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二合一(赶路、三队)……(1/2)
第48章第48章二合一(赶路、三队)……
(一)赶路//
天空被厚厚的灰云覆盖,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
两米多宽的官道上,三支汤氏的人混在一起,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长龙蜿蜒前行。
只见道路两边的树木失去了春夏秋季的生机,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摇曳,山林中没有鸟儿的歌唱和昆虫的鸣叫,只有寒风呼啸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冬天的严寒。
众人不由得吸了吸鼻子,跟紧前面打头的马车和驴车,缓缓向前走着。
这官道显然年久失修,不少地方都是烂泥和坑坑洼洼。
现如今地方政府对官道有定时修养保护官道的规定,这是官员政绩考核的一部分。
但显然王州牧忙着筹措征兵和征税等搜刮民脂民膏之事,顾不上治内官道修缮。
而上面朝廷忙着内斗,查不到这区区道路养护上来,从上至下任由它越淋越烂。犹如这千疮百孔却无人修缮的大梁一般。
此时汤氏众人走在上面就深一脚浅一脚,向睢宁县城赶去。
睢宁,取濉河安宁之意,位于徐州的东南角,是出徐州的必经之地。
和后面的汤显甲等人约好了,会在睢宁县城等他们赶上来,到时候汇合后再一起从睢宁出徐州,进入邳州界内。
只要出了徐州界内,脱离了彭城王氏家族的势力范围,应该就太平了。
而现在,总担心事情提早败露,生怕后面有追兵赶上,大家的脚步就一刻都不敢停歇。
睢宁县城距离彭城五十里,如果快马加鞭,两个时辰便能到。
但是如果步行的话,尤其是他们这种队伍,一刻不停都要足足要走两天。
因为人数众多,且老的老、小的小、伤的伤,哪怕有了可以承重的马车和驴车,速度如何都快不起来。
连着走了两个时辰,纵使汤小米都不由得苦着脸。
她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已经做足准备,锻炼得够可以了,可出了门才知道完全不够。
真正的逃荒,是对心理和生理、体力和耐力的多重考验。
大家紧紧抓住家人和朋友的手,互相扶持着前行,脸上虽然有坚韧,但也有忍不住露出来的疲惫。
特别是走了两个多时辰后,迎面碰上一座高耸的山峰。
据说这座山峰叫仙女峰,因为远看有仙女妖娆多姿的美感,由此得名。
此时众人却丝毫没有感受到仙女美感,只苦着脸发愁怎么翻过去。
如果要绕过去,则需要多走两天去这长长山脉的另一端,显然不太可选。
因此只得咬紧牙关,翻山吧!
尽管官道已经通过线路盘旋环绕,有效地减少了道路的坡度,使车辆能够更容易地爬坡。
但人走起来仍然是费力t更多,尤其是长时间的上坡行走,加重了众人腿部肌肉的负担,导致越发的疲劳和酸痛。
只感觉一个上坡接着一个上坡,仿佛没有尽头似的。
才爬到半山腰,大家不禁都累出一身汗,实在忍不住,纷纷站定驻足,想要喘息歇一下。
就在这时,一阵阵山风从山谷间吹来,开始还觉得凉快,到后面则是打了一个又一个寒战。
队伍中间的陶秋菊的心不由得悬了起来,实在是寒冬腊月出门在外,最怕受凉后感冒发烧。
尤其当身体出汗时,毛孔会打开,如果此时吹风,会让身体感到寒冷,从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更容易引发感冒发烧等疾病。
因此她赶紧站出来让大家再坚持坚持,先不要停,等到了山上平地处搭了防风棚之后再歇。
听了她的话,大家不得不再次打起精神来,继续往山上爬去。
黄昏之时,天空逐渐变暗,气温逐渐降低,众人才终于爬到了顶。
找了一处背风的大平地,所有人开始就地安置起来。
今天肯定没法继续走了,不仅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晚上赶路也不安全,只得在这野外露宿一晚。
好在之前就有这个预期,汤望河一路上没少让大家互相传话,让做好夜宿野外的准备,并找了经历过逃荒的大湾族人们,给大家传授野外搭帐篷保暖诀窍。
因此随着族长的一声令下,大家就赶紧趁着最后一丝亮光,在这片平地上迅速忙了起来。
彭城汤氏那边条件好多了,他们大多都可以夜宿在马车和驴车里,此时就忙着生活烧水,想赶紧吃点热乎的。
上河村和大湾众人却要以家庭为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好防风帐篷。
纷纷去边上小树林中砍来大大小小的树枝,找一块平坦且干燥的地方,就将树枝交叉搭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用绳子和藤蔓将其固定在一起。
然后用树枝和树叶把整个框架围满,有条件的再在上面围一层油纸布,进一步防风保暖。
里面则是先垫上厚厚的干草,然后铺上席子,垫上褥子,人就可以躺进去了。
平地中间靠右一点的位置,汤小米顾不得歇息,正带着三个大弟弟紧锣密鼓忙活着。
他们家,得靠他们几个孩子来搭好帐篷并生火烧水。
因为两个大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腾不出来手管他们几个。
其中陶秋菊被叫去处理各种病情去了。
一行人中本来就有好多伤号,之前的伤口没有养好,急行军中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炎发脓。
尤其是三狗子,需要格外注意,要是一不小心高热了,那就麻烦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的。
另外,果然如她所担心的,有人受凉发热了。
最先出现症状的是汤显祖的老娘张奶奶。
她年纪大了,加上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惊受怕好几天,这一下子寒气入体,就浑身发热起来,脸色潮红得不太正常。
把守在她身边的张小花吓得个半死,赶紧跑过来找陶秋菊去看看。
“唉,就是年纪大了,抵抗能力差,受凉发烧了。”陶秋菊查看后叹气道。
转头见族里不少老人都面色不太好,就连族长汤望河,也是在强撑着走到现在,。
他自觉体力可以,就无论如何也不上车,要把位置让给小孩子们。
可是连着走了三四个时辰,此时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着粗气,面色发白。
这些老人可都是族里的宝贝,不仅有更多见识和判断力,更是凝聚全族所有人的重要核心。
因此陶秋菊忙得团团转,纷纷给他们处理起来。
赶紧吩咐取来牛皮袋里面的温水,给老人们喝下去,避免身体水分流失过多,率先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然后就是根据程度给药吃,幸好之前制作了不少退烧的药丸,顾不得保留,全部拿了出来给大家服下。
再叮嘱他们切勿忧思,有什么事情都有年轻人们去处理和顶着,他们只管休息好,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恢复体力。
正当她满平地转悠忙碌之时,汤大强则是领着护卫队四处巡逻查探去了。
这荒郊野外土匪应该是没有了,因为连着一路过来人影子都没有看到一个。
但是这么多人,动静大了,担心惊动山里的野兽,因此需要做好守夜和巡逻。
汤显甲在后面没赶上来,这巡逻和守夜就都得他来安排了,谁叫现在四个护卫队都认了他做队长呢。
因此汤小米谢绝了一边陈氏等人的热心援手,领着弟弟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实在是陈氏她们那边也是手忙脚乱的,急忙烧水喂药安置老人,加上她们一大家小孩子不少,需要处理的事情格外多,汤甜甜和汤欢欢两个大的都顾不上说一句闲话,闷头就在烧火。
其余村里人也都差不多,照顾生病的、照顾老的、照顾小的,忙得晕头转向,大家都得赶在天色黑透之前安置好。
反而汤小米带着四个弟弟显得从容得多,因为她们准备得充足。
不仅备了很多油纸布,还带了有席子和厚褥子,更有一大张缝合起来的兔毛垫子,此时就可以垫在褥子上进一步保暖。
当时汤大强的大包袱里,基本上都塞的是这些东西。
搭好三角帐篷后,把外面围得严严实实的,再把地上垫了好多层,人躲进去一下子暖和起来了,汤承宝忍不住在里面打滚儿,只觉得新奇。
汤小米又赶紧垒了石头搭了个简单的灶,用陶罐烧开水,到时候灌在牛皮水袋里,放在帐篷里一起睡,可以进一步保暖。
随着陶罐子渐渐烧热,她再把之前就做好的肉饼,贴着罐子放好加热,晚饭就此解决。
很快,她和四个弟弟就喝着热水吃上了热肉饼,满足得直叹气。
出门在外,一直不停行走,运动量大,很容易饿。
但是白天没条件都是直接吃生冷的,现在这样热一下只觉得奇香无比。
看得边上的汤甜甜羡慕不已,“还是你们机智,竟然都做成了肉饼可以这样直接吃。”
她们家当时忙着杀鸡杀鸭,只恨不得把带不走的家禽统统杀掉,这种天气可以放挺久慢慢吃,省得浪费。
就没顾得上把肉啊饼啊做熟,这会儿就都是生的,想要吃肉就得现煮。
有的人家懒得弄,就直接热水泡馒头了,或者闷一罐子干饭上算。
但也有馋肉的,还在继续折腾。
“你把米饭和切好的鸡肉闷在一起煮,煮熟后放点油盐拌着吃。”汤小米出着主意道,类似于煲仔饭。
汤甜甜听到了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这样子就不用煮一次饭又煮一次菜了!”
说完赶紧叫了另一边照顾小豆豆的汤欢欢,堂姐妹二人加紧炖起鸡肉饭来。
等汤大强和陶秋菊忙完回来,几个孩子已经钻进帐篷里准备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