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能收多少算多少(2/2)
菜价涨了。
对有菜的菜农就是喜讯。
但大部分人都还云里雾里。
直到陈家志打开了收音机,听起了新闻,众人才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昨夜的大暴雨让广清高速以及部分国道损毁。
北江沿岸的清远、佛山、都等蔬菜主产区大面积被淹
听完后,众菜农又纷纷感到庆幸。
只有陈家志略微有些遗憾。
多好的机会。
如果他手中有一个大型蔬菜基地,只这一次就能大发一笔。
但现在也还不错。
他默默告诉自己,要一步步来。
吃了饭后,陈家志去了菜田里,地里还很泥泞,不过菜的状态还很好。
才移栽的豇豆苗在遮阳网的保护下也没受损。
畦面也都没有被淹的痕迹。
昨晚的雨真就大部分都下在其它地区了,老天爷眷顾了他们一次。
但其实很多人没享受到老天爷的眷顾。
5.25的大暴雨直接就将前期大部分的露天幼苗给摧毁了。
地又被淹,导致播种又延后,像陈家志,衔接5.24播种的,就直接变成了5.30。
现在采收5.30差点意思。
所以端午节过后,即使有外地菜补充,但菜价依然能维持在2元以上。
有些施足了基肥和追肥到位的,也可以提前采收,就是产量不行。
下一批也不一定还有。
不过陈家志除外。
5.23两批菜心,5.24一批菜心,5.30还有1批,另外在5号地5.31播种了0.25亩
紧接着的6月播种节奏更好。
足以让他一直有菜。
易定干三人在暴雨时,也有小拱棚保住了一批幼苗,所以也有菜卖。
二姐说多亏了他,也是因为这个。
有菜又有价,
要赚一笔钱了。
确认菜田没问题后,陈家志又去找地下三家工人安排工作。
下了雨整不了地。
只能早上间苗拔草,
下午同样
虽然没有太阳,但温度高,再加之一筐菜装得多,蔬菜更容易发热。
所以收菜依然不敢早了。
没有冷库,未来一段时间摸黑收菜都将是常态。
…
阴雨绵绵。
气候难得凉爽。
干活也畅快了不少。
尤其是对敖德海等人来说,地里的三批菜都有了蕾,收菜的手早已饥渴难耐。
陈家志也放开了速度压制。
“除了精品菜心260斤,普通菜心能收多少算多少,苋菜也是,收多少算多少。”
傍晚临近,但六名菜工都激情满满,一个个的都充满了动力。
敖德海四人依然负责菜心,戚永锋和黄娟则负责苋菜。
两帮人马一收菜,手上动作就没停过。
丝瓜地里,
枯萎的藤蔓更多了。
李秀剪下一根品相还不错的丝瓜放进塑料筐里后,说:“家志,这丝瓜不多了,还有没有办法挽救呢”
陈家志说:“有点难了,我准备拔苗了。”
“拔苗!”李秀提高了声音。
陈家志:“主要是挽救了能产生的价值也不大,得不偿失,不过也并不是全部拔,我打算挑一些留种。”
“哦。”
看上去有点不乐意。
陈家志说:“要不你来留种,刚好你也快生了,说不定手气旺,留的种子都更好一些,也简单,选瓜形端正、无病虫的果实就行了,苦瓜也一样,再做个留种记号”
李秀又剪下一根丝瓜,摇了摇头:“还是你来吧。”
“咋了”
“留种不该都是你们男人的任务吗为什么要交给我来”
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陈家志一口老血差点没憋住。
“秀啊,你变了,你思想不健康”
李秀脸红了,急忙辩解道:“还不是你,天天和易哥他们瞎聊,害得我也”
陈家志:“其实留种是两个人的事,只有男人也留不了种。”
李秀:“……”
“秀,你想不想那个”
“那个是哪个”
“呸大白天的,你在想什么呢!”
她往四周看了看,还好没人:“你一天天的还不够累啊。”
“今天没怎么干重活,下雨也没重活,所以不累。”陈家志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李秀头快摇成了拨浪鼓:“那也不行,只能憋着,等娃生了就好了。”
陈家志心里那个苦啊,比熟透了的苦瓜都还苦。
五十多岁的心里年龄,但却是二十二岁的身体。
只能再把精力发泄在菜田里,好在收获对得起他的付出。
凌晨,
当陈家志浅睡了一觉起床时,敖德海等人可能才结束收菜一会儿。
“老板,今天就只能收这么多了,再多,你这车也装不下。”
看着一地的菜,
原本还有点迷糊的陈家志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