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越当县令 > 第122章

第122章(1/2)

目录

漳兴三年,四月二十三。

从叙州流放过来的犯人,全都以小家为单位,打乱编到其他籍贯的驻地,开始新的生活。

所谓新的生活,指的自然是开荒。

他们还能趁着四五月份,种下最新一茬高粱。

以后再来的犯人,只能种点白菜了。

去年曹家开始,一直到如今第三批犯人,一共来了一千七八六十一人,分成了六个流放驻地。

每个流放驻地,都有一个驻地长,相当于村长。

这个村子肯定是州衙门的人指派,不仅要识字,还要听话。

一号驻地的驻地长肯定是那个叫曹垚的。

其他各个驻地也定好人选,到六号驻地时,选出来的人还看了看屠家。

屠家这群人没挨过打,行动力跟体力都远超其他人家。

而且一家老小整整齐齐,总共四十六口人,看着就比其他人家庞大。

六号驻地众人见他们过来,还以为他们颇有些人脉,不敢轻视呢。

可没想到,衙门分派驻地长的时候,压根没考虑他们,好像没把屠家当回事。

不怪他们多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流放过来的犯人那样多,也是有争端的。

否则也不会让他们籍贯混编,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形成新的势力。

比如这屠家。

他家人太多了,家主屠旺牛又是个能抗事的。

所以籍贯混编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们在一个驻地。

听浙东过来的人说,屠家霸道惯了,肯定自持人多有战斗力,欺负本驻地其他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第六驻地一共二百九十六人。

他们屠家就有四十六口,占了六分之一左右。

人实在太多了啊。

那六驻地长低声对刘大江刘差役道:“差爷,他们这么多人,我怎么管啊。”

刘大江笑:“该怎么管怎么管,纪都头跟李都头的人都在附近巡逻,我跟陈差役也在附近,有事找我们即可。”

那也不能什么事都找啊。

六驻地长头皮发麻,管这屠家真是个苦差事。

对于这种情况,屠旺牛颇有些自得。

他给了这刘大江银钱,肯定会多照顾他们一点的。

昨天还说要打他们板子,也是靠着银钱暂缓刑法。

这说明什么

说明银老爷有用!

银老爷金祖宗!

是最有用的!

刘差役看了眼屠旺牛,眼神不带什么感情,只对六驻地长道:“放心,一定会保护你们的安全。”

这些人确实是罪犯,以后开荒就是他们要受的惩罚,不代表其他人就可以对他们喊打喊杀。

差役们的态度,让流放众人终于松口气。

有活路就行,有活路就有将来。

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这个方面来看,他们还是挺积极的

刘差役看着他们,最后说了几句话。

这些话在其他驻地已经讲过了,这里也不例外。

犯人只能在自己驻地内活动,其他地方不得靠近。

不能打架生事,不能欺辱旁人等等。

总之规矩甚严。

在这里,基本是劳动的露天监狱。

但最后几条,却让他们有了些希望。

大概意思就是,好好做事,朝廷都给他们记下来,谁做得多,谁做得好,就会有机会被赦免。

这里的赦免,自然不指赦免刑法,而是允许他们恢复平民的身份。

可不要小看平民身份。

倘若有了正常的户籍,那他们就是良民了,可以置地买宅,可以让孩子们读书。

这些都是犯人们不敢想的。

方才说让他们不要离开驻地,也是为他们好。

此地可是军民府,倘若被发现没有户籍的人随意乱跑,差役跟士兵可以额格杀勿论,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这就是户籍的重要性,也是平民身份的重要性。

不听话,就会死。

听话,说不定能恢复身份。

这对犯人来说,就是极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屠旺牛这种,想要东山再起的人,听到平民身份的时候,两眼放光。

他肯定可以的。

他家虽然有人命官司,但小儿子偿命,家产充公,罪责不算大。

这么看来,他家只要努力,肯定能得到赦免。

只听刘差役最后道:“以我们纪知州的面子,他递上去的赦免名单大概率会通过。”

“所以大家好好做事即可,别的不用想那么多。”

昌河州知州纪楚。

这个名字,罪犯们肯定耳熟能详。

至于纪楚的能力,以及跟皇上的关系,更是不用说。

有人下意识接了句话:“纪大人还有几年任期”

刘差役道:“大人是去年年中到的这里,差不多也快一年了。”

剩下的就自己猜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