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五零街溜子(03) 求订阅(2/2)
也不知道她来干嘛的。
文川下来,简单的与杨云霄的母亲打招呼,然后听到文母说,“我在你大哥家里给你留了早饭,你过去吃,吃完了过来。”
“好。”
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但滨江的夏天也不会太热。
文川对着杨云霄的妈妈笑笑,“婶子,多坐会儿,我去隔壁大哥家里吃饭再过来。”
杨云霄的妈妈是来做媒的,是想娘家的侄女能巴上文川,那态度自然极其亲切和气,“去吧,小五不用急,慢慢吃,我也没有啥事。”
“好。”
文川悠悠闲闲的过去大哥家里吃早饭,进到大哥家里,就看到大哥大嫂正在说笑,看到文川进来,文青山立马一本正经。
“早饭在厨房里温着。”
文川也不嗯一声。
直接去了厨房,显然叶美玉也知道文川的德行,也不见怪。
厨房里温了七八个大肉包,一碗皮蛋瘦肉粥。
端着包子与粥出来吃,边与大哥说话,“大哥,那杨云霄他妈去我家不会是闲聊吧?”
这个文青山还真知道,“你不记得了,杨云霄妈妈娘家有几个侄女,就有一个与年龄差不多,你初一那年还来杨云霄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哦,那是来做媒的?”
“嗯,我早上出去的时候,看到杨云霄带着他表妹从外面回来的,我想应该是。”
“可真是,那杨云霄最近有啥消息?”文川撇撇嘴。
“机械厂,能有什么消息?”
杨云霄去年就高中毕业,年底就进了机械厂,也没有学啥技术,进去自然从普通岗位做起。
“也是,刚进厂还发挥不了什么聪明才智。”
文川也就是好奇问一问,他不会故意刻意的去盯着杨云霄的生活与工作。
吃完早饭,文川与大哥大嫂一起过去。
来到这边时,二姐三姐两家与四姐都过来了。
这可真是,齐齐整整。
屋内说的正热闹,那杨云霄带着弟弟妹妹表妹都在。
“小五。”杨云霄笑着主动找文川打招呼。
“杨云霄,咱俩家住对面,也有好久没有见面了吧?”
杨云霄点头,“嗯,是有好久没有见面了?不过,这主要是你太忙,如今是大厂的食堂主任,忙的不可开交。”
“嗨,我就是瞎忙,我那摊事,主要是与我之前开店的路数差不多,只是一个量大些,一个量小些而已。”
文川谦虚的说道。
面上的谦虚还是要的。
如今依然性情高傲的杨云霄,压下内心想要喷涌而出的高傲,面上依然云淡风轻的恭维,好似那不是恭维,“小五,你变化可真大,如今都会说官话了。”
“呵呵。”依然的阴阳怪气,文川才不会热脸贴冷屁股,不说话了。
至少不想与杨云霄说话了。
扭头看向外甥女晓兰,对着外甥女招手,正准备说带小姑娘去逛商场。忽然三姐夫黄德明说,“小五,厂里是不是打算给咱们厂职工一个购买电动车的机会?”
一下子屋内都安静了下来,都望着文川。
这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
文川点点头,“是,但目前还在商议,是港城的那两位提议的。三轮车,摩托车,小轿车都可以买,双职工家庭也好,单职工家庭也好,都能买。
我打算买一辆三轮车,买一辆摩托车,厂里愿意帮忙加盖车上的棚子,下雨下雪,都不怕。
大哥大嫂,二姐二姐夫,三姐三姐夫你们都是双职工,就买一辆摩托车就可以了,家里需要三轮车拉货,就来我家来就是了。”
文川还算稳得住,没有说要买汽车轿车。
他买得起,但不想张扬。
文四姐:“哼,我也要买。”
她还是单身,但也有钱。
看着如今越发傲娇的四姐,文川也是无奈,“行,你买,你买。”
这个四姐,依然是扶弟魔,但性子却有了很大的变化。没结婚的她,一个人住不方便有闲言碎语,文母便跟着她暂住。
如今二姐夫也托文川的福,进了红星厂。
也是红星厂的职工。
那三家都点头,有机会,自然要抓住机会。
“我打算在家里安装一根充电桩,你们最好也安装一根充电桩,别拉排插在家里充电,那个充电不安全,别为了省小钱花大钱,起了电火,烧了家,那可不是装充电桩的那点小钱能盖好房子的。”
原本不打算安装充电桩的文大嫂,一听可能烧家,下意识的擡头看了看文川家的楼梯。
自己脑补那火,一个激灵,立马表态,“我们也装充电桩。”
既然媳妇儿都表示要装,文青山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文二姐摇头,“我不装,就在你们装了的人家里充电,给你们电费就是。”
“别搞那些,别有这种经济往来,小钱闹大别扭,自己装一个,别啰嗦。”
如今的文川俨然是文家的话事人。
他说话还是有人听的。
被他这么一说,想节约的文二姐,只能说,“行,装。”
说完见文川没有意见了,才笑。
她现在越发的怵小五这个弟弟,但也更疼小五这个弟弟。
弟弟对她也好,对她的孩子更好,她也生了二胎,生了一个儿子:赵卫东。
一家人说着闲话,让杨云霄的妈妈有些尴尬。
只能赶紧的说正事,与文母说起自己的娘家侄女。
可惜,文母也不想文川就随便娶个姑娘回来。
听着杨母介绍了一番,立马婉转的说道,“也不是我不给大妹子你脸面,是我家小五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
可不是个好说话的,这找媳妇儿的事,他自己不点头,我可不敢给他答应。
如果你是给我家老四介绍对象,我还能帮忙说一两句,可小五的,我可不敢说话。
除非是他自己看上了,不然我们的话,他就跟没有听见似的。”
这就是推了杨云霄妈妈做媒的活。
也没有多看杨家的一群小孩子中多出来的那个十七八岁的姑娘。
杨母听完文母说的话,沉默了会儿,立即起身告辞了。
杨家其余的人也就跟着走了。
.......
“建家属小区?”秦厂长跟听天书一样看着文川。
“嗯,这不是那两位昨晚说的吗?我就是传达传达。”
这主意明明是文川出的,只是以傀儡工具人的嘴说出来而已。
现在是一九五八年的三月,天气好,正好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大搞建设。
这下秦厂长忽然来了精神,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文川,“那两位有没有说建多大,他们打算出多少钱?”
“那我哪知道?等他们醒来了,秦厂自己去问,我能提前知道一点小消息,提前给您通风那已经不错了。”
“那倒是,我等下去问问。哎呀,之前厂子建设前那两位拆迁附近的一些民房,建设的那几栋楼房,可真是不错。
多的一些房子,不是分给了厂里前期的一些员工吗?如今厂里有不少的员工还问呢,羡慕那几栋楼房。”
文川翻个白眼:这主意打的真好。
“秦厂,我还有一事想与您与厂里聊聊。”
已经一九五八年了,文川很急着,想着自己弄一个厂直属的农场。
秦厂长被建家属小区的好消息给炸的现在还头脑发懵,心情也正好,“小文,你说,有啥事儿?”
“秦厂,咱们厂人不少,每个月光买蔬菜,买肉,买鱼,可没有少花钱。昨晚我听那两位说起他们有技术,有材料,可以帮我们搞反季节蔬菜大棚。
他们还能助我们建设一座厂里直属的农场,我想要不要干脆借助那两位的技术与材料,咱们厂自己建设一个农场。
也不需要多大,就足够咱们厂自己的吃嚼就成,也省的为了那些计划外的物资天天求爷爷告奶奶。咱们厂后面那片全是树林,我建议您可以找上面要过来,给咱们做个农场。
搞个养猪场,搞一些那两位说的什么蔬菜大棚,种些t粮食,挖个鱼塘...”
“什么是反季节蔬菜大棚?”秦厂长其实已经理解字面意思,但具体的是如何搞的,他还不知道。
“就是利用大棚在冬天也能种植出来夏天的蔬菜,让冬季的餐桌上多一些青菜蔬菜。”
沉吟了会儿,秦厂长摩挲了几下下巴,“等下去见那两位,聊完见家属区的事,你再说说农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