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越当县令 > 第138章

第138章(1/2)

目录

漳兴四年,七月初。

皇上的文书正式下来。

虽说岐国变为岐州,还有许多礼仪流程需要走,到时候钮海等人估计还要去一趟京城。

再有礼部官员前来举行仪式。

但有这道圣旨在,岐国已经是岐州了,更是平临国的一部分。

甚至平临国的界碑都已经运到,只等岐州第一位知州纪楚前去封土。

有了新的界碑,意味着国境线已经延长。

倘若有敌国踏入其中,便是跟平临国作对。

原本在昌河州休息的滇州府差役们,几乎围观了全程,要不是还有公务在身,他们恨不得再拖一段时间。

这种开疆扩土的大事,一辈子也赶不上几次啊,肯定要好好看看,回去也有谈资。

可惜,纪大人他们启程去岐州,他们这些人则要回老家了。

哎,这么大的热闹,真可惜啊。

看热闹果然是人们的天性

不过也是,这种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谁遇到不想多看几眼。

昌河州州城官员们还在发蒙。

怎么回事啊。

好好的昌河州官员,现在要调出来一拨人,直接去管岐州的事

这跟直接升迁有什么区别。

纪楚提前说道:“都是暂代职务,等到明年朝廷派人过来,才有正式的官职。”

意思就是,先代领,谁做得好,让杜忠杜通判满意,以及朝廷满意,才能任实际的职务。

等于说,给一个升迁考察期。

这种机会简直千载难逢,肯定轮不到平日偷懒的官员。

倒是之前冒着风雪,也要跟纪楚前去查看棉花的两个县令被额外调动,让他们跟着纪楚一起到岐州“开荒”。

前年那会,棉花的事还没着落,这两位县令一听说纪大人要去广宁卫看棉花,争抢着跟过去。

因此,去年学习种植棉花的名额也多给了他们一些。

今年两人都到任期了,眼看着明年要挪地方,纪大人再带他们去岐州,这不是提拔,还能是什么啊。

这两位县令别提多兴奋了。

岐州虽然远,但那是开荒啊,需要做的事极多,他们不怕事多,就怕有劲没地方用!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那是天大的好事。

没被选到的官员则扼腕叹息。

让他们之前躲懒,现在好了吧

当然,也有勤勤恳恳做事,却没被带走的。

这一部分则因为昌河州离不开他们。

比如李师爷,以及州衙门各司主事。

纪楚带走的,基本是

各司主事欲言又止,把他们得力手下都给挖走了,他们怎么办啊

不过纪大人开口,没人不听的。

七月初五,纪楚告别家人,又跟李师爷交代事情,带着随从,官员等人前往岐州。

他走得很是低调,现在过去就是收拾烂摊子,没必要大张旗鼓。

路过广宁卫时,又把李纹,纪振,还有邓将军挑出来的几位精壮将士,以及两队士兵。

这算是文武官员都有了。

文官共计十二人,武官九人。

其余书吏差役士兵则有三十七位。

如此的班底放在其他州,人数肯定不多。

但在仅有二十六万人的岐州,已经算不错的了。

再加上本地官员,一定能治理好岐州。

纪楚跟岐州打过不少交道,还是头一次过来,看着岐州低矮的房屋,荒废的土地,还有眼神怯懦的百姓,实在让人心里不忍。

跟着纪楚身边的石天一石县令道:“大人不必忧心,咱们很快就能把这里建设起来的。”

另一位县令卞恺也道:“是啊大人,我们可是信心十足。”

而钮海则带着众人州城门前等着,别看他今年只有十七,但心里稳得住,他爹话不多,却也是靠谱的。

只是他们到底离开岐国多年,物是人非,很多东西本就无力去管,如今更是如此。

这也是钮海父子两人,确定要把岐国变为岐州的原因。

钮海再次看到纪大人,心里简直无比敬佩。

无数人都说他只有十七岁,可心思拿得准,做事很有谋略。

但钮海却明白,不管是那些计策,还是带过来的金银,以及跟着的士兵谋士,都是纪大人带来的。

每一步都告诉他了,甚至各方反应都在他预料之中。

这也是他能顺利掌握局面的原因。

可接下来要如何做,他是真的不知道啊。

李纹纪振两兄弟对这个小孩倒是好奇,主动道:“做得不错。”

被夸了!

还是被纪大人的侄子夸了。

钮海自然知道他们两个的身份,更知道他们自己跑过来参军的勇气,心里难免佩服。

有两人缓和气氛,再有纪大人在旁边点头,钮海本就是心思沉稳的少年人,现在彻底不紧张了。

众人一路来到州城中央的官署里,这里面已经打扫干净,会作为临时的州衙门,以后再慢慢布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