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再遇欧阳锋!(1/2)
买马?
西夏的战马天下闻名,可驰骋平原,也可翻山越岭,耐力和短途冲击力都极强,可以说是没有短板,综合素质比蒙古马和金人的马要更强,便是因此,才能负担起铁鹞军这样的重甲兵团。
西夏面积虽不大,但养马却也绰绰有余,满足军队自用之余,还剩余部分可对外出售。
今年的配额,原本是留了些给蒙古和南宋的。
蒙古人当然不缺战马,但却故意找西夏买马,其中意思,便耐人寻味了。
至于宋庭,虽百余年前曾停止贸易,但如今早已恢复,已合作多年,算是老客户了。
战马的出手渠道确实掌控在梁家人手中,但大半夜跑到皇宫来找他梁皇后买马,这事儿也是太稀奇了。
不过这小子好歹算是她救命恩人,梁皇后还是耐着性子解释:“战马出售,确实是我梁家在管,但我一个妇道人家,却也没有完全的决定权,今年配额已经没了,等明后年看情况再说吧。”
这是有意搪塞了,按照刘贵妃所说,梁皇后基本可决定战马的交易。
不愧是皇后,这女人心机有点深啊,可不是刘贵妃那种傻呆呆的人。
好在对于此,李信心中早有准备,当即道:“那是否方便告知,今年的马,是预留给了何方?”
这倒算不得什么秘密,梁皇后轻声开口:“蒙古和南宋。”
李信本就猜到了有南宋,却没成想还有蒙古。
也不知蒙古是名为购买实则不给钱而强抢,借机生事,还是说财大气粗、平等交易后,将良马都收到自家,进而削减其他各国的马上战力。
但可以猜到,西夏肯定不敢买、不想卖,却又不得不卖,毕竟他们还没打算和蒙古彻底撕破脸皮开战。
想到此,李信凝声道:“留给这两家的马,我都要了!”
“……”,梁皇后登时无语……不是,你这年轻人听不懂吗?
我这战马都已经预留给这两家了,我总不能为了你的救命之恩,就出尔反尔,毁弃和那两国的约定,彻底把人家得罪啊!
这年轻人也实在不懂事,有点挟恩求报了,梁皇后越发不喜,准备拿出些金银首饰给对方,便算是报了恩情,再将其打发走就行了。
李信看对方神色,便知晓其心中所想,却也不急,只缓声道:“梁皇后刚刚可能没太听清,我此来,是为义军购买。”
“义军所行,乃是……反宋!”
刚刚梁皇后确实没太在意对方来历,眼下听李信重复说了后,才算隐有所悟。
只听李信接着道:“如今我嵩山已聚集十万义军,粮草辎重不缺,一旦战马到位,便能大举起事,虽推翻宋庭不易,但有了一战之力!”
梁皇后眼珠微转,皱眉沉思。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吹牛,这十万,肯定有夸大嫌疑。
但如果真有十万义军,倒确实值得投资一二了。
不是说真指望义军能推翻宋庭,而是说,听闻明教已经起事,那再加上嵩山这一大支义军的话,南宋境内就会彻底大乱,宋庭自顾不暇,以蒙古人的野心,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绝佳机会,自会背弃盟约,铁骑南下。
到时蒙宋全力开战,西夏便可趁机渔翁得利,且更多几年修养喘息之机。
何乐而不为?
心中大致理顺后,梁皇后终是松了口:“我会派使者与你一同归去,若嵩山义军真有你说的那般声势浩大,本宫便做主,将留给南宋的配额,转给你们。”
李信连忙道谢,关于对方要一探虚实的事情,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就是请几万个群众演员,并排练下的事儿么,以自己的绝顶骗术来安排,再简单不过。
和蒙古交易的份额,李信却是没再提了,毕竟暂时还没到时机,只等客套一番后,才闲聊似的提了句:“听闻铁木真对那完颜洪烈多有推崇,甚至还效仿完颜洪烈,招纳了极多武林高手做门客,怕是不会输给西夏一品堂呢!”
“刚刚那刺客,我便怀疑是……蒙古派来的混入你们一品堂的奸细!”
梁皇后皱眉不解:“本宫本以为,他是刘贵妃那个贱人派来的。”
李信摇头:“依在下拙见,若皇后您真这样想,那才是中了蒙古人的奸计。”
“若后宫大乱,刘梁两大家族的争斗,势必会更加剧烈,届时,怕是整个西夏,都要大乱!”
“……”,梁皇后眉梢一挑,没再反对,而是带着几分疑惑和赞赏道:“没想到,你对我西夏还挺了解。”
“您过奖了。”,李信谦虚一笑:“若不了解,在下又怎能代表十万义军,来此买马。”
梁皇后也是心思深沉之人,哪怕李信说的再有道理,也不可能因为这三言两语,就确定刺客来自于蒙古。
但心中的那根刺,总算是借此种下了。
她事后肯定会让一品堂帮忙调查,但陆展元内力几乎已废,又被李信吓破了胆子,定然不会再回到一品堂了。
因此只要刘贵妃不傻傻的主动承认,此事便暂且成了悬案,迷惑难明了。
总而言之,和梁皇后这场交谈还算愉快,李信也基本达到了目的,约定半个月后西夏派使者到嵩山,李信便就此告退。
之后数日,后宫都很是平静。
但梁皇后以及背后各有家族权势的妃子们,想尽办法请了一品堂高手护卫。
刘贵妃同样如此,却再没等来陆展元,只知晓梁皇后依旧活的好好的。
后宫防护力量大大增强,皇宫外院以及城内重要地带,那些王公贵族的住宅,却难免变得松懈了。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信持刀连续潜入众多府邸,击杀十余名权势滔天的勋贵。
整个西夏,为之震惊!
所有西夏皇族提心吊胆,纷纷担忧成为下一个目标。
一品堂出动大半好手,护持幸存者之余,满城搜捕凶手。
李信早有准备,故意留下诸多线索,比如来自于蒙古的令牌等,令牌上书“执剑卫”三字,乃是当今蒙古的由江湖门客组成的机构。
只不过,在这执剑卫之上,还有御剑阁这一存在。
名义上,御剑阁由国师管理,也就是聚仙岭老祖。
但老魔也不知是在闭关,还是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依旧许久未现身了。
而御剑阁才是效忠于蒙古的江湖门客的核心,可统驭调派执剑卫。
毕竟而今天下九分,蒙古便快要独占六分,江湖武林中,大把有眼界、有理想有抱负且不愿跟着宋庭汉室陪葬的有志青年们,都投奔向了蒙古一方。
甚至是,有的门派倾巢而动,直接打包一起,投入铁木真麾下。
这些情况,李信自是从郭靖口中得知,但随着蒙古对天下的影响愈大,不管是御剑阁,还是执剑卫,名声也都愈发响亮。
西夏一方,自是有所听闻。
此外,李信在来西夏之前,还先去了趟蒙古,抓了些真正的执剑卫,以及作奸犯科的蒙古人过来,弄到半死不活,暂且秘密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