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28章 第 28 章 二合一(手工作坊、秋收……

第28章 第 28 章 二合一(手工作坊、秋收……(1/2)

目录

第28章第28章二合一(手工作坊、秋收……

(一)手工作坊//

“这次椅子制作,我们不能全部自己做,得找帮手来。”陶秋菊对着疑惑的家人们说道。

这是她之前接单的时候就想好的主意,毕竟她家就两个大人加几个半大的孩子,累死了都不可能十天完成三百把的制作,一天最多做四五把。

古代的手工业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直到明清的时候才逐渐出现工场手工业,昭示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她不打算一步跳到工场手工业时代,但想把如今家庭作坊的范围扩大。

初步计划把汤显祖、汤显宗、汤显德、汤显正四兄弟拉进来,根据之前的接触,这四家人都是靠谱的,大家一起完成这批订单,再一起分钱。

其中汤显祖家负责把竹子砍好搬回来,再把关节处打磨修理干净,按照一把给一文钱算,统共分给他家三百文。(搬回来打磨)

汤显宗家负责把修理干净的竹子切割成不同长度,也按照一把一文钱算,统共分给他家三百文。(切割长短)

汤显德家负责把不同长短的竹子,划开成需要的厚薄竹片,也按照一把一文钱算,统共分给他家三百文。(划开竹片)

汤显正家负责在特定的竹管中央钻孔,用于后面椅肚穿凿而过,因为需要钻的孔不是特别多,统共也就分给他家三百文。(钻孔)

“这不就是外包吗?把一些工序外包出去。”汤小米听完她妈介绍后恍然道。

“对头,我们家负责核心工艺,以及最后的组装,这两步都有一定技术难度,所以我们家挣大头,再分给其他四家人一些小头。”陶秋菊解释道。

这所谓的核心工艺就是将椅脚和椅肚连接处以高温火烤后拗弯成九十度,很考验精准度。

上面分工他是根据这段时间对四家人的了解而分的,与他们的特长相匹配,另外大家工作量都差不多。

被叫过来参加讨论的四个崽崽却听得懵里懵懂,只汤承财默默计算了一会儿后兴奋地问道,“那我们家可以得1200文,其余四家各家300文,爹爹娘亲,我算得对不对?”

这孩子对数字挺敏感的,算术汤小米只教过几次,他日常的一些计算就能算得七七八八了。

陶秋菊连连点头,“对了!阿财你太厉害了!”

一边的汤大强也是一脸赞赏的表情。

汤承武和汤显文连忙也去算,奈何他们掰完了手指也算不出来,只得作罢。

只能说崽各有长,不能强求。

“那我们家得到的钱不是少了?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做?”汤承武直觉地疑惑道。

“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我们不想让别人等太久,但是自己家又做不完,所以就要花钱请别人一起来。”陶秋菊认真地给几个孩子解释道,“这样分工包出去,相比请他们过来,大家积极性更高,谁家先做完就可以先休息。”

可除了汤小米,其他几个孩子都似懂非懂的样子,只稍微留下了点印象,具体考虑还想不明白,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对自家即将能挣1200文而高兴。

哪怕爹娘接下来还要他们干活,都没有一丝怨言。

如今他们已经被养得活泼了很多,却还是非常懂事,深知家里大人的不容易,日常家里的活都是尽全力去做,哪怕前段时间洗芋头洗到怀疑人生,也没有抱怨。

这么好的崽崽们,自然舍不得累坏他们。

汤大强只觉得老婆太厉害了,他觉得为难的事情,就这样被她轻松化解。

他是典型的技术人才,压根儿没往分包合作的方向去向。

方方面面她都考虑到了,自己并没有更多的补充,赶紧投去赞赏的目光。

汤小米对她妈的设想也是赞不绝口,“太好了,这样我们可以专心做一两个工序,不仅效率更高,也能做得更加精细!”

她心里长吁一口气,总怕她爸妈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硬是要全部自家人做。

要说她对人两口子算是很了解的,虽然日常看着平和,却最是不服输的,要不是这股劲头,汤大强也不能几十年不断精进手艺最终做到高级工程师,陶秋菊也不能几十年坚持早到晚退把公司当家。

来到古代之后,如果说汤小米是没有安全感,觉得恐慌,那这两口子则全是心里憋了一口气,只想着赶紧把日子过好,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

“幸好幸好!还知道外包,看来是知道不能把自己累坏的!”汤小米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

一家人就这样说定,两口子这才连忙出门去找四家人具体商议。

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太阳落山后很久这四家人才逐渐回家。

一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难以置信。

竟然能有在家里做活得现钱的机会?

一把竹椅子竟然还能这样五家人分工合作完成?!

真的是闻所未闻。

再三确认后,几家人才连连点头答应,一再保证会好好做活。

如今农村要见活钱可实在不容易,除了偶尔卖点农产品和外出镇上干活之外,其余大都没有现钱,能有这样在家做任务就能来钱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至于地里的活,找别的人转几天就能转过来。

一个简易的竹椅加工厂就这样撮合成了。

别说,效率杠杠的。

陶秋菊带头把信息充分拉齐之后,五队人马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每家都是老小齐上阵。

度过最开始的混乱阶段,整个加工厂就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了。

汤显祖四兄弟家相隔很近,互相配合起来很方便。

只见汤显祖把修理好的竹子搬到汤显宗家,汤显宗再把割好的竹节挑到汤显德家,汤显德再把分切好的竹节和竹片挑到汤显正家,汤显正打完孔后全部送去汤大强家。

最近连着好多天都万里无云,材料就堆在各家院子里也不会潮湿。

其中属汤小米家的院子里堆得最多。

汤大强却一点都没有乱忙,在混乱中保持着他自己知道的秩序,有条不紊地把特定的竹节烧好掰弯,然后按照规则组装好。

陶秋菊和几个孩子在处理芋头和草药之余,按要求给他递东西打打下手。

开始汤承武主要是递东西和t围观,到后面他跃跃欲试去上手尝试组装,汤大强手把手教了几回,他渐渐就能独自完成一把竹椅子的组装工作。

只要汤大强给烧好,他就能完整拼接好。

他力气大,拼得还格外紧实。

用力去晃都没有散开,得到了负责出厂质量检验的汤小米的充分肯定。

这组装,就像玩大型拼装玩具,他拼得可快乐了,让汤大强使用童工的罪恶感稍微减少了点。

不过整体而言,这竹椅子制作,可比洗芋头有意思多了,几家人虽然忙碌,但每家的院子里都弥漫着欢声笑语。

过路的人听到了,时不时要过来围观一番,脸上全是好奇和惊叹。

不知不觉中,才七天过去,五家人就把三百把椅子制作得七七八八了。

汤大强和汤显祖四兄弟先送了一百把晾晒好的去大湾村。

他们收到后很满意,直接把所有尾款都支付了。

在钱的刺激下,大人孩子们全都干劲十足。

最后两天冲刺之下,实现了九天之内三百把椅子全部完工。

汤显祖四兄弟欢喜地领回钱,嘴里接连说道。“大强老弟,下次有这样的活计可还得找我们家啊!我们现在做熟了,做起来保准又快又好!”

汤大强自然热情地答应下来。

陈氏几妯娌则聚在一起,主动帮陶秋菊收拾他们家的院子。

竹椅子制作完后,满院子全是碎竹屑,不少卡到了石头缝里,需要一点点捡出来,避免扎到爱在院子里玩耍的小承宝。

“陶弟妹,真看不出来你家大强还有这手艺!”张小花感叹道。

刚开始他们找上来的时候,她还不敢相信,一不敢相信他们家能接到这么大的订单,二不敢相信他们家会找自己家来帮忙,还给这么多钱。

三百文啊!如果去镇上做搬运,辛苦不说,日日不间断搬运两个月都挣不到这么多!更别说镇上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活。

现如今在家里,全家人互相帮把手,很轻松的活计,才十天不到就挣到了三百文,可真的是难以想象。

“是的啊!才知道你家大强老弟做出来的竹椅子,可真的是又结实又稳当,看起来还规整好看,难怪人家上湾的愿意花钱来买!”陈氏也连声赞叹道。

之前她见过他们家自己用的椅子,都不敢相信是汤大强自己做的,毕竟现如今手艺可是很难学到的。

现在经过这次,对他的手艺认知更加明显,如今哪怕知道所有工序,让他们自己做,也还是做不来的。

“这可不得学好多年?我听说人做木匠篾匠都要跟着师傅学好几年才能出师的!”汤显德的媳妇招娣好奇问道。

陶秋菊连连摆手,“他都是自己琢磨的,没有跟着人学,他这人天生手巧,自己瞎琢磨琢磨明白的!”说得很轻松的样子。

不过也确实是这样,汤大强把以前几把烂椅子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就琢磨明白了里面的窍门,加上他动手能力极强,对细节把握精准,试了几次之后做出来的就仿若工业品。

如果找师傅学的话,就这窍门估计人家都得藏私个好几年。

“哎哟!那可了不得!上次听说他还琢磨了一个什么网,套到十几只兔子!”张小花继续感叹道,汤欢欢回去就给她说了,开始她还不信,觉得人哪里能有那手艺,现在看来真的是人不可貌相。

“你们干活都细致认真,长短厚薄都没有跑偏,最后竹椅子能完整拼装在一起,离不开你们的努力。”陶秋菊客气道。

她对这次的合作也是颇为满意的,这四家人属实还不错,严格按要求办事且沟通顺畅,已经打败了她上辈子遇到的大部分合作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