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杨妙真之危和西夏一品堂(1/2)
“大金那边还好说,自完颜洪烈叛国,他麾下门客都跟着离开后,便没什么武林高手了,但西夏一品堂却是声名赫赫,高手如云,只因效忠于西夏皇室,而并非武林门派,这才不见于江湖纷争……”
这一点,李信自是明白。
便是大宋皇室,都有那人才辈出的石家效忠,如已故的石彦明,和自己交过手的石彦峰,便至少有五品内力。
而他们,或许都还不是大内高手中最为核心、顶级的力量。
西夏国家虽小,却民风彪悍,崇尚武力,且西夏一品堂传承悠久,积累深厚,确实不能小觑。
这龙潭虎穴,别人去闯终究不够保险。
而东邪南帝北丐虽强,却要坐镇于桃源,且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不会干这等偷鸡摸狗、冒名顶替行刺暗杀之事。
李信叹然开口:“西夏那边,我亲自去。大金的话,就六位前辈来安排人选吧。”
郭靖忙道:“我与大哥同去西夏!”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摇头:“你现在是义军主帅,整个天下的未来,都系于你身,怎可跟江河莽夫一般,冒然行动。”
“你先继续坐镇于此,操练大军,让他们适应你行军布阵的节奏,这样待时机合适,大军出山逐鹿天下之时,必将势不可挡。”
郭靖自然知晓,这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也能更大程度体现出他的作用意义。
但……还是很担心大哥啊!
六怪再劝说一番,郭靖才少了些忧虑。
而后没多久,黄蓉竟是找了过来,估计是这丫头在桃源县的山上待着闷的慌,便来这嵩山看看有没啥好玩的。
听说李信要去西夏,便也要跟着前去,李信自是不肯带她,这丫头委屈巴巴的想了会儿,便接下了去大金的任务。
黄蓉如今也有五品内力,更身负多种绝世武学,再加她本就聪明伶俐、诡计多端,善于随机应变,除了李信外,恐怕也就她最为合适了。
六怪及郭靖与黄蓉不熟,想着此等天下大事,却将人个小姑娘牵扯进来,心中难免几分过意不去,却也由此对黄蓉甚是钦佩,一个劲儿的客套吹捧。
听着旁人不住的喊黄女侠,黄蓉嘴角微翘,扬眉看向李信,满目得意。
这丫头,明明心思深沉,狡猾多变,但某些特殊的时候,却又单纯的像个傻白甜……
嘉定十四年。
鲁东义军夏全一支被灭数月后,李全和杨妙真一支再无人制衡,近乎独霸于鲁东,便是鲁东安抚使,都对其很是忌惮。
恐其继续发展壮大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鲁东安抚使上表朝廷后,彻底撕毁当年共抗大金时,和红袄义军的合作协议,也就是真正的撕破了脸皮,而不再是过去那般,明面上笑嘻嘻的一片和谐,只在暗地里打压。
自当年岳将军故去,宋军面对金人或蒙古乃至于西夏的征伐,便总处于弱势,甚至一溃即散。
但作为中原大地唯一的正规军,却也不能小觑,在镇压义军时,还是展现出了强悍的战力。
没几日,李全杨妙真属军便节节败退,距离最终被剿灭,已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杨妙真连射数箭,例无虚发,宋军几十人如同纸片般倒下,趁对方短暂慌乱,这位巾帼女将又亲自冲锋陷阵,持枪血战,悍勇无双。
只杀得个血流成河,精疲力竭,这才无奈退回城头,和丈夫李全对视一眼,无语叹息。
大势已去……回天乏力!
然而就在这时,却出现了转机。
扛着大明旗号的义军于九州四起,分作多路,彼此遥遥相应,其中声势最大的一路,竟是足足有两三万人马,且论行军作战的能力,远超民间义军。
宋军与之对上,哪怕人数占优,竟也是赢少输多。
宋庭慌乱,倾尽全力围剿,鲁东一路的兵马,也被借调了不少。
这样一来,李全杨妙真这边,自是就瞬间减轻了压力。
但他们被宋军围困已久,粮草几近断绝,兵士死伤惨重,余者也疲弱不堪,便是敌方军力减少,也依旧无法改变最终结局。
恐怕只能另寻出路,或可争得一线生机。
这一日,杨妙真将麾下最是英勇、加入她义军时日虽短,却也最是忠心耿耿的女将唤来,道:“秀秀,劳烦你去一趟嵩山,找那江南六侠和郭元帅,请他们出兵,援救我等。”
“如今天下大乱,路艰且难,此事交给别人,我很难放心。”
“唯有你聪明伶俐,武学天赋更是非凡,只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从没有武艺的普通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高手……这样不管是路途中,还是万一在嵩山碰到什么变数,也才有更多自保之力。”
“此等大事,本应我亲自过去,但我还需坐镇于此,时不时出城侵扰敌方,给我义军几分信心,不然军心涣散,只会溃败的更快。”
苏秀秀忙抱拳而拜:“姑姑放心,秀秀这边前去,定会不辱使命!”
说罢,便退了下去,简单收拾行囊,带上杨妙真亲笔写的求援书信,提着杆长枪,前往嵩山。
摸着那枪,她又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约莫一年前的那一晚,一名二十左右的男子,如天降神人般,拯救了整个清乐镇。
她还真真切切的记着那男子的容貌,并记得其名叫……李信。
李信临走前,给了她些武学功法,之后她勤加苦练,竟是在短短一年便小有所成。
并且还加入了杨妙真麾下的红袄军,屡立战功,得杨妙真亲传梨花枪法。
只是……让她无比遗憾的,再没见到过李信了……
收敛心头的纷乱思绪,苏秀秀目光重归坚定,希望……此行能顺利请援吧!
李信自是不知,正有名姑娘对他思念不已……
如今早已到了西夏境内,并悄悄潜入到了皇宫当中。
只是还未完全探亲虚实,故而没敢轻易动手。
只知那一品堂,应就在皇宫外院,和大部分勋贵们的居所一致,但具体坐落于何处,却还不知情。
而其中有多少高手,品级如何,就更无从得知了。
可能是之前问的太监宫女或是普通护卫都层次太低了,了解不到?
可皇宫里除了他们外,还能找谁?
另有部分勋贵不在皇宫,这些人权势也不小,只是并非皇亲国戚,故而只能住在宫外城中。
一品堂鞭长莫及,应该护不到他们,但……
这帮人虽因没有血缘关系,而不得西夏皇帝完全信任,可以异姓身份成为勋贵,本就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和蒙古开战,真正依靠的还是他们,李信不好随便乱杀。
思虑这些时,不知不觉间,李信已经潜入到了后宫区域。
是不是想看看妃子们洗澡不重要,重要的是……风景这边独好。
刚纠结要选哪个院舍进去礼貌问询一番时,忽听到有脚步声响起。
只听便知,这脚步跨度很大,但声音却轻若鸿毛落地,显然是来自于正儿八经的内家高手。
李信不敢大意,瞅附近没适合藏身的地方,唯有身后院舍黑灯瞎火一片寂静。
便潜入进去,缓缓打开到门缝,一个闪身,便飘了进去。
进去后,站在门后凝立不动,并同时侧耳倾听屋内已经院舍外面的动静。
屋内床上好像有人,呼吸均匀稳定,应该是出于沉睡当中,外面的脚步声则先是变大,而后逐渐变小消失。
待那脚步声彻底消失,李信稍松口气。
而就在这时,床上的人也刚好清醒了过来,有些不确定的小声问:“可是,陆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