往外流的情况下,滇州府的棉花路,终于敲定。

散朝之后,滇州府乡党党魁白大人,还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

成了。

白大人都没想到,真的能成。

身为滇州府的人,他太知道那边的道路意味着什么。

道路越宽广,才能走出更多的人,更多的学子。

即使这条棉花路不能覆盖所有,那也能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

虽然皇上是因为,修路可以更好连接地方跟中央,不完全是为当地人考虑,那也足够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