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六零假神棍(03) 求作者收藏(2/2)
带带走了文川家里自己晒制的野生干蘑菇,以及一些干木耳。
还是文向前骑车送祖孙俩回城的。
一路上黄奶奶很是感谢。
夜晚,文家开会。
能听懂人话,能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全参加了,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家里的能修炼的,都跟着修炼。
这种吐纳的法诀,其实对天赋没有修仙的那种要求那么高,但也需要一丢丢的天赋。
这所谓的一丢丢的天赋,并不是需要什么灵根,其实说白了,人人都可以修炼,需要的那一丢丢的天赋,有运气,也有是否能静下心来,若是静不下心来潜心修炼,但也是无法真的修炼的。
每一份传给他们的法诀,都下了禁咒,没有经过文川的允许,他们默不出来,说不出来。
黄奶奶回城后,整个人都松快了起来。
她的变化,周围还是有人发现了,但老太太家里别看就祖孙俩,可老太太故去的丈夫,儿子儿媳,生前都是军人,都是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牺牲的。
在这座城市,有老爷子生前的下属,也有老爷子曾经的还活的好好的在省城军区的战友,以及老太太儿子儿媳曾经的战友,如今他们的位置都不低。
便是发现一些老太太忽然变年轻了,也没有人敢逼问什么。
但黄家周围一些家里条件好的,甚至有些住户家里的亲戚混得不错的,慢慢的都开始出现在老太太的周围,开始打听。
这天,老太太家里迎来了几位熟人,“老嫂子,最近可好?”
这几人也是无奈,他们可是祖孙俩家里的熟客,不说月月来,那怎么得也得一年见几次的那种,有的还在部队的,也时常派儿孙,或者勤务兵给老太太送点什么来。
没有在部队的,转业到了地方上的,也时常派家里儿孙,或者身边的司机给老太太送点什么来。
黄奶奶叹息,“进屋说吧。”
几人进到屋内坐下,周日不上课,少年出去玩去了。
家里就黄奶奶一人,给几人倒茶。
“你们说说吧,都听说了些什么?”
几人有些尴尬,其中一位与老太太关系最好的老爷子,“嫂子,别担心,我们不是逼问什么来的。只是最近关于嫂子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的事,传的好些人都知道了。
如今越传越邪乎,我们便想着利用今天的时间来看看嫂子,也想震慑震慑有些不安好心的人。”
老太太想起她从文家离开之前文川的交代,忍不住的叹息,还真让老哥哥说中了,脑海中无论怎么头脑风暴,但面上不显,“既然你们来了,我也不瞒着你们,只是我有一个请求?”
几人对视一眼,特别是领头的那位,磕巴都没有打一个,“嫂子,您说。”
“唉。”重重的叹息一声的老太太,“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从结婚前就认识一位有本事的道士,后来道士故去后,我也一直跟那位老道士的俗家侄子来往。
即便这些年不允许封建迷信活动,可我也与他们家没有断了往来。那位除了会些他小叔叔,也就是那位老道士传下来的道家本事,还会些功夫,也会医术。
这些年,便是不能弄别的了,可他会医,我也每年都要只要去一趟他家。
有些时候,身体不好,甚至还多去几趟。但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四这一天,只要不是狂风下雨下雪,我都会去。
半个月前,二十四那天,只有大风,我与孙子一起去了双溪大队。
老哥哥见到我,高兴的很,原来这些年,他一直因为他叔叔传下来的一些东西没有办法彻底领悟,或者空有药方,却没有药方上记载的药材而煎熬,我的病他一直都知道该怎么治,可奈何没有药材。
只能一年又一年的骗我吃一些固本培元的药,他也是没有法子,希望这些固本培元的药能帮我养好身体,多延缓几年,多活几年。
但暗地里一直有悄悄的满山的找老道士叔叔传给他的药方上的药,也许是运气不错,他在下半年进山的时候,误闯入进山,一处貌似去过又貌似没有去过的地域,误打误撞的找到药方上需要的药。
采了药后,小心翼翼的炮制药材,好不容易才制出来我需要的药......”
故事讲完,周围的人都懵了。
其中一人很激动,别怪他激动,他的小儿子最近出任务受伤严重,已经性命垂危。
就需要文川这样的世外高人,出手。
“一颗药丸子,能治好嫂子的病症还能有药力滋养身体,让人年轻?”
“那是,老哥哥说,这可是已经达到了灵药级别的药,里面蕴含着不少的灵气,除了祛除身体的病灶,多余的灵气就能滋养身体。
看似我年轻了不少,可老哥哥说,其实没有年轻,我这个年纪的人,如果从小到大能保养的好,如今就该是这模样。
他说其实大部分人,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只是因为生活与社会分工不同,有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只是大个五岁,八岁的,而有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个十几,二十岁,甚至三十岁。
我如今的模样也只是符合现在的实际年龄而已,并没有外面的那些人传的那么邪乎。”
几人听着,也点头,确实,这话有道理。
“那药丸子能不能治别的病?”那位儿子受重伤的老爷子,焦急的问道。
“能吧,老哥哥说,那个叫道家的小回春丹,虽然是低阶版本的回春丹,但咱们普通人身上的那些病症,还是能治的。”
这几人的注意力总算被拉回来了,“道家的低阶版本?真有灵气?t”
之后围绕这个话题,老太太解释了一圈,可真是让她口干舌燥,她脑子里那点那天听来的一番关于道家玄术,关于灵气的各种解释,她今天绞尽脑汁的全部搜刮出来,说给这几人听了。
几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也看到了真实的变年轻的老嫂子,放心多了。
第二天
文川家里,来了几人。
又有吉普车,与一辆大卡车,大卡车上面还有担架与病人。
黄奶奶也来了。
没法子,她不想来的,但想想之前老哥哥的话,还是来了。
看到文川,黄奶奶高兴的打招呼,拉着文川走到角落说起来来的人的身份。其实来的人中的那位急着治好小儿子伤的老爷子:安怀,早就认识文川,上次捐献迷药方子时,安怀就是军方代表之一。
看到文川,安老爷子无比的热情。从黄奶奶带着文川给彼此介绍时,安老爷子就热情的一个劲的夸文川有思想有觉悟,还有各种脑海中能搜索出来的溢美之词。
他自己不尴尬,文川都尴尬,都快尬死了。
“里面请。”
正房有五间+两侧各一间厨房与杂物房,左边的两间东房,靠近厨房的那间是文川如今夫妻俩的房间,靠近堂屋的一间,是药房+诊室。
西边的两间房是大儿子一家的,其实不只是两间,还有一间杂物房,里面的杂物都堆放在后面的柴火房+粮食房。
正房的杂物房,如今是大房的孩子在住。
带着病人来到诊室,里面有文川如今的便宜妻子陈大妹的收拾,里面干净整洁,三十平方的房子,除了靠堂屋的一面墙整面墙的都靠的满满的药柜,还有靠里面墙窗户的两张病床,以及一张隔壁方面的一面墙摆放看病的书桌与医生与病人各自坐的椅子,还有靠前面的窗户摆放的一把能坐三个人的长长的木椅子。
“你们先坐会儿,我让孩子们给诊室弄点木炭,生个火盆。”
这间房,冬天很少生火盆,主要来的病人都是本村与隔壁村的乡亲们,就在堂屋的火塘变看就成了。
冬天,大家没有那么讲究。
什么地方暖和,就坐在哪儿看病。
“不用不用。”安怀赶紧说不用,可文川哪里会听,文川走到外面吩咐儿子生火盆,生两个火盆。
这是他早就在入冬前,就在时空商城买好一千斤无烟木炭,经烧,找了傀儡送货到家。
这木炭,无烟,经烧,还火力足,两个火盆,一个放在最外面的窄病床边,一个放在外面长椅边。
文川查看了病人的伤势,坐过来,文川对着安怀说,“这不严重,可以治。”
安怀与他的小儿子:安森,都很是激动,“能治,能全好吧,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吧?”
这话问的文川不爽的眉头一挑,语气都带着一些不爽,“什么意思,这点小伤,我出手还能留下后遗症?看不起谁呢?”
这么狂妄的话,让安怀带来的两位医生:知名的中医,知名的西医外科医生,都无语了,白眼都快翻上了天。
即便心中也有诸多的不忿,但为了不影响文川治疗安森,他们只能一直闭麦,不说话。
怕惹急了文川,不给治了。文川治不治得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自己不能影响他给安森治疗。
这两人是部队的军医,虽然有些傲气在身,但什么重,什么轻,还是能分的清楚的。
安怀与安森父子被文川的话给惊的,都差点跳起来了。
“真能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安森现在的伤势其实治好了一些,不然也不能从医院出来。
“那现在我们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