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女神的舔狗(02) 求订阅(1/2)
第64章女神的舔狗(02)求订阅
过去后,文川先勇于承认以往的为色昏聩,脑子进水的错误。
然后说自己醒悟过来了。
一顿叭叭,文三叔勉强才算满意,但还是告诫他,“喜欢长得漂亮的女孩子没有关系,但不能因为漂亮,让自己失去理智....”
文三叔也是京大毕业的,当年毕业后,直接走招聘进了大型央企,如今也是里面的中层干部。
家里条件自然不错,不然当初才工作几年,就能换房啊。
如今他在他们单位那边还有单位分的房子,所谓分,也不过是,优惠价格买下来的单位建的小区的房子。
好在这里就是为了两口子上班方面,离单位近买下来的。这些年,文三叔一直没有搬家住过去,一直住在这里。
单位的房子装好了,一直出租给单位后面进的一些单身的年轻人。
几个人合租一套。
楼上的房子也是出租给陪读的高三家长,这里不只是离文三叔的单位近,附近还有重点小学,重点初高中。
这也是文三叔不搬走的原因。
住进新房前,文三婶就在新房子交付前生下了女儿:文婷,如今也十几岁了。
小姑娘文婷也在家,听着哥哥被教训,她一个小人精,嘎嘎乐。
文川早就看到了,但装作没有看到,让小姑娘乐。
“三叔,我知道的,以后不会这样了。”
文三叔叭叭的说了很久,他实在是不想自己的侄子再上热搜。
“知道就好,对了,你家的那两间店铺,如今的租户不打算租了,这个月做完就到期了。”
“那就不放租出去了,我打算从公司辞职,自己用店铺做点小生意。”
这下,文三叔又急了,“你上班上的好好的,为啥要辞职啊?你小子别想一出是一出,还有你会做什么生意?”
“做饭,三叔,我爸就是个厨子,虽然后来没有继续做厨子,可那一手做饭的手艺,我是学了十成十,我爸生前还说我的手艺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话,文三叔可不信,“你胡说什么,你初中就来了京城读书,这些年也就是寒暑假才回去,你还学了一手好厨艺?”
“嗯哼,不得不说,这就是家族遗传基因,咱们家是大厨,传承了有七八代了吧?
可不能在我这里断了代?”
“就你,骗鬼呢?”
“三叔要不要试试?”
文三叔笑了,也不在意真假,“好,我试试你的手艺,看你有没有吹牛?”
“行,让三叔见识见识。”
他这是临时起意,之前没有想起店铺到期,租客不续租的事。
现在想想,开一间有个性的小饭馆,也许是个能让三叔不叨叨自己的好想法。
至于大厨,肯定是另有其人,他最多做个偶尔的客串大厨。
出去买菜,等回来后,文川直奔厨房。
文三婶看着丈夫,问道,“真的让小川做饭?”
别看文三叔很是疼文川这个侄子,但有些时候,该管的时候,他不会因为疼他,就不会管。
他倒要看看这小子有没有一手好厨艺。
文三叔对大哥大嫂两口子一直有愧疚,大哥大嫂为什么在京城有门面却一直还留在老家做小生意,也不来京城开店,那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留在老家照顾老人。
那时候二老在,家里不能不留人照顾。文三叔在京城上班,那照顾老人的责任就全堆在了文父文母的身上。
文父后来身体不好,也有照顾多年重病的二老积劳成疾的原因,自己做着生意,又要照顾两个重病的二老。
身心疲累。
本来文父与文三叔兄弟两人感情就很好,后来又多了太多的愧疚,这也是为啥文三叔疼文川疼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顿晚饭,文川使出来浑身的解数,周围居住的人,都闻到了那浓郁馥郁的菜香味。
还别说文三叔一家三口,更是早就闻到味道,此时疯狂的吞咽口水。
文川是真的在菜市场买的食材,当然全是菜市场最好的食材。
他未来要开开小饭馆,自然要用市面上的食材。
一顿晚饭,吃的文三叔一家三口,肚子都溜圆,躺在沙发上好久,才站起来,在后面的花园一圈圈的散步。
“小川,你有这手艺,想做个私房菜馆也可以,但你那两间门面还是不合适。
不如租一套小院子重新装修一下,然后再开私房菜馆....”
“租小院,不好租,要不我买一套?”
这话吓到了文三叔,呛的口水都咳嗽出来了,“你你你,你有钱啊?四合院你买的起啊?”
白眼都翻了起来,看来文三叔是真的被自己大言不惭的侄子给气笑了。
“暂时买不起,不代表过段时间买不起,对了,那我家的那两间门面,就重新装修做成了奶茶咖啡店,还卖点甜点怎么样?”
这个提议,文三叔不反对,沉思了会儿,“只要你觉得自己有把握,那倒是没有问题。咱们附近的居民小区多,还有附近不远处也有不少的办公大楼,只要你的咖啡,甜点,奶茶味道好,不愁没有生意。”
“那我明天上班去就辞职,之后就开始忙活奶茶咖啡店。”
文三叔没有反对,t只是晚上在书房给自己的老同学打电话,那位老同学如今是文川所在公司的总经理。
让他给文川一个便利,当天辞职当天让文川走人。
他也知道网上发酵起来的视频,热搜话题,让文川不想在公司多待一个月。
能帮的就只有这么多。
第二天,文川去到公司上班,一上班刚进公司,就有不少的同事对着文川投来同情,怜悯的目光,鼓励文川,“小文,别伤心,外面多的是美女。”
文川尴尬的笑笑,“不伤心,我先去找下总监。”
坐在文川隔壁的男同事,低声的问,“你犯啥事了?”
一来就去找总监,这明显不对啊。
“没事,我辞职,家里的门面到期了,我收回来打算自己开店。”
这话一出,让隔壁的男同事酸的不行,“你家不是南省的吗?怎么是京城本地的,我听你说话,京城口音不重啊,我还以为你是大学时期学的不太正宗的本地口音。”
放好东西,打算去找总监的文川,只能简单的解释了一番,“我老家是南省的,不过我爸妈早年来带着还小的我来刚结婚的三叔家玩,便遇上了三叔打算换房子,说结了婚,以后要生孩子,打算换房子。
他那房子是单位的老房子,一室一厅的,有了孩子住不下。正好知道我爸妈手上有笔想在农村盖楼房的钱,便说服我爸在京城买了一套房一间小门面。
那时候小区房子都还没有盖好,我爸妈与三叔他们选好就买了下来,正巧又赶上买房子送蓝印户口的尾巴,我家一家三口的户口就这么落了下来。
几年后,蓝印户口顺利过度成了红本本的正式居民户口。我也算半个京城人吧?”
周围的一群外地同事,羡慕的酸水直冒。
其实不少的这些同事家里,如果当时有这个觉悟,知道这个买房送户口的消息的话,也能东拼拼西凑凑的买下来一套房。
即便拉些债在身上那也不用担心的,家里绝对能还得上。
可多数的外地人,即便有些钱,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还是你三叔有先见之明,就他的蝴蝶翅膀小小的一扇,你家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不能比。”
“确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