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二合一(选定、买山头)……(1/2)
第56章第56章二合一(选定、买山头)……
(一)选定//
走出衙门的时候,两边均面红耳赤,争执得互不相让。
等在外面的众人问清楚这些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同样是快速分了两派。
不过大都是两位族长那边的种田派,人数上他们很占有优势。
因为大家都是种田出身,都觉得农田才是根本,有那机会能分到田,哪怕要开荒,自然也不能放弃,更别说还有前三年免税的好条件。
只彭城汤氏部分人,以及朱大户一家,和汤大强一家三口,坚定想着留在城里。
计划着先做点工,然后找机会做点小生意。
如今这城里治安看着还行,街上没看到什么乱象,刚才那徐县令态度又那么好,不用担心营商环境。
“你们做生意,哪里有人来买?刚人徐县令可说了,这金陵城内外一共就五千人不到,!”汤望河赤红着脸生气质问道。
“那也比整个河口镇两千多人要多了,河口镇上都有做生意的,这里为什么不能有!”汤大强则是不让步。
虽说尊老爱幼,但是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反正他想留在城里。
按照金陵城后面的发展,待在内城里,哪怕发生了冲突,也可以躲在里面,重修t后的城墙至少能保全族今后几十年安全无虞。
那外城说是外城,其实就是乡下,都差不多相当于北京的怀柔和密云一带了,快步走进城里都要两三个时辰。
“再说了,到现在,天都还没有下雨,你们确定这春耕能种下去!土都干得快裂开了,你们确定能挖得动!”汤大强继续补充道。
此话一出,瞬间点了对面人的哑xue似的,一时没声反驳了,显然戳中了要点。
因为现如今马上就要进入二月了,他们一路南下而来,竟然一直都没下雨,路上不少人就表达过忧心忡忡了。
现在说到开荒种田,自然越不过开春干旱这个问题。
“难道还能干三年时间不成,三年时间,我们总能把地都开出来,然后种下去。”汤望河则是没有动摇,坚定地说道,显然是铁了心想要种田的。
其余人纷纷点头,显然都是如此认为,听说不要钱分荒地,且前三年免税,后面十税一,比徐州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大家的心一时都已经全部被吸引过去了,只觉得这个条件已经足够满意了。
但汤大强却想着带他们过上更安全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辛苦在地里刨食,看天吃饭,所以不遗余力继续又劝说了好多。
一直没说话的汤显通开口问道,“那开荒这几年呢,就吃老本吗?不还是得进城来做工,去太远的话,每天走好几个时辰,显然不现实。”
“扑哧!”再次戳中对面人的要点。
汤大强见对面两位族长噎住,赶紧趁势继续补充说道,“就是啊!想想当初我们想去沛县做工多麻烦,因为距离远,每日来回不现实,想要做工挣钱,就不得不额外付了房钱和饭钱,到手的就少多了。”
此话一出,两位族长身后的不少年轻人都点点头。
就连先前坚定表示想要去外城的汤显祖和汤显山,都表示认同。
当时沛县码头活计多,他们却不方便过去挣钱,着实是苦恼了一番,当时就只恨自己家怎么不在县城边上,而是要隔那么远。
现在有机会选了近的地方,为什么不选呢?一时又纷纷转头看向两位族长。
至于汤显甲那边,其实也是更倾向于内城的,只觉得内城机会多,族里儿郎们总不能一辈子窝着种田,不过他也理解老族长们想要安稳种田的愿望,所以一时就没说话。
现听到这里,于是出声建议道,“要不选个折中的位置?”
一时,所有人又都看向他。
他摸了摸鼻子补充道,“就选个内城和外城交界的地方,这样来里面做工,以及去外面种田,都方便,到时候族里部分人种田,部分人进城做工,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话一出,众人又不由得点头,是啊,不是非此即彼嘛,完全可以兼得的啊!
两位族长对视了一眼,再看了下后面年轻人们的态度,叹了口气,未来到底是年轻人们的,他们这些老家伙不好太固执,如今既然已经折中了,便也点头答应了。
可是至于选哪里,还需要实地好好去看看,刚才的舆图毕竟看不真切。
汤大强等人复又进去禀告了衙役,说自己一族先去看一下,明后天再过来办理落户。
刚好徐县令被叫去忙了,今天是没空处理落户事宜了,衙役们便答应了下来,只交待他们自行找一处安静偏僻的地方修整,勿要作乱扰民,否则这后面会视情况把他们都赶出去。
汤大强等人自然连连点头,保证会约束族人遵纪守法,落户前不乱动乱跑,这才告辞离开。
然后便领着大部队,往北边城墙方向走去。
今天日头已经不早了,他们打算先靠着城墙找个地方安置下来,然后便慢慢找一处合适的定居地方。
南边刚才进城的时候已经大致看过了,现如今便是往北边走去。
不过越往北走,发现越是荒芜。
枯黄的杂草半人多深,把各种断壁残垣隐藏在其中。
刚才从南城门那边走进来还不显,因为如今城内人口主要聚集在那边。
现如今就让众人不由得认识到,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废墟,仿佛是一个被遗忘了几百年的世界。
尤其人群中的汤小米,望着道路两边的废墟,感触格外深。
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看到这样的金陵城,那些破败的建筑,那些被风雨侵蚀的石雕,仿佛都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让人想象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心中不由得遐想,魏晋之时,那些忙碌的人们,那些热闹的市场,那些欢快的节日,该是何等的热闹。
但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去。
不过转头看着前后看不到头的族人们,又觉得现在,一切又将重头开始。
在未来十几年里,数不尽的人们又要涌入过来,在这座空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新的辉煌。
而这一次,她竟然能亲手参与这个重修金陵城的过程,并亲眼见证金陵城的重现辉煌,不由得心潮澎湃。
边上的弟弟们和朋友们显然都不知道她的心情,他们只觉得这地方可真破啊,要重建可实在是不容易吧,就把废墟上面的杂物清理走估计都要不少时间。
不过到底是觉得新奇,和上河村处处不一样,一想到自己将要在这么个地方定居下来,心情也是不由得激动起来。
眼见族人们都有序在往北边走,走在最前面的领队们,脚步加快,提前去了北城门那边。
一行人步速很快,一个多时辰后,就远远就看到威武的北城门,上面写着北桥门三个大字。
不过城楼已经倒塌下来了,城墙也已经四处都漏洞,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样,不说防外敌,估计小孩子都防不住,轻易就能翻出去。
随着走近,大家沿着城墙根,先往西边走去。
一路所见,全是破败的城墙和城楼,里面则是杂草重生的旧址。
直走又走了小一个时辰,才到了笔直城墙的拐角处。
大家又看到了城门,上面写着“定淮门”三个大字。
这个门相对于正南正北门要小得多,勉强可以两驾齐驱。
不过可能正是因为它小,反而保存要相对较好,城楼和两边的城墙都没有破坏太多,只是城门大开着。
众人好奇地顺着大敞开的城门走出去,只看到出了内城,北边是一片望不到头的荒地,西边不远处则是伫立着一堵保存还算完好的外城墙。
汤大强回忆着舆图上的画示,说道,“这外城墙外面应该就是秦淮河了,和我们打南门进来的时候跨过的那条河是一条。”
“难怪叫定淮门,原来是靠近秦淮河,那交通倒是挺方便的,出了外城门就能上河,直接坐船去南城门,比走路快,如果有船的话。”汤显甲思量着说道。
汤大强点点头,继续回忆道,“我记得舆图上有写,再南边一点应该有个外城门可以出去,叫淮西门的,出去就能看到秦淮河。”
众人连忙沿着外城墙往南走,果然走了一小会儿,就见到了一个小门。
走出去果然见到一条大河,那应该就是秦淮河了,竟然和南城门那边是通连的,大家不由觉得一阵惊奇。
不过今天来不及去沿河走一趟确认了,众人看了一会儿又往回走,回到了内城墙的定淮门下。
站在城门外往北望去,只见是一大片荒地,再远处则是一片丘陵小山,高低起伏,隐隐可见。
“应该是清凉山和狮子山,我在舆图上看到这样写的。”汤显通解释说道,他当时刚好注意到这一处。
“不知道如果选择定居在外城的话,前面这片平地上能不能分给我们?”汤显祖畅想到,北望那一片可全都是荒地,显然是可以开荒种田的。
其余人不禁都露出神往,显然都认为这里不错,“地平,且有河流过,山里流出来的河打这里过,今后有水了灌溉也方便。”
“要不要就定这里?”汤显山提议道。
汤大强赶紧打断,出声提醒道,“之前可是商量好的,住在内城的,更加安全,不仅有城墙,还有护城河,你们可不要再动摇了!”
众人想到之前经历的土匪等事件,想着安全确实重要,只得按捺住想住在外城,分到这一片荒地的幻想。
“那干脆就定在这边上的内城好了,就靠着定淮门这一片,城墙保t持得还行,可以防着有野兽从山里跑出来,晚上不用操心的。”汤望同四顾打量了一番,直接提议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不禁都有了心动。
转头四顾,纷纷觉得这处似乎真的还不错啊!
刚才说了靠近秦淮河交通方便,今后要有船了,可以直接坐船去南城门,现在工地都在那边,到时候坐船来回,方便得很。
另外就是城墙相对比较完整,住在敢保证后面是不是会有野兽,有这城墙防着就不用悬着心。
更难得的是,走进去,边上不远处就有一大片空地,上面全是杂草,没有断壁残垣,清理起来应该能更快一些。
大家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不由得越看越满意。
又叫了人过去把大部队引来,大家一起看了这一大片,约莫一个村子大小的地方,都是空地,实在是难得,众人显然都挺满意。
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大家决定了就定在这一块了。
在整个内城的最西北角,边上就是定淮门,背后靠着北城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