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不需要洗白[快穿] > 第49章 七零痞子(07) 求订阅

第49章 七零痞子(07) 求订阅(2/2)

目录

含羞带怯的文海燕一眼就相中了皮相好看,个子高高的沈致远。

两人在后院的小菜园里面晃悠了半个小时,回到前头,屋内的长辈们看见两人的模样,就知道成了。

沈家父母尤其高兴。

当众问了两人的意思后,得到了双方肯定的答复,沈家父母更是说起了结婚的事。

不知道怎么就说起了房子的事。

程母忽然插嘴,“没房子,事也不大,你们沈家只要肯花钱,我们这条街中间的岔路口的那个转角,不是有两套废弃的院子吗?

街道办一直有想卖出去,毕竟街道办拿不出来钱盖,就一直废弃在那里。

谁买下,那就是私房。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一开始没钱可以少盖几间,以后有钱了,慢慢的盖。”

这地方,文川知道,可剧情中,这地方,这时候没有放出来卖的消息。

他赶紧问,“伯母,那地方真的能卖?”

程母也是个包打听,但她不传是非,即便听到了大八卦,忍不住的想说,也不夸大其词。

“那是,街道办的主任亲口说的。”

“可咱们没有传出来消息?”

“嗨,以前有传过一段时间,可没有人买啊,那房子是四五年盖的,四九年的时候就被烧毁了。

那原本是两亲兄弟的宅子,房子烧了以后,他们两家有人烧死在那地方。

一些有钱人嫌弃那地方晦气,没钱的只能干看着。可要我说啊,咱们南江市的哪家宅子

我家是没有那钱,有钱的话,我肯定买下来。”

文川记得那块地方,是到了八几年才卖出去的。

他记在了心里。

这话暂时到此为止了。

文海燕与沈致远,两人在双方父母亲人的见证下,谈起了恋爱。

第二天,文川就去了居委会问那两套寨子的事。

居委会的主任,一听,乐了,“哟,我这是灯下黑,还真忘记了你这位有钱人,那两套宅院卖.....”

那速度,绝对是华国基建的速度,速战速决。

当天就办完了落户的手续,一套是自家的,一套是三妹的,至于文海芸,文川没有打算给她买宅子,美的她。

但也要做好准备,万一那个蠢货找老头子闹,那自己也必须要出宅基地,

毕竟文川的原主的小女儿,除了周志文一家的照顾,还有出嫁的文海燕照顾,她确实是把娘家唯一的亲侄女放在心尖上的。

当然她出嫁后,家里条件一般,能给的物资上的帮衬很少,但跑腿的卖力的活,大半是文海燕在办。

给这个妹妹买宅基地,盖宅子,他还是乐意的。

只是宅基地他可以送,至于盖宅子的钱他可以垫,但妹妹要还。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比所有人都深有体会。

盖好房子后,他还可以出装修的材料,人工,置办家具。

但盖房子的钱,必须让老三还。

文川买了两套废弃的宅院的消息,很快的让沈家知道了。

沈老二羡慕的与沈老三说,“老三,你可真是命好,找了个抱金砖的堂客,以后你发财了可不能忘记二哥啊?”

沈致远无语了,“发什么财,就是个宅基地,虽然帮忙盖房子,但那钱我们是要还的。”

嘴里是这么说,可沈致远知道,自己与海燕占了大便宜,未来的大舅哥可是说了,房子盖好后,装修与家具他包了,但这话不能对外说。

他明白,大舅哥是不想太露富。

“那也占便宜啊,老三你命可真好。”

沈老二羡慕,却没有看到妻子那漆黑的脸。因为沈老二的妻子结婚的时候,她娘家跟个吸血鬼似的,要了彩礼,但一分钱的陪嫁都没有。

自己还没有工作,结婚这些年。整天就在家里与大嫂一样,做家务,还是做家务。

可老三的妻子,可是烟厂的职工,一个农村来的乡巴佬,居然比自己这个城里长大的人还过的好,这可真是,去哪里说理去。

一下子就把自己与大嫂给比下去了。

原本还指望老三两口子住在家里,给家里交伙食费,还能跟着老三沾光,能经常吃肉,谁知道那杀千刀的文川,居然给老三的未来堂客给买了宅基地,居然要给她盖房子。

虽然以后盖房的钱要还,可那是房子,换作是她也乐意要,也乐意还。

可真是走了狗屎运,遇到这么一个能干的哥哥。

当然这点小心思也不代表她多坏,是个人都有自家的小心思,只要这小心思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害人,那就没啥。

宅基地的工地上,两套宅院同时开工。

工地的总负责人:严师傅,看着文川的图纸,“文同志,你这规划设计不错啊。”

文川谦虚的说,“还行吧,我的意思是建成跟那些楼房一样的几室几厅带卫浴的布局。

就别搞那正房,东西厢房的布局,这样便于打扫卫生,便于管理。”

“是,这样的布局不错。只是你这前后走廊确定要搞这么宽,左右的房檐也要弄宽?”t

“要的,您是这方面的专家,知道咱们南江以前的传统老宅院大多数是南方独有的木房子建造方法。

本来战乱前大多数本地的一些镇上的传统街道,家家户户都是有房子有多宽,就有多宽的风雨连廊,风雨连廊的进深也是有五米以上的深。

家家户户屋子相连,便形成独有的风雨连廊组成的街道。但战火一起,一点点火星子就能点燃一条街,慢慢的烧过一遍的木房子老街都变成了青砖瓦房的老街。

便是我西泉村,我也知道,一百多年前也是那种老街,只是也是一场大火过后,慢慢的劝改成了类似北方的四合院那样的三合院。

有的人家进深足够深的,就变成了四合院,只是前面的倒座房变成了也是坐北朝南的门面房。

成立公社后也拆的差不多了,那老房子屋后也是有不窄的屋檐的,我现在只是把前后的屋檐(走廊)加宽了一些。

东西两侧的房檐稍微伸长一点点,主要是考虑到以后东西两侧也要开窗户,屋檐长点,也省的下雨的时候稍稍一点小雨都能飘雨水进窗户。”

“成,反正你家四周的墙体都是加厚的,也不怕支撑不起,只是你说的,前面的屋檐顶上用玻璃,

那么大的玻璃,可不好弄?”

“那没事,我与玻璃厂有往来,用猪肉换大块玻璃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

盖房子很快,地基做的深,做的稳,上面盖楼房都可以。一转眼,外面的整体毛胚全做好了,文川没有及时的装修,而是打算等来年开春后再做。

正房+东西厢房的房子加起来建筑面积是一百八十平,他做成了五室室两厅两卫一厨。

没有公摊,所以五个房间都挺大的。

前院铺上了青石板,栽种了果树与葡萄,后院做成了菜园。

前院大门做成了北方的那种小倒座房,只是院门还是本地的那种,开在正中间,两侧是房子,可以装杂物,以后等八十年代以后,还可以在前面开门脸,做门面。

这是提前就设计好的。

文川弄的玻璃阳光房,还擡高了地基,底下也做了防潮处理。

还请木匠师傅做了他自己设计的人字高梯,专门用来检查屋顶的瓦片,与阳光房顶上定期清扫玻璃的。

他的玻璃可都是来自时空商城的特制玻璃,可不是外面的,玻璃窗户,与阳光房的玻璃,全是他自己安装,没有让瓦匠师傅们装。

“小文,你这房子盖的好啊,那你以后是打算自己搬过来住?”

“嗯,这边的新房子,比那边的老房子住的要舒服些,以后肯定是要住过来的。”

新房在盖的时候,文川就这么打算的。

周围的邻居来看热闹的,羡慕的不要不要的,但也没有说文川多吃多占,房子多。

都在想,那套旧房子只怕是留给他那没有谈对象的小妹的。

只是人家还没有谈对象,只怕暂时不会过户到她名下。

马上又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