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6章 第 76 章 二合一(大订单、水力磨……

第76章 第 76 章 二合一(大订单、水力磨……(2/2)

目录

(二)水力磨坊//

就在这时,汤小米又适时从河对面路过了。

汤望河注意到她背着的小背篓,赶紧想到自己这边还有野菜,连忙试探着问道,“李参军,这新鲜的野菜,我们族里每日都可以采摘不少,全是鲜嫩的,大人你要不要?”

李参军眼睛一亮,他是个好吃的,立马想到现在正是野菜最鲜嫩好吃的时候,顿时意动,连忙问道,“都有些什么野菜?有好吃的肯定要的啊!”

“这样吧,大人您在我们这里吃顿饭?我们把各色野菜都做个菜,给您尝一尝,尝好了您再定?”汤望河顺势提出道,不得不说他这临时的急智还是有些天才的,竟然想到这这么个试菜后再定的销售法子。

听了这话,李参军擡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差不多正要到饭点了,自然莫不同意。

当即就命了手下锁好马车,在这小清凉山下四周转了起来。

他本以为就是一个山疙瘩的地方,倒是让他好一阵惊奇。

尤其是那些个筒车,让他一阵好看,看着轻轻松松就把水运到高处去了,不由得连连称奇,“可比我当年在南方看到的还精巧,你们族里竟然有这手艺,了不起了不起!”他直接夸赞道。

汤望河则是自豪地笑着说,“那是,这是我们族的大强做的,多亏了有这筒车,日夜送水上去灌溉,不然我们也种不了这么多菜,这些菜可是最吃水的,要是人肩挑手提,可种不了这么多。”

李参军还不认识汤大强,没有在意这个人名,只继续赞叹说道,“这个春天,可真的是旱啊,听说外面好多地方种菜的都颗粒无收,还是你们有办法,难怪一路走来看到菜啊、豆苗啊长势好得很!”

说着又往前走,走到一处草棚子下,这李参军不由得好奇地看过去。

只见里面正有几个族人在磨谷子,把谷子皮磨掉。

走近一看,竟然不是手推,更没有牲畜拉,而是那磨子竟然能自己转动,一时惊奇不已。

连忙凑近去看,顺着磨子上面的杆子,这才注意到后面的水车。

“这……这竟然是水力磨坊?”他吃惊地问道。

汤望同赶紧站出来解释道,“是的啊,水力磨坊,可给我们省了大力了,不然这么多人吃饭,就是磨粮食就得累个半死。”他感慨地说道,说不定还得多出几十人专门磨这粮食,而现在有了三四个人守在这处就够了。

“莫非您在别处见过?这可是我们族里自己做的,也是大强搞出来的。”汤望河自豪地说道,开口闭口不离他大强侄子。

“我倒是没见过,听别人说扬州那边有,但是据说很大一个啊,没想到你们竟然能做出这样精巧的,直接可以架在河边上,可真的是便利得很啊!”李参军说道。

“你们族里可真的是有点东西啊!”他由衷地感叹道,随即想到什么,激动地问道,“我们那里倒是也有一条河,可以给我去搭一个嘛,我力,累死个人!”

他刚才顺势想到这一点,是啊,为什么不也建个这样的,省时省力,多好啊!

他见对面几人面色带有犹豫,赶紧补充说道,“我们能出钱的,这要是能建好,我愿意出三十两!后面要是用得好,还可能找了你们建更多。”他豪气道,这三十两可实在是不少了,购买力杠杠滴。

汤望河和汤望同明显心动,不过想到实际情况,只得说道,“我们族人汤大强建的更好,比眼前这个运作还要顺畅。”

“那我便找了这汤大强来给我建呗,谁去建无所谓,只要建得好就行!”李参军连忙说道。

“可是他跟着徐知诰公子去了扬州了。”汤望河解释道,“现在不在这里,没法儿出面,另外我们还有个族人会一点,但是技术不太稳定。”

听了这话,李参军不由得有点讶异,没想到这汤家和诰公子还搭上关系了,一时不由得有些刮目相看。

之前他心里还带着几分随意,只以为是个普通农家,只是人数稍微多一点罢了。

可是现在人家族人竟然搭上诰公子了,他心里不由得认真起来,因为前段时间诰公子可是得了徐家家主的手令,直接暂时接管了徐家军的。

虽说不知道接管多久,但是地位总是很不一般的,自然他对汤家态度也不太一样了。

面上倒是不显,没有说找那个手艺勉强的徐显正去修,而是说道,“那等你们这个族人回来了,我再来找他去修可行?”心里想着和这所谓的汤大强打打交道,探探他和诰公子关系深浅。

只得说当初陶秋菊的决策是对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他们只有和权力人物扯上关系,别人的态度都会多几分畏惧。

更别说她们一族要是和徐知诰绑定到一起,别人哪怕心里有不轨也需要掂量一二,至少不敢随便欺负了他们去。

从此是李参军明显更加热络的态度,可见一二。

而另一边,汤显祖赶紧找了族里做饭好吃的几个大娘,赶紧去筹备个野菜十八吃出来。

尤其强调要把小米那个小丫头带上,她的嘴最叼,想法也多,一定要把野菜做得好吃了,接下来大家能不能找到新的来钱营生,可就看这一下了。

打头的孟大娘严阵以待,赶紧拉了汤小米过来商量菜单。

在汤小米看来,这还有啥好商量的,现在的野菜全是最鲜嫩的,直接原汁原味做出来就足够好吃了啊。

不过到底是贡献出来几个后世常见的方子,大家协作赶紧做了起来。

香椿炒鸡蛋,腊肉炒山笋,榆钱蒸肉饼,凉拌蕨菜等等,随着一道道之前族里没做过的菜出锅,大家只觉得香味扑鼻,尤其是鸡蛋和腊肉,可是族里珍藏很久一直舍不得吃的,这次都贡献了出来。

一整桌好菜,吃得李参军满意得不行。

只说这但凡上了桌的野菜,今后一个月,和葵菜一起,每类每天都送了五筐去南城门。

更是豪气地直接给了三十两定金,然后才腆着肚子驾车离去。

而汤家这边,一下子拿下了每日三十筐葵菜,五筐山笋、五筐蕨菜、五筐香椿、五筐榆钱的大订单。

算下来,每日差不多收入两千多文,得有二两多了,一个月下来能有七八十两了,大家简直高兴坏了。

当天就趁着天色还没黑,赶紧去山上采摘了野菜去。

葵菜可以明天一早采摘,但是这些野菜,则需要今天提前采摘好,毕竟没那么好找。

时间不早了,要的量又挺大,当即发动了五十人去分头行动。

一时夕阳笼罩着的清凉山,瞬间又热闹了起来,全是提着篮子、背着背篓去采摘野菜的汤氏族人。

而两位族长,想到李参军临走时说的,说今后有什么别的蔬菜都可以卖给他,一时动了心。

他们本来正在愁,这葵菜收完后种什么,种粮食有点来不及了,但是地空着又心里不舒服。

作为农民,最见不得地空在那里的,现在药材没有苗了,暂时都种不上,那何不趁着秋种之前的空档时间,再种一茬蔬菜呢。

有了销售渠道,这种下去可就都能变成钱的啊。

“草药园那t边,还有小十亩都没用完呢,要不都种上菜吧,他们那么多人,肯定能吃得下的,另外还可以去城里继续摆摊卖。”汤显祖提议道。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可是有点激进的,毕竟之前五亩多,大家都觉得多了,现在竟然一下子要再扩种十亩嘛。

可是他这个主意一提出,在场竟然没有任何一个族人反对,全员同意。

可见之前一气儿种那么多葵菜,并不全是两位族长的缘故。

而是他们这一整个汤氏家族,现在都是有点激进了的。

一时就定下了人暂时不回去金陵城那边,而是继续在这边种菜。

只是种什么,他们还在继续商量。

这么大一块面积,自然要规划好,不能全部都种了一种。

而清明节前后,可以种的倒是很多,包括春季瓜类蔬菜,像丝瓜、冬瓜、苦瓜和甜瓜等都在清明节前后适宜播种

另外就是豆类蔬菜,如梅豆和豆角,是春季和夏季都可以播种的豆类蔬菜,可以作为清明后种植的选择。

还有一些小青菜类,如生菜、木耳菜、空心菜、韭菜等,出芽快,生长迅速,也适合在如今种植。

这可选择的多了,可不得好好规划一番嘛,它们的成熟期都不一样,有的生长期长有的短。

得确保了各个时间段都能有产出,且种类多样,才能够满足尽量多的市场需求。

大家都是老种地的,往常自家的地都是自家自行规划的,可以说是天然的自主创业者,此时讨论起这些,没有汤大强他们一家三口做提醒,也是讨论得井井有条。

另外大家当初出来逃荒,有的人家随身带了一些种子,之前的葵菜种子就都是那么来的。

但是现如今需要的量大得多了,就需要再想办法额外筹措,应该要去南城那边的杂货铺去问问,实在没有的话,说不定还得去找一趟县衙帮忙解决。

县衙之前不是说鼓励种植的嘛,那这种子问题是不是能够帮忙解决一下啊,汤显祖大胆提议道,其余人诧异之后纷纷赞同。

他们现在对官衙没有那么害怕了,毕竟族里有人都去扬州跟着人家顶头老大混了,底气足了不少,都敢有这种想法了。

当天营地最中间的那堆大篝火,直接燃到了深夜。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就都兴冲冲行动了起来。

太阳刚冒出来的时候,卖菜小队就装满了一船的菜筐,出发向南城门赶去。

其中自然有送给县衙的葵菜和野菜,也有送给李参军的,此外还有一些要拿去集市上卖的。

三条销售渠道互相不排斥,因为他们一族现在别的没有,就是人多,要多少都能采摘得了。

随着卖菜小队的出发,其余一部分族人继续去了山上。

只是他们不再是挖草药苗,而是投入到挖野菜之中,估计又要把附近几座山都要再薅几遍了。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投入到了新菜地开挖中,要种菜的话,那些地,还需要再细细耙好几遍,甚至全部要去山地里找了腐土施底肥,这是陶秋菊提出来的法子。

另外他们在菜地边上,还要挖了更大的沤肥池子,男厕女厕的粪水都要按照陶大夫的法子发酵,确保肥料的充足。

另外筒车还要多建几个,这蔬菜最是吃水重的。

他们的菜能丰收,除了筒车浇灌,这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

之前整整五亩多的葵菜地,还有若干的豆苗以及草药园那边,可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精细化照料的,大几百的族人全部投入到其中,场面堪比春种农忙之时。

这一忙起来,大家就顾不得惦记出远门的汤大强和陶秋菊了,只几家的孩子时不时念叨几句爹娘为啥还没回来,其余人则全部投入到全族大种菜之中了。

而远在扬州的陶秋菊和汤大强,事情进展也是颇为顺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